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喜樂128 回鄉簽字體驗


文/邊走邊旺

去年在簡書裏看到雲姐的四合院,戶型方正窗明潔淨,還有一個小院子,心裏一直羨慕着,也想擁有屬於自己的一個小房子。

上週回到村裏,看着村裏好幾戶鄰居都在重建新房子,藍天白雲下,紅磚堆砌的二四牆格外醒目。更加堅定了擁有屬於自己的一套房子,前院種花,後院種菜,享受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鄉村田園生活。

趁熱打鐵,清明節放假三天,帶上戶口本、身份證原件與複印件,一個人匆忙坐上了回鄉的順風車。

疫情讓所有人停下腳步,這個假期讓許多人興奮,踏青、爬山、返鄉,讓平日綠油油的路網,變得五顏六色,大家寧願在路上瘋跑,釋放壓抑太久的焦慮情緒,也不願意宅在家裏看手機刷劇。

有了想法,趕緊行動。回到村裏,帶上從鄉政府便民中心領取的材料和購買的紅色印泥,開始鄉村田園夢想行走,挨家挨戶走訪鄰居,說明原因,請鄰居們幫忙簽字。

沒有計劃的行動註定一波三折。

人生有太多的第一次,不經歷永遠不會明白,不親身體驗,永遠不懂人性的另一面。

在走訪中發現,更多的是善良,是認同,是支持,當然也有猶豫,也有不平衡,還有冷漠嫉妒。其實這些都很正常,有的是事不關己高高掛起,有的是隔岸觀火唯恐不亂,有的是你求我啊,但更多的是你好我好大家好,以後大家可以一起耍,年輕人跑得快,有什麼事情也可以快速處理。

根據小組長提示,會議肯定行不通,那就從新建房的鄰居那裏開始。參觀好新建房後,簽字活動啓動,一家、兩家開始,第三家、第四家也就容易實現,在夜色中走了大半個村莊,簽字完成率三分之二。

剩餘四五家沒來得及去簽字外,還有部分在外面打工者。想着滿足百分之八十,也就沒着急。

第二天一早,在鳥鳴聲中醒來,腳步是徹底放慢了。嫂子一早扛着鋤頭去挖埋放天然氣管道的土坑,父親母親在家,我一個人慢悠悠上街。走之前,母親一再強調,家裏什麼都有,不要買。

嘴裏答應着好好好,抄近路泥巴路上到水泥路。

半路上被一摩托車師傅撿起,載着去街上轉了一個圈,老街已失去往日繁華,除了茶館人滿爲患外,其它區域冷冷清清。把長辮子剪短賣錢,去菜市場買了一隻鴨子一塊肉回家,飯後繼續在村子裏走走。

第一天簽字非常順利,第二天簽字開始磕磕碰碰,有的非常爽快簽了,有的假裝沒聽見走過,最誇張的一個是自導自演:“聽他們說的,不是要開會討論嗎?這會還沒開,怎麼就簽字?”

好事多磨,最爲感動的是:

H鄰居:都是鄰居,大家在一起,有什麼事情方便處理。

D鄰居:這個沒什麼,我們能做的沒問題。

Y鄰居:喝得醉醺醺,要給我簽字,簽完後還一個勁說,他會寫,他都寫對了。

一個簽名,看到了衆生像,當然故事還沒完,纔剛剛拉開序幕,不着急慢慢來。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