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好说话,好好吃饭。

说一句话之前要问自己三个问题:第一,我说这句话是真的假的,有没有事实依据?如果是真的,接着问第二个问题:我说这句话会起到什么效果、有没有用?如果你相信会有正面的效果,再问第三个问题:我说这句话是不是出自善意,还是只是为了显示我自己独特的见解?三个问题都问完,觉得自己要说的话既是真的,又是善意,还会有用,这时候再说出来。

幽评:所谓的三思而后行无外乎上面这些道理,套用到上面可以看成三想而后说。

一直以来,我们以听话的方式被教育,却又以说话的方式被考核,这很尴尬。

幽评:受教方式与考核方式不一样,所以学习要趁早呀,如果学校没有系统的课程教授,只能在一遍遍社会的毒打后,自学成材,或者早点遇到本书,提前规避风险哈。。。

好好说话的能力也从来都不是一项天赋的技能。天性善良的人,容易木讷;天性聪明的人,容易尖锐;天性大大咧咧的人,容易伤人不自知;天性细腻柔和的人,容易絮叨惹人烦……

幽评:从这里可以看出每个人学习说话的方式应该是不尽相同的,因为每个人的性格不同,所需要修补的方向也不同,天性善良的就灵敏点;天性聪明的就少点攻击性;天性大大咧咧的就含蓄收敛点;天性细腻柔和的就干脆点。

按照前面提到的权力关系的不同,分别是沟通、说服、谈判、演讲、辩论。理解它们相互之间的此消彼长和渗透转变,使其随缘应化地共同发生作用,我们就能在任何场景下好好说话。
单学沟通,会变得像兔子一样柔弱;单学说服,会变得像狐狸一样腹黑;单学谈判,会变得像鳄鱼一样冷酷;单学演讲,会变得像孔雀一样显摆;单学辩论,会变得像刺猬一样难缠。
这样说起来,是从沟通到辩论、从辩论到演讲、从演讲到说服,再从说服回到谈判,仍然是一个环环相扣、息息相关的全息整体。

幽评:本书正是围绕这五位一体的形式进行撰写的,前三者在生活场景中比较常见,而后两者则相对专业化。所以我们在说话的时候应该按场景对症下药,这样才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时我们也不能单一的掌握一种场景,而是应该灵活运用,渗透转化,从而达到更好的效果!!!

其次,我们日常在与人沟通时,经常强调一个概念叫“同理心”。面对坏消息时,当我们怀着善良的、悲天悯人的情怀,正所谓“人同此心、心同此理”,自然而然就会生出一种“我应该多做一点事来帮助你”的心态,慈悲行为就是这么来的。但其中有一点微妙的差别需要注意,那就是:我们应该表达的是“愿意帮助的善意”而非“过失在我的愧疚”

幽评:凡事过犹不及,其实说的也是这个道理,我们保持适度的同理心即可。

人们都喜欢说“别怕失败”,但往往不懂,真正令人害怕的不是失败这个结果,而是“我怎么努力也没有用”这个结论。因为这是对一个人更全面、更彻底的否定。所以,鼓励那些不求上进的人的第一步应该是消除他们对后果的恐惧,只有这样,他们才可能走出安全区。

幽评:最怕年华是无效信,无用功的存在往往让人无奈,所以在劝说的时候我们可以从过程导向出发,而不是结果导向出发,好比一句话说的,在乎的不是目的地,而是沿途的风景和看风景时候的心情。

所谓“定锚效应”,就是人们在衡量和判断时,总是倾向于给予最初获得的信息更多的重视,这些最初的信息就像船锚定住船的位置一样,会全程制约评估的进行。

幽评:有点像首因效应,所以第一印象是相当重要的,但当我们已经觉察到这只不过是一种效应在作怪的时候,可不可以人为的刻意调整调整这个重要级别呢?

真实的演讲,不是感动现场观众就够了,它往往还具有极强的功能性。时刻要记住你是谁、以什么身份、要向谁传达什么样的信息、达到什么目的。相应地,准备演讲时,也要注意“身份拟定”,也就是别把演讲当作炫技,要从特定身份、功能和目的的角度出发,想明白自己要讲些什么、要照顾到哪些微妙的关系

幽评:如果将功能性理解为理性的话,那么真实的演讲就应该是理性与感性并存的,只有感性缺乏理性,给人以故作煽情之感,不真实,只有理性缺乏感性,又会机械化,同样游离于真实之外!!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