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年後,終於等到他 “翻紅”:一個人開始越變越好的3個跡象


01

13年前,有一個這樣的故事:少年千里背瘋娘上大學。

2008年,20歲的劉秀祥第二次高考,考上山東臨沂師範大學。

出生在貴州邊遠貧困山村,家境貧寒的他,與患有精神疾病的母親相依爲命,當要遠離家鄉求學時,他選擇帶着母親上大學。

孝子劉秀祥“千里背母上大學”的事蹟也逐漸被人所知,上了報紙頭版,社會各界人士的資助也隨之而來。

但劉秀祥的自尊心不允許自己接受這樣的同情,他不僅咬牙買了好幾百份報紙,也拒絕了社會各界的資助。

他害怕別人的可憐和同情:“人活着,不應該活得讓人同情,讓人可憐,應該是活得讓人可親、可佩、可敬。”

他認爲:“一個人的困難和挫折,並不是向他人和社會索取的資本。”

他依然想要自食其力。

02

就這樣,13年後,在熱搜上再度看到他的名字,他的後續令無數人爲之動容。

劉秀祥大學畢業後,一家在北京的企業向他拋出橄欖枝,給予他年薪55萬元的工作。

但他拒絕了。

因爲他覺得對方所想要的不是自己的能力,他不想用實力以外的同情賺錢,覺得受之有愧。

後來他找到一份月收入過萬的保險工作,公司也有繼續培養他的意向。

在他求學期間一直資助着三個小孩,畢業後也依然資助他們上學。

但沒想到,其中一個小孩想要放棄學業,這讓他毅然決定放棄在城市的一切,回到家鄉成爲一名教師。

他希望幫助更多孩子能夠通過讀書走出貧困、實現理想。

那個爲了不被人同情寧願傾囊買幾百份報紙的人,那個曾說“回憶過去是重複苦難”的人,卻開始一次次重複自己的親身經歷,給大山裏的孩子講述,希望能夠讓他們相信奮鬥的力量、夢想的力量。

“我回來,只要改變一個人,就足夠了。”

“如果我能走出來,那他們也一樣。”

現在,他是家鄉一所中學的副校長,依然踐行自己的理想。

有人評論他:“他曾在井底仰望過星空,現在他甘願成爲井中的梯子。”

劉秀祥的人生經歷,無人不爲之動容。

也讓我們看到,即使前路黑暗,只要心中有光,依然也能夠照亮世界。

我們每一個人,都有機會與力量,讓自己變得越來越好。

3條建議,送給想要自己越變越好的你。

03

做好價值觀排序,形成定見

什麼對你來說是最重要的?

對於劉秀祥而言,高年薪、在城市紮根的機會,不比回家鄉教書育人、改變思想重要。

因爲他覺得:“思想上的貧窮比經濟上的貧窮更可怕、更害人。”

在經濟富足與精神富足之間,他選擇了後者。

先講思想,再講經濟,這是他的價值觀排序。

那麼你的呢?

定見的形成,需要經歷多次價值觀衝突、選擇與反思

劉秀祥的經歷,也正應了終身成長詞典詞條《228:定見》裏的這段話:

“有些人羨慕所謂的英雄,內心如此堅定,百折而不撓,但很可能忽視了,這背後是大量的定見修煉過程。

只有曾經非常糾結與努力,纔會顯示出看似毫不費力的堅定。”

你也有了自己的定見嗎?

培養逆商,擁有堅毅的意志

巴頓將軍說:“衡量一個人的成功標誌,不是看他登到頂峯的高度,而是看他跌到低谷的反彈力。”

褚時健,可以說是高逆商的典型。

他是雲南玉溪紅塔集團原董事長,曾經是有名的“中國菸草大王”。

1994年,褚時健被評爲全國“十大改革風雲人物”。褚時健使“紅塔山”成爲中國名牌,使玉溪捲菸廠成爲亞洲第一、世界前列的現代化大型菸草企業。

1995年被檢舉,後被隔離審查,1999年因經濟問題被宣判無期徒刑、剝奪政治權利終身,後減刑爲有期徒刑12年。期間女兒在獄中自殺。

2002年,儲時健75歲,保外就醫後,與妻子在哀牢山承包荒山開始種橙。

2012年,85歲的褚時健種植的“褚橙”通過電商開始售賣。褚橙品質優良,常被銷售一空。褚時健成爲“中國橙王”。

如果換位思考一下,如果你75歲,你還有勇氣去承包荒山,花五年到十年這麼長的時間,去種橙子嗎?

