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美援朝故事會——唐克成

”唐爹爹,您還有哪些證書在?讓我們飽飽眼福唄。” “證書啊?證書有哦,抗美援朝紀念章不在了,在安慶丟了,被小偷扒走了。和平鴿還在,抗美援朝70週年紀念章還在。”

被我們喊作“唐爹爹”的老爺子叫唐克成,是一名抗美援朝老戰士,今年九十高齡,範崗鎮聯合村連城人。

2021年3月20日,陰間多雲,氣溫不高,我們一行七人到達唐老家時上午九點多,一棟白色的兩層小樓,乾淨整潔,面南背北,門前栽有幾棵綠葉風景樹,庭院外,合九鐵路由東向西南而去。

唐老今年九十,腰板硬朗,耳不聾眼不花,說話聲音洪亮,中氣很足,自信滿滿。招呼我們坐定後,他開始條理清晰地給我們講解他的過往。

1932年,唐克成出生於掛鎮村連城組的一個貧苦農民家庭,父母生養了他兄弟三人和一個姐姐,在家裏他是老小。

都說窮苦人家的孩子懂事早,幼年的唐克成身材瘦小,經常衣不蔽體,食不果腹,可他從不吵鬧。上世紀的三十年代裏,國際國內的戰爭導致社會貧困,飢餓、疾病侵擾着廣大人民羣衆。

唐克成3歲時,父親因病不幸去世,子女多,他的母親並沒對他有過特殊照顧,艱難的日子裏,他和哥哥姐姐們一起,搖搖晃晃着長大。

1950年,國際局勢動盪不寧,在朝鮮半島上,南北朝鮮發生了一場戰爭,美國非法以聯合國的名義,糾集16個國家的軍隊組成一支“聯合國軍”,集中30多萬兵力,援助南朝鮮軍隊向北朝鮮進攻。

同年10月7日,所謂的“聯合國軍”不顧我國政府發出的不得越過三八線的警告和世界人民的反對,浩浩蕩蕩非法越過三八線,向北朝鮮進攻,把戰火燒到了鴨綠江邊。

北朝鮮與中國有一千多公里的邊境線,平日裏隔着窄窄的鴨綠江,中朝人民倆倆相望,和睦共處。當美帝侵略者的鐵蹄肆意踐踏在朝鮮土地上時,大批朝鮮難民拖兒帶女,無家可歸,不斷湧向鴨綠江。

如果美軍佔領朝鮮,野獸的貪婪是永遠無法滿足的,中國人民的生命財產安全將會時刻受到嚴重威脅。

“抗美援朝,保家衛國!"中國政府一聲令下,幾十萬中國人民志願軍,帶着祖國與人民的期望和囑託,悄悄地開進朝鮮陣地,同朝鮮人民肩並肩,與美帝侵略者展開殊死搏鬥。

那一年的唐克成,十八九歲,正隨哥哥在舒城一帶做生意,哥哥挑着一擔掙錢的工具,他挑着被褥,吊罐,挨家挨戶的一路吆喝着給人補鍋修傘,以此掙點工錢補貼家用。有一天收到家裏來信說縣政府開始徵兵了,他辭別哥哥就急急忙忙回家。

其實在他十六七歲時,心裏就藏有一個當兵的夢,想着去當兵,保家衛國,造福社會,奈何母親說她年紀小,怕他當兵喫苦身體不好,攔着沒讓他走。

從舒城回來的唐克成,聽說鄉武裝部王幹事來村裏徵兵,他做足母親的工作,匆匆忙忙去報名,鄉里檢查合格,再到區幹隊、縣大隊,同去的共有21人報名,報名後大家一起在掛車河邊搞了一段時間生產。

1950年11月份,唐克成與夥伴們又去縣裏檢查身體,21人當中有九人應徵合格,那幾天他們喫住都在縣裏六尺巷旁的張家相府與葉小八家,後來到陸家井,再到安慶第四營,至今還記得管理他們的司令員叫孔令普。

1952年底,唐克成所在的部隊奉命奔赴朝鮮,抗擊美帝侵略者,記得那年的春節就在朝鮮過的。他被分配在鐵道兵團,主要任務是維修一條從東海岸到西海岸被炸燬的鐵路,以保障正常通行。

