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學派和衡水學派,誰能笑到最後?這是一種充滿諷刺的比較 衡水學派的存在,給了很多人希望 北京學派,是很多人可望不可及的夢想 學派沒有好壞,只關於選擇

在知乎上看到一個問題,如何評價北京學派和衡水學派?北京學派指的是素質教育,衡水學派就是刷題做題的“小鎮做題家”。

憑藉我們樸素的觀念,素質教育下成長起來的學生,在很多方面都比做題刷題的學生更優秀。北京學派可能更多才多藝,心胸更開拓,眼界更寬廣,更能享受生活的美好。

但把這兩個學派放在一起比較,本身就是個諷刺。如果能有一雙合腳的跑鞋,誰願意赤着腳奔跑呢?

衡水學派的存在,給了很多人希望

衡水中學曾經有個班長李松,接受記者採訪時說了一句話,“多考一分,幹掉千人”。這句標語般的口號,讓衡水中學成爲很多人眼中的高考機器。這個說着豪言壯志的班長,沒有考上他理想的清華大學,但他去了外交學院,成了一名優秀的外交官。

李松是衡水中學的優秀學生代表,他出身在一個普通的農村家庭裏,他用學習給自己拼出來一條不同的路。

一個李松遠不能證明衡水中學的成功。是金子到哪裏都會發光,衡水中學一共培養出幾個李松呢?

有人說,衡水中學是掐尖模式,一個省的名額就那麼多,衡水中學這種做法打破了教育的公平。這句話說得很有大局觀。名額就那麼多,大學錄取也是看名次,所以李松纔會說,多考一分,幹掉千人。

總名額是固定的,但對每個學生來說,他排在哪個位置,他的未來是完全不同的。排名對旁人來說只是名字,對學生來卻是人生。衡水學派的存在,給了很多人逆天改命的機會。

北京學派,是很多人可望不可及的夢想

素質教育好嗎?當然好。學點琴棋書畫陶冶情操,釋放天性把個人能力發展到最大,這是很多人夢寐以求的成長。素質教育很好,但它有個致命的缺點——費錢。

學校的基礎教育,還沒有強大到可以素質教育的地步,素質教育更多要靠家庭。上找課外班,找私教,找場地,找比賽,這都是費錢又費媽的事兒。

我的北京同學羣裏,每天討論學而思、鋼琴、花樣滑冰,KET取消了該何去何從?我老家的小縣城裏,連個像樣的培訓機構都沒有,學校的音體美課程,也經常被各種主課佔用,素質教育從何談起?

我現在還記得大學迎新晚會上,看到同學表演節目時的心情。我又羨慕又嫉妒,他們會唱歌會跳舞會樂器,又那麼陽光開朗,我只能在角落裏默默鼓掌。

我沒有資格埋怨我的父母,能供我上大學,他們已經盡了全力,我又憑什麼不知足地想要更多?

有個網友說,有的人生下來就喫得上牛肉,有的人生下來就爲三餐發愁。喫慣了牛肉的人,可以隨意換口味,可用豆渣充飢的人,連選擇的權利都沒有

學派沒有好壞,只關於選擇

素質教育很好,但很多人要不起。他們只能選擇把孩子送進應試教育的課堂裏,讀書做題,把改變未來的機會押在高考身上。

考上大學,他們依然會很喫力。沒有顯赫的背景疏通資源,沒有雄厚的財力讓他們沒有後顧之憂,在理想和金錢之間搖擺,比穿跑鞋的孩子跑得慢。即使身處同一個校園,即使獲得同樣的文憑,他們承擔的卻是不一樣的負重。

但這些困難,都不能成爲不努力的理由。讀書,是對窮人來說最公平也最容易的路。奮力一搏,就算登不上山頂,至少也有了一張登山的門票,至少不會跌落谷底,可以站在更高的地方努力。

拿北京學派貶低衡水學派,就像“何不食肉糜”的昏君,對着一羣餓肚子的人說,爲啥不喝肉粥呢?這世界上從來沒有真正的感同身受,你不知道別人的生活,所以也無從評價他人的選擇。

如果可以,誰都不想赤着腳奔跑。學派無所謂好壞,只關乎於選擇。有的選擇是主動的,有的選擇是被迫的,但不管怎樣,既然坐在船上,就要繼續前行,哪怕是逆水行舟,也要努力到達彼岸。

用《了不起的蓋茨比》裏的一句話作爲這篇感想的結尾吧,與所有人共勉。

Whenever you feel like criticizing any one, just remember that all the people in this world haven't had the advantages that you've had.

每當你覺得想要批評什麼人的時候,你切要記着,這個世界上的人並非都具備你稟有的條件。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