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抄:偶然相遇


懂懂朋友圈笔记:

clubhouse的走红,我觉得侧面反映了大家对那种充斥网络霸凌、过度扁平化的社交网络(如推特和微博)的厌倦。所以 clubhouse几乎是反其道而行之 --功能上取消了绝大多数互动功能,结构上采取邀请注册和入组后邀请发言,旁听者在收听语音之外只能选择请求发言或安静退出,没有弹幕没有点赞没有留言没有互动......通过将网络交际roll back到一个近乎原始的网络聊天室时代,

clubhouse的返祖特点一下子抓到了网络社交的痛点。

clubhouse的这种自绝于时代的封闭性和小圈子性,完全是反商业化的,但它真真切切满足了一些愿意认真听人说话的这一部分日益萎缩的群体的需求这年头,不能去评论区当喷子不能看视频图像意淫、不能转,只能即时的待著那里、只闻其声不见其人、错过就再也听不到的交流,这样就足够屏蔽掉那些靠着网络匿名性满世界出征的键客--这样的

clubhouse妙处绝对不在人多,妙处甚至不在于广泛传播,而在于真正的言语交流,不禁让人想到了世纪末维也纳、巴黎那个咖啡沙龙的美好时代.....


这个世界上,绝大多数个人的升阶和跃迁,本质上是多种因素综合博弈之下砍出一条血路的结果,这条路上满是刀光剑影、泥水和伤疤。所谓成功,本质上也是在各种因素综合博弈的刀剑之上搞平衡,平衡好了就是突破,平衡好了就是超级战斗力,平衡好了就有公平才配谈公平。

商务场合沟通一定要改掉用习惯语气词这个毛病,在表述中加那些词比如这个那个,嗯,啊,呀等等。会显得非常不好不职业,让人不信服,为整体讲话内容大扣分。这个需要刻意的练习的,改掉这些毛病好哪怕你在胡说八道,大家都可能觉得你准备很好,讲得不错还是那句话,讲得内容,和形式及表述方法比起来,哪个更重要,并不是你想得那样。

但凡想超越别人,快速翻身的,都是要冒风险的,很容易翻船升迁特别快的官员如此,抓风口要高利润的做生意人是如此,高杠杆买房也是如此。欲速则不达,但是也往往会产生幸存者偏差。

懂懂:但凡想超越别人,快速翻身的,都是要冒风险的,很容易翻船。

从经济角度来说,婚姻是个经济互助组,生孩子则是个风险投资,或者是给自己上一份养老保险。直言不讳地说,未来大多数人都不可能进养老院,只能居家靠孩子养老--逻辑很简单越是底层人,越雇不起别人孩子给自己养老,只能依靠自己孩子。

你的童年即使家庭经济一般但父母视你如珠如宝,成员关系和睦,自由自在成长,那也等于锦衣玉食了。”/狐蝠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