砍柴書院&簡書寫作|聽砍柴老師傳“道”,這加餐太營養

今晚是李砍柴老師寫作營第一期的第一次課,也是老師送的加餐課。老師分享了關於寫作的“道”的問題,他說,只有搞清了“道”的問題,才能接受接下來新媒體寫作的教學,才能接受“術”的東西。

1.何爲“道”,走何“道”?

此處所說的道,即寫作思維,寫作方向。此“道”有兩個方向,一是“我手寫我心”的自嗨,一是擡眼看世界,研究的平臺喜好,研究讀者的口味。

老師說,他太瞭解簡書的朋友,如看幾年前的自己。這裏的友友喜歡自嗨,這裏的友友接受不了自媒體的很多風氣。所以,他說,如果不能解決這個“道”的問題,大家就會在接下來的寫作課中保持懷疑和警惕,就很難接受課程,接受課程裏“術”的層面的東西。

正如老師所說,和許多簡書的夥伴一樣,我也一方面想在新媒體的浪潮中寫出一些成績,一方面也從心底牴觸新媒體的很多風氣。甚至就在前兩天,纔剛發了一篇文章,表示要沉靜內心,戒浮戒躁,只寫自己能接納的文字。

但老師的分享,讓我再次改變了思維,改變了看法。研究平臺、迎合讀者,並不必然的就是失去自我,而是要在自我和平臺、和讀者之間找到一個平衡,找到一個完美的契合。

砍柴老師分享了他自己的心路歷程,甚至自嘲的說,自己是如何從一個純文學的愛好者,“誤入歧途”淪落成一個文字商人。

老師很坦誠的分享了自己在做的兩個賬號,李砍柴和柴叔看電影。兩個賬號的養成過程,老師一直在找格調和傳播性之間的平衡點,雖然現在兩個賬號爲了討巧,爲了迎合平臺,現在的標準與老師想要的標準還相差甚遠,但賬號的標準和格調也一直在提高。這不是一個一蹴而就的過程,它需要一點點的積累和提高。

如果我們把自己拘泥於一個框框,這也不行,那也不行,結果只能是固步自封,裹足不前。正如發展中的問題交給發展去解決,寫作中的問題也應該在一點點兒探索摸索中解決。

更何況,頭條、百家號等平臺也都在發生變化,都在爲了提升平臺的商業價值而追求內容和格調的提升。平臺已經從粗放型的經營,開始轉向精細化的運營模式,也就是說平臺的拉新階段已經結束,平臺現在要做的是留存和促活,不斷的去篩除掉糟粕的內容,然後打造知識博主、知識IP,創作優質內容。這個時候,如果再一味地追求流量,反而是跟平臺的節奏背道而馳的。

而這,也是我們要研究平臺的原因。

2.站在行業高度,打造知識IP,做垂直內容

老師說,現在很多寫作者最大的問題,就在於沒有從行業、從更高的層次去看待內容、看待市場、看待平臺的發展方向。於是在寫作時,很容易陷入焦慮和迷茫。

但如果能夠跳出來看,能夠站在行業的角度來看,就會很清晰。平臺如今在做知識IP,我們的內容、方向、和調性就要往知識IP這個方向走。

回顧自己一直以來的寫作,就是太隨心所欲,東一榔頭西一斧,他人看來怕是隻有凌亂,何談關注和黏性呢。

但做知識IP談何容易,它需要在一定行業摸爬滾打多年,真正練就專業的知識水平。小白如我,能做何知識?做何專業呢?

老師好像看穿了我的心思一樣,隨後講到,千萬不要把內容賽道或者說內容市場,想得太狹小,就好像覺得寫字就等同於文學創作一樣。各行各業都會有這種意見,都會有自己的意見領袖,都會有知識IP。

總結和挑選自己的興趣和特長,持續地垂直寫下去,就能打造屬於自己的知識IP。

3.深入淺出,用故事講道理

在紙媒時代,閱讀的人羣都是有一定文化水平、文學修養,受過高等、至少中等教育的人。但現在不一樣了,所有的人只要識字就會有閱讀的需求。

從精英閱讀到大衆閱讀,讀者整體的閱讀水平就會降低,這就要求我們用通俗易懂的語言,用故事性的內容,去講有深度的東西。

以頭條爲代表的自媒體,在經歷過淺入淺出的流量時代、深入深處的青雲體時代,最終進入到現在的深入淺出時代,既有專業的深度積累,又能夠用大衆化的、符合大衆傳播的口語化的模式,通過典型的案例表達出來。

而老師正是在研究平臺的基礎上,抓住了這個轉變的紅利期,取得了現在的成績。

老師最後說,頭條作爲整個這個自媒體平臺的一個標杆,正在不斷的改變,正在提倡叫好又叫座的文章,我們一定要堅信優質的內容一定能出來。但它不是一簇而成的,它需要一個成長週期,需要一個過程。

春種秋收,不要今天剛種下,就開始抱怨爲什麼還不開花結果。要像老農民種地一樣,喫苦在前,精心培育,最終一定能等到收穫的那一天!

而我們現在要做的,就是要堅信做優質內容一定會有前途,然後在老師的指導和帶領下,覆盤、思考、訓練,調整思維模式,提高寫作能力,擁抱新媒體的時代。

一句話,幹就完了!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