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人施於己者,必先施於人

文/賊驟驟


聞名於世的成功學大師拿破崙希爾,有一年想要聘請一位祕書,於是在幾家報紙上刊登了招聘廣告。因爲待遇優厚,結果應聘的信件多得超出了他的預想。

但那些信件的內容大都如出一轍,基本上都是:我今年多少歲,畢業於某某學校,之前有什麼樣的工作經歷,我很渴望得到這份工作,並承諾如果能榮幸被選中,一定會兢兢業業地完成指派的任務。

拿破崙希爾在看過一些信件之後感到很失望,覺得這些求職信既缺乏誠意又缺乏創意。就在他準備要放棄這次招聘計劃時,一封信件讓他眼前一亮,覺得自己終於找到合適的人選。

她的求職信是這樣寫的:

敬啓者:您所刊登的廣告一定會引來成百上千封求職信,而我猜想您的工作一定十分繁忙,應該沒有足夠時間來認真閱讀。因此您只需輕輕撥一下這個電話,我很樂意幫助您整理信件,以節省您寶貴的時間。您絲毫不必懷疑我的工作能力與質量,因爲我已經有十五年的祕書工作經驗。

拿破崙希爾讀到這封信後內心感覺十分溫暖,從信中讀到的不是索取,而是分擔。後來,拿破崙希爾將這段經歷寫了下來,並在文章的結尾部分寫下了自己的感想:懂得理解對方,能真正站在他人的立場上看待問題,考慮問題,並能切實幫助他人解決問題,這個世界就是你的。

這顯然是一個成功的求職案例。如果我們仔細思考就會發現,求職者恰恰是運用了欲人施於己者,必先施於人的原理,來博取閱信人的好感。信的內容不是一上來就闡述自己會做什麼,精通什麼,有多麼希望得到這份工作機會,而是設身處地地爲對方着想,願意爲對方分擔什麼樣的麻煩和壓力,就算用了攻心計,也是高明的。

西方一位著名的社會心理學家,在對日常生活中人們的語言和行爲進行深入觀察研究之後指出,人際交往在本質上是一個等價交換的過程,人們所進行的一切行爲都是一種情緒上的互惠。

舉個很簡單的例子,當一個人對另一個人惡語相向的時候,他就會獲得因惡言而帶來的負面的反饋,要麼被罵,要麼被揍;而當他以友善的語言或者行爲來對待別人時,所獲得的反饋也必然是善意的。

這種互惠的過程,本質上是一種類似於條件反射式的互動。在發現了這一規律之後,心理學家極力倡導人們做一個友善的人、溫暖的人,多行善舉。不管是你的家人、朋友還是同事,當你主動向他們發出善意的信號時,所得到的反饋也必然是真誠的、暖心的。

對於人際關係而言,不懂得主動付出的人是無法得到回報的。當一個人真正理解透徹付出與收穫的辯證關係之後,他纔會深刻地體會到付出是取得收穫的前提,他纔會切身體會到自己的付出和收穫是成正比的:付出的越多,收穫也就越多。

古人云:欲人施於己者,必先施於人。不管是在職場還是現實生活中,如果你希望自己能夠營造良好的人際關係網,能夠多結交一些志同道合,有實力講義氣的朋友或者合作伙伴,你首先要做到的就是讓對方覺得你夠朋友。當別人遇到困難抑或身處困境的時候,不管是舉手之勞還是雪中送炭,你都應當盡一份自己的綿薄之力,以期能夠幫助對方解決問題度過難關。

只有他們發自內心地覺得你好相處,夠朋友,講義氣,纔會認可你,把你當朋友,纔會在你遇到困難或者身處困境的時候向你伸出援助之手。

遇到要好的同事由於某件工作沒有做好而遭到上司的批評,私底下找個沒人的地方適當安慰幾句總不爲過,他定然會記得你的恩情。

看到某個同事因爲流感而感冒、咳嗽,痛苦難捱,有藥的遞藥,有紙巾的奉紙巾,如果這些恰好都沒有,幫同事倒杯開水,順便噓寒問暖一下總是可以的吧。

中午外出買飯的時候,順便問一下身邊還在忙碌的同事:需要給你帶一份嗎?同事會覺得你人很體貼。

自己手頭的工作做完了,在公司制度允許的情況下,可以適當幫助同事分擔一些任務量,看着你面對電腦忙碌的身影,他(她)會對你報以感激的目光。

對於維繫良好的人際關係而言,主動付出的意識是不可或缺的,更要體現在日常的行爲習慣中。一次舉手投足間的微小善行,對他人來說可能就是一次溫暖和感動,一次雪中送炭的助益。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