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宣城----李白最喜歡的地方

有些人會看膩,有些景會看淡,但李白不會,敬亭山也不會。“相看兩不厭,只有敬亭山。”敬亭山給我留下李白身影的寂寂和無邊遐想的遙遙。然而,敬亭山在哪裏呢?2016年,中國詩詞大會就出過同款題目。我當時有幸在場,但我當時並不知道答案。後來問孫東輝老師,才知道在安徽。多美的一個地方,那麼令人神往,我一定要去體會一回詩仙的感覺。2021年清明節,我終於來到敬亭山所在的安徽宣城,爲了一睹敬亭山的風采。和往常一樣,這次還是我和LD兩人的二人遊。


4月3日,我們11點來到敬亭山腳下。停車場還有位置,看來遊人不多。現場買票是50元,我們通過大衆點評買便宜5元,而且當天有效,不用提前一天購買。景區門口有座小亭子,就叫“敬亭”。敬亭旁櫻花繁茂豔麗,把小小的敬亭妝點得嫵媚多姿。


進入景區,樹木陰陰,芳草碧碧,不知名的小鳥穿梭林間,一時鳴聲上下,風枝搖動,到處都生機勃勃,讓人一下子喜歡上這裏。


景區內有幾處雕像,都和李白有關。一個是李白在宣城(那時候也叫宣州)期間,與族叔李雲、從弟李昭同遊的場景;另一個是李白聽蜀僧濬彈琴的情形;再有是他喝酒懷念玉真公主的形象。如果你知道相關的詩句,可能會有更深的體會。比如“蜀僧抱綠綺,西下峨眉峯。爲我一揮手,如聽萬壑松”,僧人在彈琴,李白在傾聽,旁還雕着松樹。仲濬雖然是蜀僧,但卻是在宣州做和尚,李白在聽到仲濬的琴聲後寫下了“聽蜀僧濬彈琴”。一揮手就是萬壑松在響動,這氣派只有李白能形容得出來。關於李白和玉真公主也有很多八卦。傳說王維很喜歡玉真公主,並通過玉真公主推薦考中了進士。但玉真公主真正喜歡的是李白,對李白那可以說是一片癡情。但李白開始並未接受玉真公主,直到公主去世後才真正體會了她的真情,可惜後悔晚矣。於是李白常到敬亭山獨坐,懷念逝去的玉真公主,留下千古名句“相看兩不厭,只有敬亭山”。這個傳說還有一個“證據”,那就是王維和李白是同時代的大詩人,但他們之間從來沒有相互的唱和,因爲他們是情敵。傳說很有戲劇性,真實情況無人知曉,權可以當做故事聽聽。


這天陰天,溫度適中,是爬山的好天氣。景區內遊人不算多,遊覽起來覺得清爽舒適。沿山路上行,有幾段比較陡峭,爬起來稍累,但還能接受。不時可以看到大片的茶園。清明時節正是茶樹長得好的時候,有一些已經可以採摘了。茶樹一排排的依山而植,綠油油的長勢良好,非常養眼。除了自然景觀,中途還可以去石濤紀念館參觀。石濤是清朝的著名畫家,擅長山水畫,曾長期漫遊敬亭山和黃山,留下很多山水名作。


敬亭山上還有大片的竹林,讓人欣喜的是竹林裏剛剛冒頭的竹筍,正是一場春雨過後,竹筍像人蔘娃娃一樣從地下冒出頭來,東張西望的探尋着這個未知的世界。


終於快到山頂了,路旁有個視野開闊的觀景平臺,這裏可以遙望山上的“太白獨坐樓”。頗感意外的是觀景臺旁還立着一塊宣傳牌,說明這裏是“中國詩詞大會”的外景拍攝點。我們也在這裏拍照留念。


再往上不遠就到“太白獨坐樓”了。樓旁有塊巖壁,上書“江南詩山”四個大字。除了李白,很多著名詩人都到過敬亭山並留下詩詞文章,比如白居易、杜牧、劉禹錫、歐陽修、蘇軾等。所以,並不算高的敬亭山號稱“江南詩山”。而比李白更早到敬亭山的正是他的偶像—謝眺。謝眺有一首詩寫敬亭山。

