可怕的方法!爲什麼不想想他的需求呢?

週末下午,我帶着外孫女上競速平衡車課,就看見一小男孩不願騎車而大哭大鬧。他的媽媽、姥姥還有教練,三人輪翻批評、哄騙,可孩子哭的更兇了。

在媽媽、姥姥都無奈時,年輕的男教練用了他的“絕招”:只見他把小男孩抱起,放在一摞高墊子上坐下,然後兩手攔腰緊緊的勒住小男孩,用老師的威嚴逼小男孩放棄哭鬧。

只見小男孩用力掙扎,可教練勒住文絲不動。小男孩哭的更兇了,而且憋得滿臉通紅。

我走過去試着哄哄孩子。我先讓老師放開小男孩,然後我握住小男孩的小手,對小男孩說:“誰說寶寶不騎車了?寶寶騎的最好了,只是媽媽說好了陪寶寶來,可說話不算數,讓姥姥帶來了,媽媽遲到了是吧?”

小男孩微微點着頭,委屈的看着我,哭聲變小了。我又說:“媽媽下次不會騙寶寶了。寶寶,你看倆個小女生都不會馬踏飛燕,老師說你做的最好了,你做給倆小女生看,也讓媽媽和姥姥看看你有多歷害。”

小男孩不哭了,並帶着哭腔對我說:“我還能從這兒跳下去。”(他坐的高墊子下面還放着一層墊子)

我說:“是嗎?寶寶太棒了。”

我握住小男孩的手,他跳下來了。我一邊鼓掌一邊說:“寶寶太棒了!寶寶會自己扶起騎車的,來,給她們做個馬踏飛燕,讓她們瞧瞧!”

就這樣,小男孩終於不哭鬧了,並願意騎車了,還給我們表演了馬踏飛燕。

其實,我也沒有什麼高招,只是聽到小孩在哭鬧中反覆說媽媽騙他,明明說好帶他來的,讓姥姥帶他,媽媽現在纔來。

這,就是他不騎車,哭鬧的根源。我只是把小男孩的需求重複說了一遍,並及時的鼓勵認可了他。

因爲,人都在爲滿足自己的需求而行動,人們都渴望被認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