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小捨得》有感:如果你一定要雞娃,那記住三條底線

來源 l 逆劉而上(ID:yuanyuankaoshi)

今天我剛剛結束木蘭會的演講,就想來跟你們分享一個觀點。

在路上刷手機的時候刷到一個片段,是蔣欣演了一個新的電視劇。

蔣欣這個演員真的是太奇特了,之前我對她印象最深刻的角色是一個被母親勒索的女兒,被重男輕女的女,是一個苦大仇深的角色,在她的新劇當中,她成爲了苦大仇深的媽媽

她有個兒子,胖胖的。在那劇裏面,全家人一起喫飯,喫着喫着,她突然說我們家孩子背圓周率破2000了,然後就趕着兒子在人前背圓周率。

她兒子像一個被驅使的木偶一樣離開了座位,站到飯桌旁邊就開始背。

可是2000位圓周率得背一個小時,別人怎麼喫飯?

所以背了一會兒,大家就說好了好了,可以了,開始喫飯吧。

蔣欣在劇裏面演了一個雞娃的媽,那種雞娃簡直讓人透不過氣。

孩子起來背圓周率的時候,聲音小了一點,蔣欣說,大點聲音!

那聲呵斥,聽得我內心發毛

不知道你們是不是在雞娃的家庭當中長大?反正我不是。

我媽倒是想要雞娃,小時候我哥學習不好也會捱打,但是她從來都沒有雞成功過。

我前兩天接受採訪的時候說到我媽,說她給了我充分的自由,她從來沒有強迫我去做過什麼。

所以我在她那,永遠都擁有安全感,永遠不會覺得自己不優秀就會如何。

這種安全感是我面對世界的底氣,好感謝她。

要是出生在像蔣欣這樣的家庭,我估計會得抑鬱症吧。

不過這樣的媽媽並不會覺得自己做錯了,她們也知道雞娃孩子會不快樂。

但是就像她在劇裏說的這樣一句話:長遠地爲孩子考慮,還是得讓他學習好。

顯然她並不認同“快樂童年法”。

爲人父母之後,會覺得童年只有快樂是不行的,因爲未來的人生要生存,有挑戰,有磨難

人生並不是一個順其自然的過程,它是一個努力掙扎才能活下去的過程。

如果你的孩子沒有任何本領,他只是很開心,那麼你也沒有辦法放心

所以如果你一定要雞娃,到底應該怎麼雞?

01 給孩子打樣板

我在網上看到一個範例。

一個95後女生講自己從小被“雞”到大的故事。

四歲到十三歲都在學古箏,上過的輔導班不計其數

小學期間還學過一年的芭蕾、一年的跆拳道、一年的工筆水墨和一年的素描,涉獵廣泛。

初中給喜歡的雜誌投稿,發表了一些文章和小說,也因爲這些發表的文章,進到了北京四中實驗班

高中學校的社團很多,她跟同學一起走過五個省份,揹着攝影包拍了部塵肺病題材的紀錄片,靠着這部片子募捐到了五萬塊錢,支援片中的農民工友們做了洗肺手術。

還在某個寒假去了美國交換,回國後出了一本散文集

高考畢業後她考上了北京電影學院導演系,目前的職業是編劇、作者。

如果從小雞娃,能夠雞出這樣的孩子,是不是很讓人心動?

有愛好,能餬口,見過世面,接觸着最優秀的一批同齡人

太好了簡直!

但是雞娃真的很貴。

不是光靠語言激勵,不是光靠給孩子壓力,是用錢實打實堆出來的。

故事裏的女生,上輔導班,去各個省份拍片子,出國交換,哪個不要錢?

她讀的北京四中,有去南極考察的遊學項目,近10萬元,50個名額,早上課間操老師們公佈消息,沒到放學名額就滿了。而當時是2012年。

除了錢之外,還有精力和人情打點。

那個女生的媽媽,爲了女兒幼升小的簡歷好看點,又是送禮又是送錢,才讓機構的古箏老師幫女兒爭取了一個在劇院演出的機會。

幼升小,媽媽印了五十多份簡歷,一所一所小學地跑,被拒絕了無數次。

還有監督孩子練古箏,陪女兒做題,帶女兒去上培訓課,跟家長們保持密切聯繫以獲得重要的教育情報……

這些不是普通媽媽能堅持得了的。

所以如果你只是雞娃,娃會瘋。

最好的雞娃教育其實是,家長在自己的人生路上足夠努力,給孩子打樣板。

懶惰的父母,雞不出勤奮的孩子。

因爲他不知道勤奮的人到底長什麼樣子。

02 裏子比面子更重要

第二個雞娃原則:不要爲了面子,忘了裏子。

爲什麼我們要雞娃?

