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姑的回忆


三、终身的思亲情结

大姑去世了,我回过头来看大姑走过的人生旅程。我觉得大姑嫁给大姑夫,这是大姑的福分,而不仅仅是缘分。大姑夫的人格、能力和社会地位让大姑脸上有光,使大姑在任何场合能够挺直腰板。并且我非常明显的感觉到,大姑身上的那些闪光点,有大姑夫对她的影响。大姑的两双儿女,也是值得大姑骄傲的。他们都是凭自己的努力,不是完全靠大姑夫的权力和关系走到今天的。他们有志气,有智慧,也有能力,加上父母的良好的遗传基因。不敢说事业家庭多么红火,但是也是风生水起,远在同龄人之上。这对大姑来说,是最大的荣耀和慰藉。

只这两个方面就很少有女人能与大姑相比。所以我要说大姑是幸福的,更是幸运的。大姑与大姑父从定亲到结婚,简直像旧小说的情节一样,定亲时就彼此不了解,甚至只见过一面。结婚时又是匆匆忙忙的孤身一人,几千里前去投亲。没想到遇到的是一个上好男人。为她忍辱负重,为她遮风挡雨。

然而大姑也有情感的痛点。那就是大姑终身饱尝思亲之苦。“每逢佳节倍思亲,”我想写出这句名诗的王维也未必比大姑有痛彻心扉的感触。

大姑从小未曾离开过家,未满20岁,离开父母兄妹,离开生活近二十年的家乡,远嫁到相隔几千里远的山西太原。天高地远,人地两生,举目无亲。即使遇到大姑夫这样的好丈夫,也难以割舍骨肉亲情。况且不知道何年何月才能重逢。那该是怎样的一种痛楚啊!

后来孩子们大了,有了工作。可偏偏是孩子们的工作也都是五湖四海,常年在外。从此大姑对娘家人的思念还没有摆脱,又增添了对自己儿孙的思念。这种思念是对一个人心灵的折磨。折磨了大姑一生。这种痛苦,也许只有大姑自己知道有多痛苦,有多深重。不知道有多少个夜晚,大姑望着天上的明月,思念亲人而彻夜不眠,泪水打湿枕巾。

这种对亲人的深切思念,促使大姑虽到晚年,而且行走不便,她还是坚强的到山东的女儿家,到广西的儿子家、孙子家。一方面享受天伦之乐,一方面也给儿女们尽孝的机会。

大姑最后回娘家两次,一次是年近古稀,一次是七十四五岁,那时大姑已经不能独立行走,走路要借助一个像小孩子学走路时那样的学步车,才能吃力的行走。但是,大姑还是回到了娘家,回到了生她养她的地方。以慰藉她那颗深切的思亲之心。

记得我曾经对各位姑姑说:现在,侄儿的家,就是娘家。姑姑也承认这个娘家。我感到很高兴,说明我们这些当侄儿的,做得还合格。

大姑在80多岁的高龄,还惦记着回东北老家,看看亲人,看看家乡。表弟表妹们,本来已经答应帮她实现最后的愿望。无奈中间三姑突然离世,让大姑打消了这个人生最后与娘家人团聚的念头。我知道这对大姑是多么失望而又无可奈何的事啊!

大姑是带着对亲人与家乡的深深的思念走的,一定心有不甘和遗憾。我不相信世间有鬼,但是此时,我多么希望人世间有鬼。那样大姑就可以回到家乡,与亲人团聚。

可现实是人一去百了。大姑的思亲结束了,而我们思念大姑的心情却加重了。

天堂的大姑,你能常回家看看吗?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