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刻录机(139)——春日絮语系列

春日絮语(38-40)

38

昨夜外头下了一整夜的雨,雨声很大。想起,似乎很久没有听过这样雨声,满世界被雨声覆盖,这又让我想起了在武县农场里的时光。在那样大雨的日子里,你连说话都得要大声点,否则,你的声音会被外面的雨声给淹没。

当我和妻躺在床上的时候已经是晚上十点多,这样的雨夜,城市里的生活也开始安静下来了。两个人躺在床上安静地听着窗外滴滴答答的雨声还有大雨敲打窗户的声音,妻将一只退搭在我的身上,一边幽幽地说到,其实我很喜欢听这样雨声的,这样的雨夜听着这样的声音心里总有一种让人很舒服的感觉。

唔…有些瞌睡的我应和道,对于根本不爱文学的妻来说,我已极少与她说那些有些多愁善感的感悟了。

接着,妻子又说道,但是我不喜欢下雨天,到处都是湿乎乎,黏糊糊的,你看到没?电梯边的瓷砖上都布满了水珠,好像整个屋都在出汗,看着都有些瘆人…接着,妻又说起房子的朝向,光线,等等。说着,说着,妻又重复念叨着,以后努力挣钱,我要把这房子换掉。

三月天,天气潮湿,是这样,过几天就好了,睡吧,有些累了。

妻很快安静了下来,很快,妻便传来了均匀的呼吸声,反而很是劳累的我却又睡不着了。我听着这雨声,思绪一下子又飘得有些远了…


39

清晨上班途中依旧是一路的雨水。由于连着几日的雨水,今天的温度有些低,我又重新穿上了那件羽绒服。依旧是如此,羽绒服包裹了我身体的暖,而耳机则包裹了我精神的暖。

喜马拉雅上书杰朗读的《生命之书》已经听完了,因为它每篇的内容实在太短,尽管有几百集,可每集毕竟只有一到两分钟,所以听起来是极快的。这几日又开始听慕容了,这两日听进去了是她朗读的欧亨利的两部短篇小说,一篇为《爱的牺牲》,另外一篇为《最后一片常春藤叶》。其实,要我来讲,我觉得两篇小说都是讲爱的牺牲。另外从这两篇小说中我似乎感觉到欧亨利很喜欢用坚持艺术理想的穷苦人来作为故事人物原型。毛姆在《人性的枷锁》中就说过,艺术与生活两者是水火不相容的。因此,在这个世界上很多在坚持自己的艺术梦却还未能成功的人,他们的生活往往是很艰辛,悲苦的。

《爱的牺牲》讲的两位坚持音乐梦想的相爱的人为了生活,也为了能让对方坚持自己的梦想,于是各自都隐瞒着对方,做着生活最底层的工作。他们各自都放弃了自己坚持着的梦想而为了彼此,这便是爱的牺牲。看着令人泪目。而《最后一片常春藤叶》也写的是一位女画家,她与丈夫都是艺术家,但是也是过着非常艰苦的生活,但是女画家却不幸得了肺炎。女画家坚持认为自己要死了,并且认为窗外常青春叶落尽最后一片树叶之后她也将死去。最后,女画家的丈夫央求楼下另外一位也是画家的老人帮忙偷偷在窗户对面的墙上画一片常春藤叶。最终,女画家看到那片常春藤叶坚持下来活下去了,而楼下的老画家却因为寒夜里在墙上画画而感染肺炎而很快去世了。这又何尝不是一种牺牲呢?

欧亨利笔下的人是那么的善良,故事是那么感人肺腑,听得让人感动其中。


40

同事换车了,今天晚上请我们几个吃饭。在饭桌上,大家都在各自谈着自己的规划,谈着如何挣钱的方法。他们对身边的时事,对这个城市的计划,对不同行业的看法,对工作的想法都讲得头头是道,唯独我,对这些感知似乎有些缓慢。呵,我想我始终都不是那么接地气的一个人。

吃过饭,闲着无聊,又决定从医学院走回去,大概也就四五十分钟的样子。

普瑞大道又在翻修了,把两旁的花卉挖掉,拓宽道路。虽说政府这样规划并无问题,只是,走在路上看着原先公路两旁的花坛上的花花树树被挖土机一颗颗推到,心里不免一阵惋惜,看来,以后普瑞路上再也难以看到春天各种鲜花盛开的景象了。

走到普瑞酒店那段路时,看到对面一家人家老了人。在路边强行搭起的帐篷里放着管乐队演奏的音乐,然后有一个五音不全的中年女人在唱着歌。这与家乡的习俗差不多,谁家中有人老了,亲人以及附近的人都要来热闹一下,以表达对逝去的人尊敬与思念。

只是,门前路两旁的挖土机以及渣土车依旧在灯光下轰隆隆的忙碌个不停,轰隆隆的机器声与这怀念老人的声音混合在了一起,让人感觉有些别扭。这就是城市节奏。我想,要是家里的乡下,大伙肯定要停下手中的活儿,围着老了人那家去看热闹了。

我想起了这段时间看的刘亮程的《一个人的村庄》。或许,大抵总是如此吧,城市快,农村慢!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