唐老說,當年修鐵路,搶時間,爭分奪秒,任務多而繁重,既要保證鐵路的貫通,還要防止敵特的破壞。他們的部隊在哪裏,哪裏就有敵特分子放信號彈透露目標,信號彈升到半空,大地亮如白晝,敵機很快就來了,轟隆隆一陣狂轟濫炸,轉眼修好的鐵路又被炸斷、炸燬。

敵機飛走後,他們再次投入緊張的搶修工作,搶修工作不分時間,小一點的工事,必須在個把小時內修復完成,時間緊任務重,人都累癱了。每天天一亮就起牀,晚上有時要幹到凌晨時分,收工後一躺下稀飯都不想喫。可氣的是,往往剛修復好,敵機又來轟炸,就這樣修了炸、炸了修,反反覆覆,不厭其煩。

在修鐵路的日子裏,唐克成所在的連隊沒有與敵人正面接觸過,敵機投放炸彈距他們有一百多米遠,鋼軌被炸得飛起多高,場面很震撼,但爲了保證戰爭的勝利,他們從不退縮、毫無怨言。他印象中,一個叫大填方的工程相當巨大,大填方有一百多米高,全是碎石頭壘建起來的,敵機來了,他們用高射炮給轟回去。

可惜的是,他們連隊裏有兩位戰友永遠留在了朝鮮戰場,一位叫胡連奎,在挖隧道時被炸飛的石塊擊中不幸犧牲,還有一位醫生被電擊中身亡。

唐老說:在朝鮮呆了兩年,開始喫的青菜少,當地沒有,雞蛋木耳長期有,國內運去的乾菜吃了不少,在沒有糧食的時候,就喫壓縮餅乾。1954年5月份回國的,去時是祕密去,回來也是祕密回來的。

1954年回國後,火車把他們直接送到河南新鄉休整,在一個叫康村的地方住了一段時間,然後奉命南下廣東,修黎塘到湛江的鐵路。黎湛鐵路在國民黨時期修得半途而廢,國民黨兵敗退出大陸後,由他們接手給收了尾。

6月份的江淮之間正值梅雨季節,南北冷暖氣流在這裏交鋒達一個月之久,連日暴雨,讓江淮之間濁浪滔天,洪水肆虐,連城村裏十幾條性命丟失在滔天洪水裏,其中就有唐克成的母親和姐姐。

水災範圍廣,死難者太多,加上通信不便,唐克成無法及時與家裏取得聯繫,兩個哥哥在舒城做小買賣,母親去世時,三個兒子都沒能爲母親送上最後一程,這是他們心底的最大遺憾。

1955年,唐克成隨部隊由廣東轉戰福建,修鷹潭至廈門的鐵路。

57年8月,復員回家,結婚生子。

58年2月,上級部門將唐克成安排在貴池銅礦山做一段時間工人,專門建廠房。

59年下半年未等廠房建好他又被調回安慶,分配在九城畈農場當民警,後來做管理員。63年因病退職回家,64年在村裏搞民兵營長,65年搞支書,wg開始,唐克成被靠邊站,hwb造反派有兩大幫派,一個要保護他,一個要打到他,亂糟糟的像演戲一樣。wg結束,唐克成繼續在村裏搞民兵營長、村文書再到主任,力抓生產。

1988年2月份,唐克成從大隊長的位置退休回家,開始享受天倫之樂。唐克成夫婦一生育有四個孩子,三男一女,老伴兩年前已去世,孩子們家就住在附近。

目前他住在小兒子家,生活有三個兒子照顧,每家一個月,衣食無憂。現在的唐老早上起牀後他還像在部隊一樣,保持着良好的鍛鍊習慣,伸手、踢腿、擰腰,一整套運動下來,大氣不喘。

採訪結束,我們握別唐老,問他有沒有什麼要求與建議,他送出門外,雙手合十一個勁地說:“沒有沒有,感謝黨!感謝國家!感謝政府!感謝政府領導們每逢節假日都來看望,沒忘記我這樣的普通老兵!”

“嗚!”一列火車鳴着笛從門前駛過,站在自家門口就能看見火車,這對於曾經是一名鐵道兵的唐老來說,肯定有着別樣的深情,偶爾他會不會想着這鐵路的東北端也跨過了鴨綠江呢。

一陣微風吹來,空氣中有股淡淡的草木清香……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