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越贫穷的地方越注重感情?

随着经济的发展,国家的强大,人们的生活也越来越好,但是人与人之间的亲情却越来越淡薄。特别是在北京上海这样的一线大城市尤为突出。

在一线城市父母与孩子。分开住,周末有时间的时候就回去看看父母。各有各的事业,各有各的工作。由于姐妹的次数少了,亲情渐渐的淡薄了。前几天看到一个新闻报道。一个上海的老教授打算将遗产遗留给自己的租户,声称自己的女儿出国留学,毕业后留在国外工作,已经8年都没有联系了。这样的例子屡见不鲜。

刚开始觉得挺寒心的。,后来想一想这就是社会进步的必然产物。起初非常庆幸自己生长在农村,亲戚邻居和谐相处,重感情,但是这些年心情渐渐的变了味儿。

究其原因都是劳动方式改变造成的。以前在农村大家都是以农耕为主,主要的收入就是农作物与家畜的卖卖。牛耕人种的时代。需要很多的劳动力合作,使用非常多的农作工具才能完成。为了提高生产,人们相互帮助互化农具,大家都知道合作才能高产,才能提高收益,才能过上好日子。

现在农村大多都是孤寡老人与留守儿童人们主要以出卖劳动力打工挣钱为主要收入来源。劳动方式相互独立,合作机会越来越少。由于从事的工作不同,彼此合作相互帮助,并不能带来显著的效益提升。于是就不再想花时间去维护彼此之间的感情,因此人与人之间的感情就显得淡薄了。

其实相互帮助彼此合作的精神,无论什么时候都不会过时,长远来看,能在没有收益的时候坚持去做对的事情,终究你会获得成倍的收益,但是对一些目光短浅的人来说就不是那么重要了。

经济越发达生活条件越好,人的独立能力就越强,人相互合作需求越少,相互合作的机会越少,心情自然而然的就淡不了。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