不是爲了讓孩子比別人更好,而是我們希望孩子有在社會上存活下來的本領。

希望他人品周正,人格健康,還具備一定的能力。

我覺得這纔是我們雞娃的最終目的。

很多家長在雞娃的時候會陷入一種比比比的狀態。

自己已經爲孩子做了很多了。

一轉頭看別人的家長:比你更有錢,更有權,更有知識,爲孩子做得更多。

覺得自己的孩子已經很優秀了。

然後發現別人家的小孩:

有被家長帶着去東非大裂谷體驗式學習的;有被中科院的院士帶着搞專利發明的;

有高中就在“模擬聯合國”社團裏,用英語討論非洲饑荒、美國槍支管理、澳大利亞環境保護等問題的。

於是很多家長就變得着急,這時候與其說是你想雞娃,不如說是你怕自己輸

因爲你比不過別人,就只能趕着孩子去比。

雞到最後,家長都瘋魔了。

雞娃是爲了裏子的好,不是爲了面子的好。

不要爲了面子上能比別人好,就把孩子往死裏搞

03 風物長宜放眼量

第三個雞娃原則:風物長宜放眼量。

這句話的意思是:對一切的風光景物都要放開眼界去衡量。

我今天在演講當中提到了一件事情,我說人生好像從來都沒有什麼巔峯時刻,我一直都在爬坡。

爬坡的過程很痛苦,終於爬到了最高峯,頂頂多就那麼一瞬間很快樂,然後又會進入下坡路,就更痛苦了。

反正就是痛苦加上痛苦

人這一輩子,很多時候都是這樣的,不要總是看眼下的一時一刻

當你在低谷的時候,你得想着,我正在爬坡,我會迎來巔峯時刻;

當你在下坡的時候,你也得知道,我得忍受下坡的過程,重新找到爬坡的方向。

養娃也是一個長久戰

我們剛剛說到的那個女生的故事裏面,有一個細節,就是她寫小說。

她初二的時候,非要輟學去寫小說,她當時最大的願望就是能像韓寒一樣休學寫作,有充足的時間趕緊把她在寫的小說更新完。

正在雞娃的她媽媽,當然不可能同意。

媽媽就哄她說:讀完高中和大學,會有更好的文化積澱,那時候再寫小說會更好。

但同時也給了她很多的零用錢,讓她足夠的錢去買書,買CD,買喜歡的雜誌期刊。然後在雜誌上逐一投稿

最後這個女生真的當了編劇和作家。

我每次在接受家長諮詢的時候,發現大家都很爲眼下的問題着急:

媛媛,我的孩子早戀了怎麼辦?我的孩子成績下滑了怎麼辦?我的孩子最近心思不寧怎麼辦?我的孩子最近不愛學習怎麼辦?

因爲眼下這一刻,所以把焦慮無窮地放大,否定了孩子的全部,等於就扼殺了他成長的可能。

養娃得看長線,孩子就像一口井,挖一挖遇到障礙,可能就要停一停繞個路。

它不是一路通順,直線上升。

還是那句話吧,風物長宜放眼量。

看得遠一點,不要只關注當下。

我到底要不要雞娃?當然要雞。

但是不只是雞他學習,而是雞他成爲一個勇敢的人,成爲一個有韌性的人,成爲一個真正熱愛生活且快樂的人。

能做到有底線地雞,娃越來越好,沒底線地雞,娃越來越菜。

我們雞娃,是希望給他的人生繫個安全帶,而不是去搶他的方向盤。

如果你總是逼迫他往哪個方向走,最後他永遠都不會開這輛人生的車了。

本文來源:公衆號 @ 逆劉而上,作者劉媛媛。

每晚十點,更新思維乾貨,成長感悟,還附帶晚安電臺~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