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更01】停下來,想一想,再出發

昨夜幾次夢醒,感嘆還在原地;晨起推窗而望,侗鄉一片煙雨。心情紛紛擾擾,難以保持定力;縱然千帆過盡,於我又有何益。

停更一週了,卻沒有找到自己想要的狀態,反而有些悵然若失。與小情緒相伴相生的,還有自己身體不敢輕易忽視的小症候。

原計劃這一週發生這樣的改變:

沒有每天日更的壓力,文章可以寫的更加從容一些,而不是匆匆忙忙,要不發一通不痛不癢的感慨,要不趕一篇毫無思考的讀書筆記。

讀書也可以更加投入一些,而不是每天刷着書,一頁頁從眼前晃過,卻不曾進入自己的腦海,更沒有進入自己的思想。

跑步可以更自在一些,而不是爲了刷步子、刷數據,讓自己僅僅關注形式上的堅持。

工作可以更加深入一些,而不是淺嘗輒止,停留在表面指指點點。

我本以爲的還有很多,但一週之後,才發現唯一的真實是我的自以爲實在太多了,現實總是啪啪打臉,一週周後,不但沒有向着自己想要的方向發生任何改變,反而退步了。

好好寫文章,那是不可能的,一篇都沒有寫,工作之外甚至連一個字也沒有寫。

好好讀讀書,那是不可能的,紙質書、電子書屯了一堆,每一本都僅僅只是開了個頭,看着這本書的時候,想着那本書,永遠不知道自己到底看了什麼,僅僅只是發生了目光的遊離。

好好工作、深度參與,那是不可能的,只要有別人可以代勞,自己不是第一關;有別人可以把關,自己不是最後一關,工作在我這裏基本就是走走形式滑滑水。

非但如此,以前好不容易控制的一些壞毛病又長出了了,居然身體出現了狀況,還不是一點點狀況。

其一,血壓在一點點上升。查看了所有原發性高血壓的原因,除了遺傳,我實在找不出自己血壓高的原因。可事實就是我的血壓高了,低壓高了,高到了不吃藥控制便不行的程度了,現在只能開始天天吃藥了,雖然我很不願意,但的確沒有辦法。

其二,膽囊結石在一點點長大。自從發現膽囊結石到現在,也有三年多了。三年來一直在慢慢成長,到現在已經差不多有一粒花生米那麼大了。本來想早點處理,可醫生的處理方法卻是要摘掉整個膽囊,我當然不願意,更何況還沒有痛過,至少要等等再說。

其三,居然一跑步就胸口疼。這個最新出現的問題,也是我最難接受的問題,自從2月24日晚上運動時第一次出現這個情況,到現在一個多月了,還是常常出現這個情況,着實讓自己難以接受。照了胸片、心電圖,都沒有發現什麼問題,可偏偏一跑步就胸口痛,問了醫生也沒有個答案,搞得我現在都有心理陰影了。

終於,在這個飄雨的週末,實在無法容忍這樣的自己,於是拿出手機、打開鍵盤,開始痛斥自己。

問題是,僅僅只有我纔是這個樣子,還是很多人都是這個樣子?在這一個點上,我覺得一般人都會是這個樣子。處於人的本能,誰不願意讓自己過得更輕鬆一點,誰又願意給自己沒事找事。但是,我想還有很多人不是這個樣子,他們在自己的領域裏不斷耕種,終究會有一個好結果。

其實,別人怎樣,與我又有什麼關係,關鍵是要搞清楚自己要怎樣,自己能夠怎樣,自己爲什麼會成爲這樣?

一直有一個不曾放棄的念頭。這個念頭,至少相伴了自己十幾年了,但念頭僅僅只是念頭,沒有真正努力追求過。年少有機會時,因爲不懂,所以沒有規劃。一路跌跌撞撞、飄飄蕩蕩,到現在路越走越窄,機會越來越少,從都可以到基本都不可以。或許,這就是成熟的本質,不成長的代價。

根本問題是,一個似乎天天都不曾放棄成長的人,爲什麼會長成這個樣子?拋開外因不談,好好剖析一下內因。

從成長軌跡看,自己從小身處比較封閉的環境,骨子裏面是一個自卑的人。據說,很小的時候,一般都是自己一個人躲在牆角里,害怕跟別的小朋友玩;到外婆家,因爲害怕汽車,不敢走公路,讓父母領着順着田邊走。後來,上學時在村子裏還算成績不錯,便有了一點點脆弱的自信心。隨着年齡的增長,表面上越來越強的自信心,實質上卻是越來越脆弱,由此帶來的結果就是不敢輕易做出改變,總是喜歡停留在自己的舒適區內。面對同等機會,當別人在奮力爭取之時,自己還在瞻前顧後;當別人覺得勢在必得之時,自己還是畏畏縮縮。可是,機會並不是那麼多,一次次錯過,便失去了一次次成長的外部環境,只能從本可以的主動選擇,淪落到被動選擇。這時候,偏偏還要給自己一個順其自然的安慰。

