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對“懶”爸媽,養出省心娃》之16

孩子青春期以前最喜歡玩的方式就是和父母一起,而會玩的父母可以通過玩和遊戲讓陪伴更有質量,讓教育更有效,但是成人生活中有太多理性的目標,從而失去了對遊戲和玩耍的能力。《遊戲力》一書中說,有些父母不能放下強烈的控制慾,因此很難享受到遊戲的樂趣,父母關注玩的結果,而孩子關注玩的過程。孩子因爲好玩而玩,父母總希望玩的有價值。

遊戲化的教養方式有兩大好處,一,培育親密的親子關係,親子游戲讓孩子遠離與生俱來的孤獨感。第二,遊戲可以培養自信,讓孩子遠離無力感。孩子情緒不好,講道理不能讓孩子快速調整情緒,但遊戲可以。

要成爲會玩的父母,玩耍時要注意,一定和孩子要有目光的交流,二要經常有身體接觸擁抱,不論玩的好不好。第三,父母要有同理心,和孩子共同感受一件事的成就感或沮喪感。

未來的世界,會玩的孩子有出息,而爲了培養會玩的孩子,父母也需要成爲會玩的父母,遊戲化教育是父母必須要學習的。

比方教孩子學游泳,文章提到的在游泳中搶玩具,學憋氣,就是一個典型的遊戲化教學案例。

比如叫孩子早上起牀,如果直接催,這樣說話太生硬沒有效果,如果父母說毛茸茸的北極熊要來了,他要舔你的小腳,你的小腿,你的胳膊,同時把手伸進孩子的被窩,摸他相應的部位,孩子會被自然叫醒,也會愉快起牀,不太抗拒大人的催促。這種方法就是遊戲裏面的敘事動力機制。

孩子不想走路,要大人抱,父母可以說,我比賽看誰能第1個走到前面的路牌,這就用了競爭機制。如果父母說你要能獨立走到前面的路牌,我就獎勵你一個冰淇淋,就用到了挑戰機制和獎勵的組件因素。比如貼小紅花的方式也是獎勵體系。

比方孩子不喜歡背英語單詞,就把要背誦的單詞轉換成填空遊戲,孩子喜歡填空喜歡玩,就會在遊戲中學習,也是個好主意。

孩子自願去做,學習也能像遊戲一樣點燃孩子頭腦中的雷管,那麼這個雷管有個心理學名詞叫內驅力。通俗的說法就是要有興趣去做,興趣產生有兩個要素:需求和努力後產生的成就感。

只從需求出發,孩子可能三分鐘熱度,淺嘗輒止,而讓內驅力持續下去,就要讓孩子體會到成就感。

比如孩子彈鋼琴,是因爲剛開始覺得鋼琴的聲音好聽,激發了他探索的慾望,學習後發現自己手指夠長,對自己有了肯定,學習中老師和家人不斷肯定他談的好,又激發了他第3種需求,這樣孩子對彈鋼琴的興趣就建立起來,但是每天練習兩小時並且很枯燥,孩子需求減弱了就不願意談了,這時就需要加入即時的成就感,老師和孩子4手聯彈或者給孩子表演的機會,讓孩子有成就感,他就願意繼續談下去。

如果孩子覺得太難很容易放棄,這時運用外驅力能夠幫助孩子加強內驅力,外驅力是外在給予的獎勵和懲罰,也稱爲胡蘿蔔和大棒,比如獎勵小紅花或懲罰,不能玩遊戲等遊戲的積點,就是一種有效的外驅力。

這裏有三個好處,一是使孩子願意嘗試一個新領域或花費更多的時間來完成任務,第2,強化孩子對自主行爲的感知,讓孩子有成就感。第三活動比較乏味,那麼有價值的激勵,可以聚焦孩子的注意力,弱化時間觀念。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