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聯故事083-鄭板橋續聯:一擔重泥(仲尼)攔子路;兩岸伕子(夫子)笑顏回

從前,有個舉子赴京考試。他起個大早趕路,過一條獨木橋時,與一位挑土的農民走個碰頭,誰也過不去,必須有個人讓路纔行。兩個人都有不讓路的理由。舉子說:“我是讀書人,自古道:'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 。’應該我先走 。”農民說:“我是挑擔子的,自古道 :'挑擔不讓空手人。’應該我先走。”爭執不下時 ,農民說:“你既然是讀書人 ,我就出個對子,你能對上,我讓;對不上,你讓 。”舉子滿口答應了。農民便出了一聯:

一擔重泥(仲尼)攔子路

對聯表面上說一擔泥攔了舉子的去路,巧在諧音上,嵌了仲尼(孔子)和子路(孔子學生)兩人名字。舉子對不上,只好退讓,眼看着農民大搖大擺地過橋而去。舉子越想越氣,非要對出不可,便找個客店住下。誰料想竟一病不起,臨死時囑咐客店老闆,把他葬在橋旁,立兩塊石碑,一塊刻這上聯,另一塊空着。老闆都照辦了。不知過了多少年,那石碑一直空着,無人能對上。這天,來了一位文人,看了碑上的上聯點點頭,在河邊踱起方步來。這時,河岸有幾名纖伕剛剛拉過一條船,笑嘻嘻往回走,準備拉下一條船。他立刻來了靈感,當即請人找來筆墨,颳去石碑上的青苔,一揮而就,寫出下聯:

兩岸伕子(夫子)笑顏回

雖說寫的是纖伕們,聯中也諧音、雙關嵌進孔子(人稱孔夫子)和他的另一個學生顏回的名字。這文人,是大名鼎鼎的鄭板橋。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