劉秀祥在第一次高三備考時,因爲長期熬夜加上營養不良,很快就累倒了,有一次甚至躺了一個星期。

高考時又遭逢重感冒,帶病參加高考的他失誤落榜。

百般絕望的他看到了自己當初寫的一段話:

“當你抱怨你沒有鞋穿時,你回頭一看,發現別人竟然沒有腳。”

他再次振作精神,連續5次祈求一位校長收留他復讀,第5次甚至下跪。

最後他如願以償,也給自己帶來改變人生的機會。

高逆商與堅毅意志,是相輔相成的。

堅毅與和逆商一樣,只有在面對挑戰和困難的時候,才能淋漓盡致地體現。

因此我認爲通常具備高逆商的人,也同樣具備着堅毅,就如劉秀祥一般。

美國心理學家安傑拉·達克沃思認爲,在預測一個人是否更有概率成功,堅毅是比智商、顏值、成績等更好的信號

它也是可能通過練習來提升的一項人格特質。

而如果一個人一直待在舒適區,害怕挑戰;或者幾次遇到困難,就垂頭喪氣,變成習得性無助,那麼,堅毅分數就會下降。

保持堅毅,就要持續拓寬自己的舒適區,勝不驕、敗不餒,一點點地進步。

③提高執行力,避免陷入半途效應

人生中許多事情的成功與否,都與執行力息息相關。

然而很多時候,我們卻常常是“思想上的巨人,行動上的矮子”。

該完成的工作總是一拖再拖,最後不得不加班、熬夜;

計劃運動健身,買好各種裝備,但卻總是沒能開啓第一步;

打算學習一門語言、一種樂器,也總是提不上日程……

歸根結底,許多人缺乏“說幹就幹”的果敢。

特斯拉的創始人埃隆·馬斯克,這位當今世界最具有科幻氣質的創業者,他的員工曾經這樣描述他的工作狀態:

埃隆需要看到進度。與埃隆共事,每個人必須主動推動工作,讓問題停頓在你手裏,這是埃隆不能容忍的。

我們敲埃隆的門的時候,都是確保自己做好了充分準備的,如果你沒有做好準備,我擔保埃隆的反應,會讓你深刻意識到這一點。如果他對你的彙報提了一個相關的問題,而你又答不上來,那隻能祝你好運了。

我們的討論都是高效、直擊要害而且基於事實論據的。

工作阻滯,或者跨部門下達命令時有阻撓,埃隆掛在嘴邊的一句話是,“有問題隨時撥我直線,我不關心問題到底是什麼,我要馬上解決。”

有問題,就去解決,這就是執行力的體現。

有了開始的果敢,也要有做到最好的準備,而不是陷入半途效應

半途效應,就是做到一半停下來,半途而廢。

選定方向,瞄準目標堅持不懈才能成功,半途而廢只能失敗,這樣的道理,似乎並不難理解。

但在工作和生活中,卻有很多人在犯類似的錯誤。

就像1983年全國高考作文題裏的一副挖井漫畫:

甲、乙兩人同時挖井,甲挖了不久沒見水,就換地方開挖,挖了多處也沒有見到水。乙認準一個地方揮鍬不止,最終挖成了一口井。

行百里者半九十。

越到背後,似乎就越艱難,但只要再努力一把,就雲開月明瞭。

我們可以把長途拆分成短途,應對短途上的挑戰,想方設法,提高完成短途的執行力,最後累積起來就是一個長途。

正如柏拉圖所說:“成功的唯一祕訣——堅持到最後一分鐘。”

04

“有些人走在黑暗中,卻成爲了別人的光。”

有人這樣讚揚劉秀祥。

我覺得,當我們先成爲了自己的光,帶着自己越變越好的話,那麼,即使不像蠟燭般燃燒自己照亮他人那樣偉大,也依然可以像螢火蟲肆意飛舞,帶來點點星光。

當無數的螢火蟲聚集在一起,就能照亮整個世界。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