遊敬亭山

謝朓【南北朝】

茲山亙百里,合沓與雲齊。

隱淪既已託,靈異居然棲。

上幹蔽白日,下屬帶回溪。

交藤荒且蔓,樛枝聳復低。

獨鶴方朝唳,飢鼯此夜啼。

渫雲已漫漫,夕雨亦悽悽。

我行雖紆組,兼得尋幽蹊。

緣源殊未極,歸徑窅如迷。

要欲追奇趣,即此陵丹梯。

皇恩竟已矣,茲理庶無睽。

這首詩可見謝眺的山水詩功力和敬亭山的奇麗風光。李白讀了謝眺的詩後,不僅對謝眺崇拜得五體投地,而且也喜歡上了敬亭山,曾七次到訪敬亭山。現在,我們更加熟悉的是李白的“獨坐敬亭山”。

獨坐敬亭山

李白【唐】

衆鳥高飛盡,孤雲獨去閒。

相看兩不厭,只有敬亭山。

這首詩因入選小學課本,知名度非常高。敬亭山的名氣也大多得益於這首詩。太白獨坐樓當然是現代的建築,但建得古色古香、巍峨高大。步入太白樓,迎面可見太白的一座坐姿木製雕像,命名爲“獨坐”。太白獨坐樓共有5層,可以逐層登臨遊覽。裏面有一些展覽,介紹李白的生平、詩歌和與宣城的關係等。其中一首詩讀來很有感覺,

宣城見杜鵑花

李白【唐】

蜀國曾聞子規鳥,宣城還見杜鵑花。

一叫一回腸一斷,三春三月憶三巴。


子規就是杜鵑,杜鵑既是鳥名也是花名,李白把鳥和花巧妙地用一個名字連接起來,即景抒情,抒發濃濃的思鄉之情。敬亭山上的確有很多杜鵑花,奼紫嫣紅,與這首詩非常契合。看花賞景中帶一點人文氣息,總還是多了幾分情趣和意境。


到了太白獨坐樓,敬亭山主要的部分就看完了。我們又向更高的一座山峯繼續攀爬,結果到了那裏,並沒有景點。只有宣城電視塔和一個觀景平臺。這裏可以遠眺宣城城區。可惜這天陰雨,視野受到雲霧遮蔽,看得不清楚。

原路返回,想在太白獨坐樓附近放飛無人機。開始總不成功,後來發現是連手機的線插反了。終於接對了,飛了一圈,小雨也來了,效果並不好。最後就放棄了。

下山時,腿有點酸,選擇一直走大路,沒有走石階。結果直接走出了景區,還得從外面繞回景區大門口,又多走了些路。

回到大門口,開車去不遠的另一個景點—廣教寺雙塔。這裏不太有名,我們也是看網上別人介紹纔來的。廣教寺雙塔是個小衆景點,雖然免費,但是遊人很少。這裏是廣教寺的遺址,整個寺廟的建築基本上都蕩然無存,只留下兩座寶塔。一進門就可以看到這兩座塔,給人的第一感覺是這塔不高啊。看介紹,兩座塔高17米多,的確比我看過的雲南崇聖寺三塔(69米)矮了不少。廣教寺雙塔建於北宋時期,比崇聖寺三塔也稍晚。雙塔的內壁和外壁都一些雕刻,包括佛像和蘇軾的“觀自在菩薩如意輪陀羅尼經”。


除了雙塔,景區內還有一些地基、竈臺等遺址,年代從北宋一直到清朝,有點類似於西安大明宮遺址。當然,規模要小得多。“翠華想像空山裏,玉殿虛無野寺中”,廣教寺的盛景也只能憑託想象了。


逛完敬亭山和廣教寺雙塔,時間不早了,我們也餓了,回城裏找地喫飯。利用大衆點評,我們找到“臭鱖魚人家”喫臭鱖魚。這家餐館店面不大,上菜較慢,但臭鱖魚做的真好。肉質鮮嫩,味道香濃,是我喫過最好的臭鱖魚。我們還點了毛豆腐和乾鍋鮮筍,也都好喫。

