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企業在校園市場的入與離

01變局

今年校園市場開年較大的變局爲京東、蘇寧等電商企業的校園策略出現變動。

關於京東的梨渦產品,在近兩年時間,筆者的文章裏討論到幾次,均是悲觀態度,雖然投入巨大,還有梁寧等行業大家出謀劃策。但最終一個混雜學生各類需求的產品,卻無直接痛點牽引的產品,活躍度實在難以維繫。

梨渦後期重視線下,主打校園周邊場景,確實存在一定可能性,但團隊確實缺乏線下BD、商家運營基因,這個維度上,尚不如15年左右的一家校園領域的創業公司——黑白校園。

但京東數科校園業務的變化,在我看來核心還是外部市場影響,如螞蟻金服上市受阻,數字科技相關的政策收緊,在此就不展開敘述了。

無獨有偶,蘇寧的校園業務在年後也出現調整,停止了投入不低的拉新工作,無論是受何外部因素影響,最直接的原因還是拉來的學生用戶復購率過低,看不到長期價值,投入自然不值得。

談到這裏,想起前些時候跟一個做校園傳媒業務的朋友聊天,提到如今的校園傳媒業務,不像五年前,搞定三大運營商,廣告業務可以喫很多年。

如今在校園裏投廣告的企業,除了此前剖析的教育類公司外,更多呈現出兩年換一茬,許多企業連續投了兩年校園場景就取消了對應預算,但不斷有新企業入場校園。

除了去年文章提到的一家感冒藥公司做校園賽事外,最近還看到一家做牀墊家居的公司,在校園市場投入不少,或許消費升級,真的存在一定機會,即可toB還可toC。

02入場和離場

對於校園業務而言,筆者一直都關注線下場景,上週在長沙出差,跟一個長期在校園市場創業的朋友喫飯,他這兩年的一塊新業務也是校園打印店,但跟此前分享過做打印店sass系統的項目不同,他更多做的是重加盟模式。

這種重模式,需投入更多的運營成本、各類資源,規模增長卻緩慢,不過好處則是通過打印場景,能夠極好的獲取學生流量,對於流量的把控更強,而這類toC獲取的流量,商業空間則不受限制。

相比幾家在校園市場toB的企業,雖然流量可觀,但目前而言,可看到的僅有校園招聘這一條變現路徑,畢竟招聘廣告,可不算廣告,相反還是對學生有價值的信息。

如同校園的企業,不斷有入場、離場的一樣,在校園裏做重模式的業務,也有不斷進入的和正在退出的。

圈內好友年前到了聯想來酷,今年正在瘋狂的於高校內開體驗店,而如聯通、電信等運營商,在17年的時候,就有跟我溝通轉型事宜,龐大的校內店面成爲累贅。

這幾年的個人視角,一直在互聯網領域、大型企業,其實頗爲狹隘,對於校園線下場景裏,另一家“大企業”我覺得非常值得關注,那就是蜜雪冰城。

上個月在濟南參加論壇,去學校裏談合作的時候,專門去了校內的一家蜜雪冰城,低客單價、穩定流量,開一家就賺一家,我想這纔是穩定的線下店模式。

這點如同校內打印店類似,店面本身就能盈利,如果按線下商業的坪效產出去算,還頗爲不錯,再靠着業務拓展,進行線上業務、會員體系加大變現,將更爲牢靠。

否則,線下場景如果僅有品牌產出,這非常經不起公司的政策變動,畢竟每天都存在着不低的開銷,當然,如果線下場景的目的是獲取流量,通過線上變現,當然也是一條路徑,但壓力更大。

03當下機會點

面對學生C端而言,從日趨增加的快遞量來看,電商仍然是機會點,在拼多多之後,抖音、快手的電商份額今年值得關注。

對於創業項目而言,淘寶客相關業務依然存在機會,畢竟對於淘系而言,面對當下的競爭,更需引入外部流量導入。

對於從業者而言,我繼續呼籲意識QQ渠道的重要性。

根據3月份最新的20年騰訊財報顯示,微信全球月活用戶12.3億,QQ的月活用戶是5.9億,其中微信同比上漲5.2%,QQ下跌8.1%,看似QQ渠道繼續走弱,但仔細瞭解後,卻有不同的洞察。

如對於微信而言,小程序的日活已經達到4億,超過公衆號,接下來的重心爲加強小程序和微信支付的聯動,幫助消費品牌做用戶關係,以及視頻號的持續投入。

但QQ則不是,QQ在做更大膽的嘗試,探索更多屬於年輕人的細分社交場景,如筆者自己一度不甚理解的線上自習室,一羣人開個房間,開着攝像頭靜音自習,還有人圍觀,但這就是一個真實存在需求的場景,還有一起玩遊戲、一起參加知識競賽,一起刷劇等等。

做年輕羣體的運營工作,一定不可忽略,我們早已未使用的QQ。

面對學校B端而言,學校實在需要太多的服務,此前是系統層面,而如今則是軟實力的服務,比如學生安全意識、學生就業等等。

關於就業這個話題,由於正是筆者這幾年從事的領域,多談幾句啊,如果大學生的就業問題,更準確的說,應該是大學生不就業問題。雖然21年的應屆畢業生預計增長到了909萬人,但崗位數量依然是多於求職者的。

如今的學生就業難點,更是企業着急、學校老師着急,而學生不着急,也就是所謂的“慢就業”。

慢就業,並不是學生變佛系,雖有一定的原因是家庭物資條件變好了,但更核心的反映出,00後大學生如今有極強的自我價值實現的需求,但對於自己能做什麼、各個行業裏不同崗位到底是做什麼的,卻極爲陌生,因此呈現出觀望的態度。

這點或許從大一入學就需開始改變,如果有企業能夠提供匹配的解決策略,高校方也樂意買單。

3月覆盤就到這裏,期待從業者留言探討。

孫凌,認證生涯規劃師、校園市場運營專家,辭掉公務員後連續創業,長期專注於年輕羣體行爲研究,分享個人思考、成長故事、職場乾貨及理財經驗,共同精進。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