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目式學習爲何在中國難以推進?

先來說說什麼是項目式學習(PBL):

項目式學習(project-based learning,簡稱PBL)可以理解爲: 以學生爲中心,由教師引導,學生主動探索現實問題,通過解決問題,獲得對知識的更深刻理解和運用,以及動手實踐的技能。"Project-based learning is a dynamic classroom approach in which students actively explore real-world problems and challenges and acquire a deeper knowledge." 簡單說,就是提出問題(老師提出或學生自己提出)並解決問題(通常是小組分工,合作完成)。

這種研究式的學習方法,有點像我們現在的研究生階段教育了。所以在結果上看,西方國家流行的這種教育方式,確實能夠讓受教育者在細分領域裏探索更深入。爲什麼這樣的模式在中國難以推進呢? 

首先,中國是大國,當年12億,現在16億人口,在這樣的國情之下,普及基礎教育無疑是必須的,否則社會治安、居民就業和其他問題就會突顯出來。

其次,中國人口衆多,教育資源必然也是稀缺的。如果說普及教育階段給到學生研究生階段的配置,在目前的配置下肯定是難以實現的。所以我小時候的那個天真的想法,其實是非常現實的,我小學初中時都認爲:學習是爲了通過考試,通過考試就可以學習更多的知識。其實這在教育資源的利用上,確實是有這樣的一個門檻的,也就是想要享有頂尖級導師的一對一或一對幾的指導,必須先通過前期知識儲備測試的門檻。這樣纔有利於把教育資源真正給到有需要且有能力利用好的人羣。

再次,採用PBL的學習方式,其實是培養學生一種解決問題的思維和能力。基本的思維其實從小就要去培養和引導。這也是爲什麼很多大學生畢了業會有眼高手低的問題。真是因爲我們教育資源的稀缺,導致了大家爲了爭奪教育資源,開始進入了以分數爲指向的時代。但這樣的方式雖然在某種程度上普及了高等教育,但是對於教育的根本意義的傳導,或許還有一段路需要探索。


其實,朱永新教授提出的《未來學校》的設想,我個人認爲非常可行,而且我也看到有些城市已經在進行試點。這個模式可以很大程度上節省教育資源,結合互聯網在我過的普及和廣泛應用,未來我們很可能在全世界範圍率先實現最新,最優,最有價值的教育模式。 

我們拭目以待!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