第一天走路3萬步,有點累,遂決定第二天休閒一點。第二天起來很晚,出門也晚。目的地是謝眺樓。

來謝眺樓當然跟李白的“宣州謝眺樓餞別校書叔雲”有關。這首詩太有名了,以至於很多人知道宣城就是通過這首詩。在敬亭山的時候就看過了李白和李雲的雕像,他們是叔侄關係(不是親的),李白曾在謝眺樓爲其叔李雲餞行,並寫了了“宣州謝眺樓餞別校書叔雲”的名作。謝眺樓就在宣城市區,是個免費景點。我們開車到南門,也沒有像樣的停車場,就停在了南門附近的一個過道里。一下車,看到一座雕像,以爲是謝眺的,走近卻發現是梅文鼎的。原來前面是梅文鼎紀念館。這個紀念館是愛國主義教育基地,不知爲什麼關着門。繞過梅文鼎紀念館,不遠就看到了謝眺樓。


謝眺樓始建於南北朝時期的南齊,源於大詩人謝眺在此建造的“高齋”,當時也就是小山坡上的一間小房子。唐朝的時候,高齋被改建成一座樓,取名“北樓”,也叫“北望樓”。此後,經過多次重建和重修。1937年,謝眺樓被日軍飛機炸燬。1997年重建,重建的謝眺樓爲二層十字歇山頂樓閣。


初見謝眺樓,感覺有點小,雖然號稱江南四大名樓(其他三座爲黃鶴樓、岳陽樓、騰王閣),但規模與其他三座相差甚遠。不過,看介紹,謝眺樓歷史上應該就不大,最初就是謝眺建的了間小屋。當代的謝眺樓只有兩層,一層門口掛着“謝眺樓”的牌匾,二層掛了個“江南名樓”。進樓參觀,樓裏有謝眺樓的歷史沿革和謝眺的生平介紹。謝眺生於名門大族,屬於“舊時王謝堂前燕”裏的謝家,高祖是謝安的哥哥,叔高祖是謝尚,這不禁讓人想起“登舟望秋月,空憶謝將軍”。謝眺一生處於統治階層內部鬥爭之中,命運多舛,37歲就死於獄中。謝眺詩風清新俊逸,善寫山水自然之美。謝眺樓內就掛着他著名的“高齋視事”。

高齋視事

謝眺【南北朝】

餘雪映青山,寒霧開白日。

曖曖江村見,離離海樹出。

披衣就清盥,憑軒方秉筆。

列俎歸單味,連駕止容膝。

空爲大國憂,紛詭諒非一。

安得歸蓬徑,鎖吾愁與疾。

登上謝眺樓遠望,視野裏都是現代建築,澄江和敬亭山都看不到了,使我們有點失望。屬於謝眺樓景區的地方很小,在圍欄的石板上,我們發現了一些碑文石刻,分別爲歷代名家的詩詞。當然少不了李白的兩首登樓之作。一首是“宣州謝眺樓餞別校書叔雲”,另一首是“秋登宣城謝眺北樓”。

秋登宣城謝眺北樓

李白【唐】

江城如畫裏,山晚望晴空。

兩水夾明鏡,雙橋落彩虹。

人煙寒橘柚,秋色老梧桐。

誰念北樓上,臨風懷謝公。

其中,“人煙寒橘柚,秋色老梧桐”是名句。就像“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銷愁愁更愁”一樣,許多人可能知道這樣的名句,但不知道它們出自這裏。李白在宣城到處吟詩,卻總離不開謝眺,可見他對小謝的崇拜之情。

不大的謝眺樓一會就逛完了,遊人也不多,再加上也不收費,給人以不太正規的感覺。但轉念一想,對於歷史古蹟、文化名勝,只要得到妥善的保護就好,何必搞得濃妝重彩、大張旗鼓呢?更何況謝眺樓的風光因城市建設已經與古代大爲不同,我們主要欣賞的是曾經的文化和歷史的名人。從這個意義上說,謝眺樓景點也達到了這個要求。

離開謝眺樓,LD問我接下來去哪?我說去“別士橋”吧。知道別士橋也是看別人的遊記,說是李白“送友人”詩的誕生地。可以遍查電子地圖,都找不到這個地名,只找到“別士橋碼頭”,於是我們開車到別士橋碼頭。到了地方看,也沒有什麼碼頭,只有一個公交車站,站名是“別士橋碼頭”。旁邊是澄江,我們於是沿澄江走走。澄江水面不算寬,只有一邊修了堤岸,另一邊是泥灘。我們就在有大堤的一邊,沿着大堤向北走,快走到鐵路橋時,終於發現了“別士橋”。看說明,別士橋原址不在這裏,在老北門大街,古名鎮寧橋。老北門是水運碼頭,文人雅士、官宦商旅送行客人皆到這裏餞行。後因李白的“送友人”又稱爲別士橋。因城市規劃調整及道叉河道改道,別士橋被異地遷移到這裏,進行保護。


