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泡瑪特:“掌聲”過後,“噓聲”傳來

近日,優酷聯手阿里魚共同推出《鄉村愛情》版盲盒,讓盲盒市場再次掀起購買熱潮。據悉,《鄉村愛情》盲盒vol.1系列第一批預售6小時便售罄,短短1周就賣了60萬個,銷售額超過2000萬。

可見,”IP+盲盒”的組合仍有商業價值,盲盒市場規模有望擴大。據《2020 盲盒經濟洞察報告》顯示,我國盲盒行業至少還會迎來 5 年高速增長期,預計 2024 年盲盒行業市場規模將增長至目前的 2 倍,達到 300 億元。

與此同時,盲盒鼻祖泡泡瑪特賺了個盆滿鉢滿。

泡泡瑪特年報顯示,2020年集團實現收益25.13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49.3%;毛利15.94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46.2%;公司擁有人應占溢利5.24億元,同比增長16.0%;基本每股盈利0.44元,宣派末期股息每股14.94分。

如果說,2020年是盲盒出圈元年,那麼在泡泡瑪特、名創優品等企業的推動下,2021年盲盒市場將迎來更大得爆發。

(配圖來自Canva可畫)

深耕“盲盒+IP”

在疫情肆虐的2020年,泡泡瑪特一共銷售超過5000萬隻潮流玩具,這個銷量來之不易,也體現了年輕消費羣體對盲盒玩法的喜愛。盲盒玩法之外,潮玩IP是讓消費者掏錢的根本原因,也是推動泡泡瑪特發展的核心動力。

在IP運營方面,泡泡瑪特不斷豐富IP類型,除了自有頭部IP Molly、Dimoo之外,增加獨家IP TheMonster、PUCKY,以及其他IP。並且和哈利波特、火影忍者等全球頂級的知名IP進行合作推出系列產品,還嘗試了真人類型IP。

泡泡瑪特花樣繁多且層出不窮的IP盲盒,深受消費者喜愛,帶動了銷量的增長,也推動了營收的增長。

財報數據顯示,泡泡瑪特自有IP收入從2019年的人民幣627.0百萬元,增加到2020年的人民幣979.9百萬元,增長了56.3%;獨家IP收入從2019年的人民幣597.4百萬元增加到2020年的人民幣711.9百萬元,增長了19.2%;非獨家IP收入從2019年的人民幣159.8百萬元增加到2020年的人民幣444.4百萬元,增長了178.1%,

售賣盲盒商品是泡泡瑪特主要營收來源,如若IP產品業務增長迅速,那麼其整體營收還將再上臺階。由此,泡泡瑪特官方表示:“集團仍以藝術家發掘、IP運營、消費者觸達及潮流玩具文化的推廣爲主要業務重點。”

值得注意的是,泡泡瑪特會員數量一年時間裏翻倍增長,卻沒有帶來相對應的可觀效益。

財報數據顯示,泡泡瑪特會員數量由2019年的220萬會員增至2020年740萬會員,一年內便新增520萬會員,新增註冊會員貢獻銷售額佔比88.8%,同比增長9.9%。會員數量翻倍增長,會員收益同比增長僅9.9%實屬不理想,這也說明了泡泡瑪特會員變現能力低,而造成這樣結果的原因,可能是人們對泡泡瑪特盲盒失去了新鮮感。

線上線下瘋狂擴張

衆所周知,零售行業線下、線上渠道拓展相當關鍵。

這些年泡泡瑪特積極探索線上、線下銷售渠道,目前線下渠道包括線下零售店、機器人商店;線上渠道包括,天貓、京東、微信小程序等等。泡泡瑪特多元化全渠道銷售網絡,可以快速和多次觸達消費者,增加了產品曝光量也提高了收入。

泡泡瑪特財報數據顯示,線上收入從2019年的人民幣539.2百萬元增加到2020年的人民幣951.9百萬元,增長了76.5%。線上業務對收入的貢獻佔比也由2019年的32%,上升至37.9%,並且線上渠道的毛利率也要高於零售店。

