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潛,積聚,成長(二)

首先誠摯感謝師者的智慧助力!

覺得還是有寫一些東西的必要,記錄一下,以免忘卻的救主太快降臨。

力爭每一次備課都是一次成長,每一次反思都是提升。

月考的試卷《藥》讓很多學生產生了太多疑問。正準備找個機會好好聊一下先生還有他的作品,雖然未必能入其堂廡。賽課就這篇吧,隨意又鄭重。

課堂上很多思維碰撞,以前跟着團隊研讀一年多大先生,看了關於他的那麼多書,做了那麼多筆記,以爲統忘卻了,而今際遇了合適的環境,竟鮮活起來。佐藤學說的交響樂課堂是今天課堂嗎?慢慢朝向吧,靜悄悄的革命。

【授課流程】從學生困惑入手。

1.呈現學生疑問。
2.互相解決問題。
3.共同討論未解決問題。
4.備資源拓展延伸。

1.呈現問題。

既然學生有問題,那就讓他們的問題直接形成文字的形式交過來,把他們的問題分類。

2.互相解決問題。

以習題集的形式發給學生,這樣學生之間互相會解決一部分,再把學生彼此都無法解決的問題提煉出來10道題。小組討論,討論也無法解決的問題。教師加入討論,讓學生分組討論,並且鎖定一道題,由小組的中心發言人闡述分享。

3.共同討論問題。

最後,選出一個主問題師引導,學生思考討論。既然把班裏面經過討論也無法解決的問題,在班裏面提出來,在這個地方肯定大家都有盲點,這需要老師運用自己的知識和能力和大家一塊進行探討,在引導學生思考的過程中解決問題。有時候語言無法解決的,可以用視頻的形式,這比單純的講解更能引起學生的興趣,有時候我們不能忽略視覺衝擊力。當然,在這個過程里老師起到引導的作用,當學生分析有所偏頗和錯誤的時候,一定要體現教師的價值和意義。

4.備資源延伸拓展。最後一個環節,把學生心心念唸的小說的結尾發給他們,並且附上兩道思考題,關於結尾設置的問題。

課堂預設外片段 一

其中有一個問題,涉及到魯迅作品的諷刺手法,有些孩子認爲諷刺就是魯迅寫這篇文章的目的。這個認知顯然是錯誤的,諷刺只是一種手段,它是工具,遠不是先生的目的,先生的目的是想把這些衆生皮相下的思想暴露在陽光下,從而引起療救的注意,喚醒國民的心底沉睡的美好。

可,爲什麼學生會認爲先生在這裏用諷刺就是目的呢?估計是用太多“諷刺”開頭的句型來總結小說的主題,以至於一部分學生模糊了概念。其實,想想這豈不也是一種人生現象,我們帶着目的雄赳赳氣昂昂的出發,爲了抵達目的地,用了很多工具,用着用着眼裏就只有工具,忘記了爲何而出發,慎之!

在這個問題的解決上我採取了放入背景知識,讓學生明白先生寫此篇小說的時代背景,進而明白先生寫這篇文章最終指向什麼,在引導的過程中多使用問句引起學生深入的思考。(其實關於諷刺的手法運用以及運用諷刺手法的目的,還可以在課下找到類似的文章及題目,讓學生進一步瞭解手段和目的。)

課堂預設外片段 二

當時有一個學生的問題是:“夏瑜爲什麼是夏四奶奶的兒子,而不應該是女兒呢?不是寫的秋瑾嗎?”這種認知誤會源自於這個註釋:夏瑜以秋瑾爲原型。其實問這個問題的學生應首先思考的是這是這篇文章的體裁:小說,小說裏的人物自然是虛構的,會以現實生活中的人物爲原型,但這個人物一定不只是代表着一個人,而是一類人,是被典型化的人物,是作者爲了達到某種目的而刻意塑造出來的。

小說中塑造的人物大抵有兩類:一類是以生活中的某一個人作爲原型,在此基礎上加工,但創作時並不受真人真事限制;另一類是用生活中大量同類人的特徵糅合而成,他不同於真人真事,而是“雜取種種,合成一個”,正如魯迅在《我怎樣做起小說來》中所說的“人物模特兒也一樣,沒有專用過一個人,往往嘴在浙江,臉在北京,衣服在山西,是一個拼湊起來的角色。”

學生答此疑環節出現小狀況。本來沒覺得這個問題會有疑問,大家的回答也是讓人很意外,當然也能夠看出來學生的用心和思維能力,這兩個學生都非常優秀,其中帥莉說:作者不能明目張膽的去寫,因爲所處的時代黑暗。(害!“明目張膽”4個字聽着很不舒服,先生何曾怕過!)葉旭說是因爲秋瑾寫過的《滿江紅》,這首詩裏面的句子“苦將儂,強派作蛾眉,殊未屑!身不得,男兒列;心卻比,男兒烈!”。先生也一定也是讀過秋瑾的《滿江紅》,但是在這裏不知先生有沒有這個意思。雖然理解的出發的不對,但是葉旭的這種探究的能力還是值得肯定的。竟然能夠在此時想到並背出來這首詞,文學素養挺高!

這個學生的問題理解前提應該是“小說中的人物”,如果把這個大前提納入自己的解題思路,或許就不會有這麼大的差池了。

反思自己

在理解這篇小說的時候,一定要讓學生回到文本中!作者塑造了什麼樣的人,爲什麼要塑造這樣的人,考慮作者寫此文的目的和意義。

而今,靜下來回顧整個課堂時,我發現,大家能夠從文本里面分析出來“麻木、自私、冷酷、愚昧、無知”,但,在進一步引導他們爲什麼會如此時,並未得到結果。當時,我也並未深究(這不像我的風格)爲什麼當時沒有深究呢,現在已經不知道緣由了。可能是因爲把控課堂節奏?或許,覺得泛泛而講又不能達到效果?也或許,對此問題我也不能透徹表述……

此刻,唯希望學生能夠記住自己課堂上結尾朗誦的那一句話,此文也以之作結吧——“爲衆抱薪者,不可使其凍斃於風雪。”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