現在的別士橋很小,只一個橋洞,橋洞上刻着“別士橋”的小字,被一片現代建築圍在中央。無論是環境、還是功能都已經失去了古代的風貌。我們只能依稀追憶“送友人”時的場景。

送友人

李白【唐】

青山橫北廓,白水繞東城。

此地一爲別,孤蓬萬里徵。

浮雲遊子意,落日故人情。

揮手自茲去,蕭蕭班馬鳴。

來到別士橋,追念李白,雖然時過境遷,物換星移,但詩裏的美景和別情仍然可以稍作體會。青山當然是指敬亭山,白水就是澄江。在敬亭山和澄江的環境中,我與故人惜別,故人乘馬遠去,我在一直揮手。依依不捨之情融入蕭蕭的馬鳴聲中......

作別別士橋,時間還不到11點。我們不想太累,就先回賓館休息。


下午2點多,我們出發去宣城市博物館。宣城的主要景點都游完了,再去看看宣城的歷史和文物。宣城市博物館位於宛陵湖畔,規模不算大,共有5層,其中2-4層開放展覽。這裏展出從商朝到近代的衆多文物,還有文房四寶和紅色記憶等展覽。印象深刻的有“青釉人物鳥獸堆塑罐”,是西晉時期的文物。堆塑罐,又稱穀倉、魂瓶、神亭等,是三國兩晉時期長江下游一帶地區獨具特色的隨葬明器,於安徽只在皖南地區少量出土。罐體上雕有螃蟹,罐頂上是一座樓閣。樓閣旁排列很多人物和鳥獸。其中還有揚子鱷,極具地方特色。文房四寶介紹了筆墨紙硯的歷史和發展,讓我增長了不少知識。比如毛筆是秦將蒙恬發明的,他採用當時叫做中山(即宣城)兔子的毛爲原料,製成“蒙恬筆”,成爲宣筆之祖。


參觀完博物館,來到宛陵湖邊。這是個城市溼地公園,沿湖建有柏油路,很多市民在這裏跑步。繞湖一週是5公里。5公里對於跑步來說不算什麼,走一圈可就很累了。我們發現附近有共享單車,於是決定騎車環湖。

整個宛陵湖公園的確很大,也建設了一些徽派樓閣,一路游來感覺不錯。我們的重點是去看看遠遠就能看到的”宛陵閣“。中間途經一塊小廣場,廣場上立着幾塊石碑,碑上都是詩文。最主要的一塊是刻着毛澤東主席書寫的”宣州謝眺樓餞別校書叔雲“,可見主席也是很喜歡這首詩的。帶的無人機也派上用場,在廣場試飛一下。當試用跟隨模式時,出了點小意外,無人機撞到了樹枝上,差點掉下來,後來我趕快把它升高,繞開樹枝才把它飛回來。LD一直在埋怨我,說你爲什麼不飛高點。是我沒操作好,後面真的得非常小心。再次試飛,把無人機飛到高空,俯視整個宛陵湖,然後再飛到宛陵閣附近拍拍。這次試飛得不錯,於是把它收回,繼續向宛陵閣進發。最後來到宛陵閣跟前,放飛無人機,讓它圍着這個塔轉一圈,全方位地欣賞這座高塔。


看完宛陵閣,繼續沿湖濱路轉回到博物館處,完成了環湖遊。


晚上,我們找了家麪館吃麪。安徽的麪條與別處的不太一樣,麪條是手擀麪,澆頭是炒完直接澆在面上,總體上也挺好喫的。

我們兩天的宣城游到此就結束了。這次利用清明假期來宣城,感覺還是相當不錯。宣城城市環境優美整潔,文化氣息濃厚,謝眺、李白等詩人留下了寶貴的精神財富,值得人們來這裏汲取和欣賞。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