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喫苦當進補

文/賊驟驟


相信很多人都讀到過這個小故事:

一個農夫養了一頭老牛和一隻驢子,它們每天不停地勞作,很忙碌也很辛苦。

一天,不堪重負的驢子對老實巴交的老牛說:今天我們裝病吧,休息一下好嗎?老牛回答說:不行啊,我們需要把耕種任務做完,因爲耕種的時節太短了,錯過了可就麻煩了。

驢子不管那麼多,決定裝病。

不明就裏的農夫回來看到驢子病怏怏的樣子,心生憐憫,於是給驢子找來厚實的乾草讓它躺在上面,弄來新鮮的穀物給它增加營養,想讓驢子快點康復。享受着特殊待遇的驢子心裏美滋滋的。

等到老牛耕種回來,驢子趕忙詢問老牛田地裏的情況如何。老牛抖落着身上厚重的塵土說:雖然沒有以前耕種的多,但是也耕種了相當長一段距離。驢子心虛地問到:主人有沒有說我什麼?老牛說:沒聽到提起你。

第一天嚐到了甜頭,驢子決定第二天繼續裝病,以逃避繁重的耕種任務。當老牛從田地裏回來時,驢子又趕忙問老牛:今天怎麼樣?老牛回答說:我認爲還不錯。要是有你在就好了,這樣我們就能並肩作戰了。驢子又問到:主人說我什麼沒有?老牛說:沒有聽他提起過你什麼,但是他跟一個屠夫不知在商量什麼,屠夫腰裏彆着的那把尖刀可真夠嚇人的。

驢子瞬間嚇尿了。

沒有哪個老闆是心慈面善的活菩薩,可以無限度地容忍手底下的員工對待工作偷奸耍滑、敷衍了事。公司僱用員工的目的是爲了讓其立足於本職工作,快速成長,儘可能多地爲公司創造實際價值。如果他的工作能力有欠缺,公司肯定會通過各種培訓措施,讓他達到崗位要求。但如果是他的工作態度有問題,公司在考察他一段時間後,必定不會對他網開一面。

一份工作很多人都能勝任,大家都有幹好這份工作的基本能力。然而,能否將這份工作做得更好,甚至做得盡善盡美,就要看這個人是否具有踏實肯幹、苦於鑽研的工作態度了。

如果一個人能夠在工作的過程中自覺樹立起積極主動的工作心態,把喫苦當進補,能夠竭盡所能地比別人多付出一分努力,就意味着這個人相比他人多積累一分資本,就比別人多一些成功的機會。

曾有人在採訪時詢問亞洲首富李嘉誠的成功祕訣,李嘉誠講了下面這則故事:

在一次演講會上,有人問日本推銷之神原一平成功的祕訣是什麼,原一平當場脫掉鞋襪,將提問者請上講臺,說,請你摸摸我的腳板。提問者摸過之後,驚訝地說,您腳底的老繭好厚呀!原一平說,因爲我走的路比別人多,跑得比別人勤,所以獲得的機會也比別人多些,這就是我成功的祕訣。

講完故事後李嘉誠笑着說:我沒有資格讓你來摸我的腳板,但可以告訴你,我腳底的老繭也很厚。

在事業上獲得巨大成就的人,無不是對待自己的工作數十年如一日始終富有熱情,積極進取的人。

這些人大致可分爲兩類:一類是出於功利之心,把功成名就、豐厚的物質回報作爲堅持不懈的動力,所以能夠持續付出,忍人所不能忍,成人所不能成。

而另一類人則是出於熱愛,出於夢想,將日常勞作當成是自己生活的一部分,並不以經年累月的廢寢忘食爲苦,反而甘之如飴,把每日的工作當成是如同喫飯、睡覺一樣自然而然。對於他們來說,工作不是負擔,而是樂趣。

其實,最初的目的不管是出於豐厚回報也好,興趣愛好也罷,喫苦耐勞的精神都是不可或缺的。不光是那些有大事業、大成就的成功者所獨有的異於常人的優點,也是每一個渴望有所建樹的職場人應該一貫秉持的從業理念。

如果我們每個人都能將工作當成習慣,對辛苦和麻煩自然能夠坦然面對,內心會覺得奮鬥也是一種幸福,堅持不懈就不再是對我們毅力的考驗,而是爲實現職業追求所做好的鋪墊。於是,我們就能在心平氣和中蓄積力量,尋找機會,成功則只是時間的早晚而已。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