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未央》



距離安妮寶貝的原著《八月未央》首版已經有20年了,20歲出頭的時候,沉溺於安妮寶貝的小說,最喜歡的是《彼岸花》。

《八月未央》是一個短篇,故事雖短,安妮寶貝的印記卻特別明顯。她早期的作品多偏向於灰暗、疼痛、墮落、消失、破碎,壓抑中帶着濃烈的自我否定和堅強的自我救贖。

她說:“生命是一場幻覺。”

我覺得:“愛情是一場幻覺,沉溺其中的人享受幸福,過早醒來的人承受痛苦。”



未央是一個心裏有傷口的女子,來源是童年創傷,無法修復的回憶。母親的瘋癲使得幼年的未央生活在極度恐懼和不安中,當她以自己的方式終結了母親的生命,她的傷口已經無法癒合。

她是一個有缺陷的女子,害怕受到傷害,同時渴望獲取溫暖和撫慰。

喬和朝顏的出現,填補了她的強烈需求,她像海綿一樣吸取,三個人的關係轟然崩塌。

電影里美化了朝顏的渣男屬性,兩個女子相繼離去後,他獨自撫養着和未央的孩子。

這個男人用“在劫難逃”來裝飾他的移情別戀,用“無能爲力”來結束他和喬的十年感情,他終究是太愛自己。

也許未央的出現是他渴望的那個自己,骨子裏渴望的自由,藉由未央的身體去釋放,自私懦弱的男人。


我反而更喜歡書裏的結局,朝顏在日本和一個上海女孩同居,他決定留在那裏,這更符合他的個性。

只是電影的呈現可能考慮的方方面面要更復雜一些,畢竟在大環境下,總是要一些溫暖向陽的結局。

電影裏的朝顏是可悲的,將用一生去負擔他之前對喬的背離,對未央的傷害。


三位演員的演技都不錯,尤其是譚松韻的旗袍裝很驚豔,只是20年前的故事確實很難在大熒幕上展現。總覺得這部影片想表達的深度還欠缺一些,有些畫面略有不適和突兀。

未央的童年創傷並沒有得到修復,傷口始終未能癒合,她生下的女兒並沒有成爲她的救贖,消失是她的在劫難逃。

喬離去的方式太過決絕,她把這種狠絕用在了自己身上,她放棄了自己的生命,因爲一個對她“無能爲力”的男人。

我覺得應該被討伐的是朝顏,可是他用愛的名義覆蓋在自私之上,他毀了兩個女人。


總體是對這部電影失望的,剖析的內在不夠深度,想要表達愛情和生命的意義,卻未能讓主角有一個光明的結局。

經歷過至暗時刻,應該迎來陽光的垂青,可是未央和喬的生命永遠終止,不再延伸和呼吸。

電影的矛盾點在於,想要表達無力窒息感,卻又未能徹底純粹的表達絕望。像似有一線希望,最後卻獨留朝顏一個,獨自撫養被取名爲“小喬”的女孩。

看完電影后重讀了《八月未央》這部短篇,感受已與當年不盡相同。20多歲的時候,特別容易投入一個故事一段感情,情緒會隨着主角的命運起伏變化。現在身心成熟以後,已經有能力讓自己抽離開這種悲傷的無力感。

我們都是自己人生的編劇,無論晴空萬里或狂風暴雨,情緒的浪潮終究有停歇的那一刻,暴風雨過後總會天晴的。

-END-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