從思維模式看,本質上是一個擁有僵化型思維模式的人。我之前一直認爲自己是一個具有成長型思維的人,但最近一段時間我反覆思考之後,認爲自己是一個僵化型思維的人。比如,我過於相信先天的條件,相信不可預知的力量,相信很多事情早已註定。一個最有力的例子,在一年級上了一個多月的時候,因爲我有點大,老師把我從幼兒園調整到了一年級。這個時候,一年級的拼音學完了,我便跟着學習漢字,拼音便成了我的弱項。這一個月過去了,可直到高考時,我語文關於拼音的選擇題還是常常做不對,我歸結爲自己一年級時的拼音沒學好;這倒也罷了,可一直到前不久,跟別人聊天說自己英語不好的時候,還在說一年級沒學拼音。也就是在那一瞬間,我才意識到,自己真的太固化了,六歲時的一個月,難道真的就影響了自己一輩子;後面學習了這麼多年,真的還抵不上那一個月。又聯想到學游泳,學開車、學炒菜的等等,再一次確認自己的底層思維結構有問題。

從最終成效看,自己不折不扣是假學習、僞學習。學習的根本目的,並不是解決工作生活中的現實問題,純粹爲了安慰自己,做出了一個學習的樣子,就連消遣式學習都算不上。對於學習成效的評判不是內在的,還停留在學生時代,類似於老師的第三方評價。一個最直接的例子便是在各種平臺上,刷的各種平臺數據。單看數據都很厲害的樣子,可事實並沒有什麼實質性的進步。正如在這簡書上寫文章,累積了七十多萬字了,可寫作的進步並不大,更多時候在乎字數、點贊數、閱讀量,可從來沒有好好選擇一個領域,好好打磨一篇文章,絕大多數都是沒有什麼質量的垃圾文。正是在這種缺乏內在需求牽引,外在壓力逼迫的情況下,越學習、越浮躁,越浮躁、越膚淺,總是這山望着那山高,不斷的跳來跳去,毫無實際成效。

如果把這三個原因打通看,骨子裏的自卑害怕改變,失去了許多本可以改變的機會;僵化型思維不相信改變,只好在熟悉的地方滑滑水;有因爲面子上可能過不去,只能搞些假把式給別人留一個好學的印象,順便安慰一下自己。

歸結起來,我不僅僅是想得太多,書讀得少;而是想的多,書也看得多,但真正讀懂的書實在太少,用來踐行的更是少之又少,一直堅持踐行下去的幾乎沒有。

既然如此,我到底該怎麼辦呢?

其實,計劃再多,勵志再多,只要不踐行,不一直踐行根本沒有什麼用,但還是再一次給自己理理思路鼓鼓勁。

儘管內因是改變事物的根本原因,但屢次完全從內因出發卻屢次失敗,所以這一次我計劃從外到內,做一個系統的梳理。

最優項,換一個可以逼迫自己的工作環境。人,都是逼出來的。離開了硬性標準、明確時限、嚴重後果,單靠個人自覺的工作是靠不住的。四年來,我一直在缺乏壓力的環境下工作,雖然一些工作的成效看起來也還算是不錯,但終究少了很多逼自己一把的機會,自己成長的速度和效果都不太好。所以,我現在越來越感到最好的辦法就是換一個更有挑戰的環境,換一個自己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自主的崗位,讓自己在實實在在的壓力下成長,看看自己到底有幾斤幾兩。

次優項,主動參與現崗位上有挑戰的大項工作。現崗位的工作並非不多,也並非不難,但是有三個不利因素:其一,自己不是第一關,也不是最後一關,自己的思路想法既沒有機會在第一關呈現,也沒有資格在最後一關定調,夾在中間不上不下、可有可無;其二,自己沒有人員選擇權,跟自己幹活的人隨時都可能調換,換一個人就要重新來一遍,別人未必真的要聽,更多的時候都是抱着臨時搭夥過日子,事情做完就完了,缺乏連續性。其三,現在的工作都是被動分配,自己主動爭取會顯得十分突兀,還有可能引起上下各級的猜疑,一旦幹不好很可能成爲茶餘飯後的談資。基於此,當前就是要注重手中的長線工作、大項工作,儘可能的保持相對穩定的人馬,不斷深入、不斷提高,磨一件事,成一件事。

基本項,永遠不要放棄自我成長的要求。無論前面兩個選項成與不成,都要把自我成長當成基本項。最重要的一點,要從形式上的成長,轉變成內核上的成長。一直秉承着把讀跑寫培養成一生的習慣,可這麼多年過去了,卻遠未達到。讀書方面,處理好刷書與讀書的關係,刷電子書是爲了增長眼界,爲讀書提供書目;讀書是爲了增長才幹,確實爲了解決現實問題,可以用來實踐。寫作方面,放棄日更,放棄短文,放棄互動,每週保證至少一篇,每篇保證三千字以上,選擇領域持續耕種,不能隨緣自牧,可以參考啓發俱樂部的方式,把自己每週收穫寫出來分享一次。運動方面,以健康爲本,以控制體重到65千克(晚上睡覺之前稱)爲核心指標,以各項達標爲基本要求,重點是每個動作做到位,而不是爲了刷數據;當前最緊迫的是解決一跑步就胸痛的問題。堅持在達目標上打卡,以月爲單位,四月一日起開始。

回到起點,最重要的踐行、踐行、再踐行,讓所有的想法在實踐中檢驗,在實踐中綻放。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