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翰清(道哥):我對計算的理解

吳老師(對道哥的尊稱)這兩年在寫書,他在自己的文章裏也介紹過,想把這幾年的經驗、積累和思考內容總結成一本書。

吳老師說,研究歷史,是爲了看清楚規律,對未來有個預判。而隨着對計算機革命歷史的研究進展,逐漸在一個大歷史觀裏透視了雲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的歷史地位和發展方向。對計算有了一個全新的認知,應該和絕大多數人並不相同。這也更加堅定了吳老師把這本書寫出來的決心。

在4月25日,吳老師會在ArchSummit架構師峯會上分享關於計算的話題,感興趣的可以關注。


以下內容轉載自”道哥的黑板報“公衆號。

阿里雲由王堅博士創立於 2009 年,迄今已經有十二個年頭。在 2008 年王堅博士以首席架構師的身份加入阿里後,成立了集團研究院,第一批聚攏的團隊就把我所在的安全團隊調了過去,之後以集團研究院的班底成立了阿里雲。在成立阿里雲的第一天,王堅博士就在談計算的概念。

在阿里雲工作了這麼多年之後,我終於在去年才漸漸理解王堅博士在談的計算到底是什麼,十年已經過去了。而隨着 2017 年開始,我從網絡安全轉戰城市大腦後,通過實踐加深了對數據、計算的思考,在 2019 年開始由城市大腦逐步沉澱到 AI 平臺的建設上。

我對計算的理解和大多數人不一樣,在過去的幾個視頻裏,我在不同場合不斷闡述對計算的理解,有興趣的朋友可以翻閱。我認爲淘寶是一種計算,百度是一種計算,AI 也只是一種計算。計算要解決的核心問題是模擬和預測的問題,計算機科學是通過機器來解決模擬和預測的問題。

我思考了很久,發現世界上存在一些真正難的問題沒有被解決:爲什麼農業育種需要十年?爲什麼製成一種新藥需要十年?爲什麼開發一款芯片需要數十億美元,數年的時間?我們的氣象預測還能更精準一些嗎?

前些時我面試一個通過語義分析來做漏洞挖掘的博士生,他做的系統能夠自動分析代碼找到漏洞,我問他爲什麼沒有把 GitHub 上所有的開源程序都分析一遍,然後我們馬上都意識這中間依然存在着大量尚未解決的問題。

這些顯而易見但又很難的問題,往往都被忽視了。

所有的這些問題,在大衆看起來都可以用神奇的計算機解決,但是我們知道,這並沒有那麼容易。這類問題有一種共性:即時間不可壓縮。在當前計算機科學的發展水平下,依然無法通過加大資源投入的方式縮短解決問題的時間。我們無法把育種的時間從十年縮短到一兩年,製藥也是如此。

根本的原因在於計算機沒有很好的解決模擬和預測的問題。有數據的原因,有算法的原因,有算力的原因,也有可能是圖靈機模型本身的原因。但歸根結底,是一個系統性問題。

解決了這個系統性問題後,可以模擬,就可以創造。因此我的終極追求,是構建一個新的計算世界。因爲模擬現有世界,完成其數字化的成本可能高到無法承受,既然如此,爲何不直接創造一個新的數字世界?也許那纔是未來。

但這不是烏托邦式的逃避現實,對現有世界的模擬依然有其重要意義。只是再怎麼模擬,也無法實現真正意義上的數字孿生,因爲數字化的成本超出了這個世界的承受能力。必須做一定程度的抽象,不能基於因果律和牛頓的機械宇宙觀來做,因此精確的數字孿生是不存在的,一切都是概率和規律。但在模擬解決現實世界預測問題的同時,則可以沉澱出我們真正需要的計算系統。

我會投入我的餘生來構建這樣的計算系統和計算世界,而且我知道,這輩子我都幹不完。

活動推薦:


4月25-26日將在上海舉辦ArchSummit架構師峯會,屆時吳翰清(道哥)會分享主題演講,介紹他在計算方面的理解。此外,網易副總裁,杭州研究院執行院長汪源 博士、順豐科技速運業務CTO 葉紹志 博士也將分享雲原生、系統架構方面的技術實踐。感興趣的可以點擊閱讀原文查看官網日程。購票可以直接聯繫票務經理 小倩:18514549229(同微信)

本文分享自微信公衆號 - Hollis(hollischuang)。
如有侵權,請聯繫 [email protected] 刪除。
本文參與“OSC源創計劃”,歡迎正在閱讀的你也加入,一起分享。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