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真是李白

  謫仙李白本就是神仙,又何須我來誇讚?

  只是臨近畢業,太過無聊,刷了幾遍《武林外傳》,一句“黃金白璧買歌笑,一醉累月輕王侯。”便留在了潛意識裏。

  一開始我並不知道這是誰的詩,幾十年後重看也不知道是誰的。也沒咂摸過其中的滋味。直到今天腳傷好的差不多了,便坐來抄書練字。

  一開始抄《道德經》後來又抄了《心經》,但因爲看不懂覺得無趣,於是突然覺得何不抄李白的詩?

  從最熟悉的《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到有些俏皮的《南陵別兒童入京》,零零總總抄了幾十首。好久沒寫這麼多字了,手麻了,但卻越來越起勁。

  只能說李白不愧是李白,用正楷抄都愧對他這份豪情和不羈,寫着寫着便狂草起來。樂觀,自信,有時也有淡淡的傷感。更多時候是狂放不羈。幾句“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人生在世不稱意,明朝散發弄扁舟。”“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甚至只是單純寫景的“朝辭白帝彩雲間,千里江陵一日還。”都透露這盛唐那份豪邁大氣。

  抄着抄着,我便突然想到這句“黃金白璧買歌笑,一醉累月輕王侯。”心想還能有誰說出這種豪放的話來,還懷疑是某財神,但後來想不對,這大概不會是現代人能寫出來的詩。一查,嘿,果真是李白!

  這種豪情是能令人落淚的。

  不像雋秀華麗的《滕王閣序》也不像清雅恬淡的《歸去來兮》。他們都是寫嬌俏的靈山秀水,彷彿一座精緻的盆景。而李白的詩情,字裏行間都是整個盛唐。

  “繡口一吐便是半個盛唐”所謂事實成爲概念就變得冰冷無情。當我看到《憶舊遊寄譙郡元參軍》的百度百科後面附贈着閱讀理解答案這種東西時就覺得有些可笑。就像老外不懂中國詩詞一樣,如果是以考試爲目的去讀李白的話,那也不會懂李白,當然,這只是我一家之言,我只是覺得李白的詩,意會足矣。

  同樣的,這時候再去想那些身着緇衣的西方文學家哲學家,用高傲的神態訴說一隅的憂傷,突然覺得他們都可笑可憐起來。可笑可以理解,可憐就可憐在他們可能一輩子不會也不願瞭解真正的恢宏和恣意,不知大唐,不知李白,在我看來這是人生很大的缺憾。

  我不知世上還有沒有第二個李白,如果只有這一個,便是我們所有漢語使用者的一大幸事。在他的詩中,“長安”是天堂,是被貶是時時遙望的都城和故鄉。“及時行樂”是人生的原則,所謂“舉杯邀明月”“但願長醉不復醒”“秉燭夜遊,良有以也。”。

  我在想是何等的胸襟能讓他對自己、對大唐這樣自信。一開始我打趣似的認爲“他一定很有錢”,但後來一想古今中外有錢的人多了,但又有幾個有李白的胸襟呢?後來我才隱約洞察到,李白是盛唐的寫照,大氣開放自信幸福是李唐治下的共同感受。我想哪怕再過一千年,都難以迎來這樣的盛世和這樣的李白了。

  老外現在倒是很有李白對盛唐的自信。當初年紀輕輕涉世未深的我,真的對燈塔國,對紐約城等等有各種美好的憧憬。他們有嘻哈音樂,有爵士搖滾,但卻沒有李白,更沒有李白的精神。他們對政府的批判,對所謂民主自由人權的追求,在我看來和某種洗腦之後的小孩過家家一樣。一句“黃金白璧買歌笑,一醉累月輕王侯。”便能看出這兩者之間的差距。

  最近我總是關注這些實事之類,終於感覺到其中的愚蠢了。並且越來越意識到文化自信的重要性。我覺得,單單能理解李白的自信,中國人便能醒來一大半了。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