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動支付,華爲藏着怎樣的心思

移動支付行業迎來新玩家。據天眼查顯示,3月28日華爲收購訊聯智付100%股權,成功拿到支付牌照。對此,華爲表示:“華爲希望通過此次收購,給消費者提供更豐富的數字生活服務,爲消費者打造更安全、更便捷的全場景智慧體驗。”


另外也有業內知情人士透露,目前華爲正在招聘與支付業務相關的崗位,包括負責備付金管理、路由、支付清算工作的崗位,以及網絡運維崗和銀行合作崗等崗位。


這些動作都預示着華爲要轉變自己在支付領域的角色,不只做一個底層技術解決方案的提供者、一個金融交易服務的安全通道,還要成爲支付交易服務的提供者。

(配圖來自Canva可畫)

曾經的定位


支付寶、微信等第三方支付方式都是軟件應用,它需要手機等智能終端支持才能實現支付。曾經的華爲清楚地意識到了這一點,所以選擇發揮自己的技術優勢,致力於提供專業的底層安全技術。


2016年小米拿下支付牌照時,大衆紛紛猜測華爲也會申請支付牌照。對此,華爲消費業務雲服務部前總裁蘇傑當時曾表態:“華爲不會申請第三方支付牌照”,“華爲會立足、聚焦技術,爲整個支付行業提供最安全的底層解決方案。”此時,華爲對自己的定位很明確——安全的底層技術解決方案的提供者。


華爲的確做到將智能終端打造成一個便捷的支付工具,從推出Huawei Pay開始,華爲一直在圍繞智能終端提升安全、快捷支付技術。Huawei Pay通過生物識別+芯片+NFC的全棧技術解決方案,實現無需解鎖屏幕,不用打開app的安全支付。之後的手機POS機、Huawei Card都是華爲在安全支付技術上的升級。


現在的華爲手機可以替代交通卡,銀行卡進行支付,也可以成爲一臺便捷的POS機,華爲在硬件技術層面爲便捷支付提供了支持。但也因爲只提供硬件技術支持,華爲不會在支付過程中獲得支付相關的用戶數據和交易數據。


不申請支付牌照是2016年華爲的選擇,基於當時的發展環境和華爲的處境,堅持把技術做到最好,所以有了現在華爲的強大的技術能力和堅實的用戶基礎。但是環境變化後,華爲又做出了新的選擇。


壓力下求變


華爲本是一家信息與通信技術(ICT)解決方案供應商,而非金融科技公司,並且在2016年保持着良好的發展態勢,所以2016年蘇傑纔會提出企業的“邊界意識”,說明華爲擅長的是技術,所以不參和金融,不申請支付牌照。


但是到了2020年整個發展環境、市場環境在變化,華爲的處境也在變化。


首先,2020年美國發布對華爲的禁令,切斷了華爲的芯片供應鏈,這讓華爲的手機業務受到重創,多款手機在商城上都處於缺貨狀態。2020年第四季度華爲全球智能手機出貨量僅爲3230萬臺,同比下降42.4%,這也導致了華爲全年銷售收入增速的下滑。芯片問題一時很難解決,這讓華爲需要尋求新的營收增長點。


其次,網絡技術的發展促進了產業的數字化轉型,疫情又成爲了線上線下的融合的加速器。華爲爲此推出了“1+8+N”全場景戰略,構建萬物互聯的“全連接時代”。在這一戰略中,華爲的智慧引擎要通過獲取用戶數據來感知、預測用戶的需求,而支付數據就是用戶的關鍵數據之一。


另外,如今線上支付廣泛覆蓋全國,新興金融科技的發展,線上支付將會成爲“兵家必爭之地”,華爲一直在參與數字人民幣的開發,線上支付必定會有華爲的身影。拿下支付牌照有利於華爲在將來數字人民幣投入使用後獲得主動權。


面臨着這些發展壓力,華爲需要謀求一些新的發展,申請支付牌照就是其中之一。


構建線上生態圈


華爲此次收購的訊聯智付擁有互聯網支付、移動電話支付兩種支付牌照類型。根據《非銀行支付機構網絡支付業務管理辦法》,華爲擁有互聯網支付業務許可,可以在客戶主動提出申請時爲其開立支付賬戶。


另外,根據2017年人民銀行發佈296號文《條碼支付業務規範(試行)》,目前華爲只擁有互聯網支付許可證,只能向客戶提供基於條碼技術的付款服務,不能提供收單服務。


華爲已經通過與拉卡拉、通聯等收單機構取得合作進行線下收單業務,所以華爲獲取支付牌照更大的意義應該在於構建自己的線上生態圈。


一方面,數據是互聯網公司的命脈,支付數據更是數據中的關鍵。此前沒有第三方支付牌照,華爲難以像支付寶和微信那樣獲得用戶的交易數據。雖然可以與其他公司合作獲取數據,但也沒有自己擁有數據來源方便,也很可能再發生2017年和騰訊就數據問題產生摩擦的情況。


另一方面,華爲想要以手機作爲切入點做成“1+8+N”全場景戰略,在這一戰略佈局下,華爲購入支付牌照就爲華爲將來構建數字生活服務和金融科技服務創造了更多的想象力。


未來挑戰


華爲這一“新玩家”入局,必定會爲支付領域賦能。作爲國內科技界的翹楚,具有頂尖的底層技術解決方案,在未來萬物互聯互通的5G時代,華爲很有可能會帶來更具想象力的安全支付解決方案。


另一方面,對華爲自身發展來說,入局支付領域還有很多硬骨頭要啃。


目前的華爲面臨着巨大的發展壓力,禁令和缺芯問題帶來的不僅是手機業務下滑、營收減少,還有巨大的系統開發投入。購入支付牌照是華爲戰略佈局中的一環,但如果華爲不能攻克芯片問題,長期下來華爲將面臨巨大的壓力。


支付寶和微信兩大巨頭也是華爲面臨的巨大挑戰。到2021年,微信和支付寶的用戶數量都超過了10億,這兩個軟件幾乎安裝在每一箇中國用戶的手機裏,並且兩者都形成了成熟的商家體系,也已經成功塑造了用戶的支付消費習慣。

華爲固然有堅實的手機用戶基礎,但是想要在第三方支付站穩腳跟,華爲需要長期的投入,建立起商家體系,塑造用戶新的支付習慣。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