其中,泡泡瑪特抽盒機收入從2019年的人民幣271.2百萬元增加到2020年的人民幣466.4百萬元,增長了72.0%,天貓旗艦店收入從2019年的人民幣251.5百萬元增加到2020年的人民幣406.1百萬元,增長了61.5%,京東旗艦店是2020年新增加渠道。

可以發現,線下起家的泡泡瑪特,線上渠道收入大幅增長逐漸與線下渠道收入持平,這得益於疫情影響下線上流量的噴湧。而在線下,泡泡瑪特更是不留餘力的開店,擴張速度驚人。

財報數據顯示,2020年集團於中國大陸新開業76家線下門店,從2019年末的114家增至2020年末的187家。2020年集團於中國大陸新開業526家機器人商店,從2019年末的825家增至2020年末的1351家。

得益於門店數量的增加,泡泡瑪特線下收入也很可觀。

財報數據顯示,零售店銷售收入從2019年的人民幣739.7百萬元增加到2020年的人民幣1,002.1百萬元,增長了35.5%。唯獨,泡泡瑪特在一線城市的機器人商總體收入未增反降,一線城市機器人商店相關收入由2019年的1.2億元下降至2020年的1.19億元。

不過,泡泡瑪特業務擴張的同時,也導致銷售成本高企。財報數據顯示,泡泡瑪特的銷售成本由2019年的人民幣593.1百萬元上升到2020年的人民幣919.4百萬元,增長了55.0%。如此看來,泡泡瑪特在新的一年裏,除了擴張之外還要注意降本增效,才能保持可持續增長。

輝煌難續

被泡泡馬特驗證“盲盒+潮玩IP”的商業藍海,吸引來IP小站、奧飛娛樂深耕二次元、動漫IP業務的玩家,甚至旺旺、晨光、瑞幸咖啡等主營其他產品產品銷售以盲盒方式進行的分羹者。

而多品牌跨界進入盲盒市場有利於擴大市場規模,但也容易引發了諸多產品質量問題,泡泡瑪特就有被多次質疑產品質量存在瑕疵。

在黑貓投訴上,泡泡瑪特品牌下相關投訴已達到3518條,內容包括自動售賣機不出貨、產品瑕疵、拒絕退換、未發貨等一系列問題;湖北省市場監督管理局12315指揮中心發佈的《2020年度消費者訴求數據分析報告》指出,2020年全省共接收涉及盲盒的消費投訴31件,同比激增14.5倍。

對此,中國消費者協會官方網站曾發佈消費提示:“有經營者用盲盒“清庫存”,損害消費者合法權益,擾亂市場,提醒廣大消費者勿盲目購買。”

產品質量、二次銷售等運營問題層出不窮,嚴重影響了泡泡瑪特的市場口碑。不僅如此,“IP+盲盒”門檻低、可複製性高,化妝品盲盒、食品盲盒、家電盲盒等等各種盲盒玩法接踵而至,盲盒不再是泡泡瑪特的專屬。

此外,Molly系列之後,泡泡瑪特新的IP產品熱度並不算高,反而被“鄉村愛情”奪去了風頭。對於依賴頭部IP吸引用戶和創收的泡泡瑪特來說,IP吸引不足是個不好的預兆,這也證實了泡泡瑪特潮玩盲盒的玩法生命週期短,需要重複製造爆款才能維持增長。

當下,針對泡泡瑪特的“噓聲”越來越大,而缺乏核心競爭力或許是資本不看好泡泡瑪特的主要原因。發佈2020年全年財報後,泡泡瑪特3月26日的股價以53.6港元收盤,總市值爲751.44億港元,與2月17日創下歷史最高紀錄的107.6港元股價時期相比,其市值已經縮水一半。

總的來說,2021年將是”萬物皆可盲盒“的黃金時代,成長速度驚人的泡泡瑪特也將迎來新的機遇和挑戰。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