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孤獨:迴歸自我3》(582)

      大家好!今天我們繼續讀的是《孤獨:迴歸自我》書中的第三部分:獨處,亦清歡。希望大家喜歡,謝謝!

世人都說時間是治癒一切的藥劑,卻不知唯有當它搭配“孤獨”食用後方能算得上是真正的良方。

正如美國海軍少將拜爾德,他對孤獨有着超乎常人的渴望。常年累月地,堅持獨自一人在南極的氣象基地夜間值班。

而這一種在旁人看似近乎難以理解的執拗只是來源於他發現唯有在孤獨中才能夠體會到重獲新生的感覺、體會到從未有過的生機。

在旁人包括拜爾德自己的口中,他都是一個私生活很幸福的人,然而在這背後也有着不爲外人所知的巨大壓力。

人們常說,一個人之所以感到歲月靜好,那麼一定是有人在爲他負重前行,而拜爾德就扮演着這樣一個負重前行的角色。

他熱愛探險,卻也要承擔起隨之而來的各種問題:組織探險隊、資金籌集……要面對隨着成就而來的各種無法避免的衆多關注。

面對這一切的一切,他感到茫然不知所措,太多的事情使得他生活混亂、動盪不安。失去了屬於自己的個人時間,騰不出時間來看書聽音樂;騰不出時間來做自己想做的事。

總而言之,他感到被剝奪了原有的、屬於他的清淨時光,這些生活中的壓力,使得他內心焦灼不安。

因爲如此,他寄希望於一個人在夜間值班,對於旁人來說無盡孤獨的時光,於他而言卻是一場內心的療愈之旅。

唯有在夜間的孤獨中他才能擁有屬於自己的時間,才能一個人靜下心來反省自身,得到救贖。

人的痛苦和不安有來自內心深處,亦有來自生活中的。人們的內心總是在成長的過程中千瘡百孔,若是要重獲新生唯有重塑自我去治癒內心。

想要擺脫過去帶來的痛苦就要跳出過去的環境,使之分崩離析構建出新的自我體系,而這當中,最好的方法便是孤獨。

內心的創傷不同於磨傷、擦傷那般,即使我們不去理會,它也會痊癒。當我們的內心秩序紊亂時,它需要我們耗費漫長的時光去獨自消化和整合。有時,相比於喧囂,將自己置身於被現代都市環境所強行剝奪的靜默和孤獨中,更能使我們得到療愈。

精神狀態必須有所改變時,獨處的能力就是一個很重要的資源。一個人的環境經過重大的改變之後,他可能需要對生存的意義與重要性做基本的重新評價。如果過分強調人機關係可以解決各種苦惱,就讓人難以相信,孤獨一樣具有療效。

死別的省心經驗(喪失配偶,孩子,父母,兄弟姐妹)是所有人都會碰到的變故。研究結果證實,喪親之後,的確要經過一段時間,才能節哀順變。人們爲了避免傷心,總會採取各種自衛的措施,而這些可能恰恰阻礙了哀傷的過程。

例如英國的中上階級不喜歡感情外露,例如喪妻的男人,照常工作,會得到讚賞。因爲大家推崇堅強,部分因爲不願讓朋友爲難,許多人不知道對喪親的人說些什麼,如果這個表現得沒事,大家會覺得行爲他不要人家表示同情。對喪親者這種勇氣表示讚賞其實是不對的。這隻會延緩他們哀傷的過程。如果沒有能夠流露哀傷,那麼在接下來的日子裏,肉體和精神就會出現更多的病症,病情持續更久。許多社會形態提供喪親者一段哀傷的時間,不必參加工作和正常活動,例如希臘鄉間,父母要居喪5年,穿黑服,上墳,和死者對話等。居喪的最終目的是爲了通過反覆的儀式,出去這些情感。新的社會呈現,喪失者可以更用心投入一個死者並不參與的世界。逐漸淡化與死亡相連的情感,與新的相關人物建立新的社會關係,並不斷面對死亡的客觀事實。節哀順變是一種困難,痛苦且多半是孤獨的過程,設法讓喪親者狠心,可能沒有幫助,只會延緩這個過程而已。親友的支持和同情雖然有幫助,但是失去一個曾經至親至愛的人之後,要節哀順變,別人的幫助是有限的。喪親者和死者之間的親密關係,沒法和別人分享,居喪的本質是夜晚守靈時,一個人內心孤獨的深處說發生的某件事。居喪也是持續很久之後會最終導致態度改變的一種精神過程。哀傷者對事情的看法會變得有所不同,不再認爲生命必須依靠和死者的親密關係,或者甚至必須由這種關係構成。他可能會,也可能不會再建立新的親密關係,無論怎麼做,他通常終會了解,生命的異議並不完全由人的關係組成,而且沒有親密關係的生命也有趣。

無論老少,態度的改變都要藉助孤獨,也常利用環境的改變,習慣性的態度與行爲會因外在環境而積習已深。例如戒菸,喫完飯,習慣了書桌前坐下,而出去旅遊就比較容易戒菸。在一個不熟悉的地方,一個人不必每天在同一時間做同樣的事,環境中的誘因不是自動消失,就是失去意義。

休假就是避開日復一日的生活常規,我們需要休假的時候,玩玩表示我們需要改變一下。英文retreat退卻也有類似的儀式。有時候退後,休息,消遣是一種調整策略。這個詞也表示隱蔽的場所或時期,類似閉關。英國著名的精神病院就叫retreat,強調寬容,仁慈,最低限度的約束,這也是“休息療法”的基本觀念(米歇爾,silas weir mitchell)。偉大的宗教領袖都瞭解孤獨助長領悟,定期遠離人羣,再回歸,分享遠離時期的啓示。現在日益盛行的超絕靜坐,meditation,藉由冥想,使身心淨化。

自願離開習慣的環境,可以提高自我瞭解,並促使自己接觸類型的最深處,這是在日常生活的紛擾中常無法做到的。我的書,我的座椅,等強調了我的身份,加強了我自認自己是什麼人的感覺,這些會限制自己。離開目前的環境,看看會有什麼事發生,類型形成一個新的體系和之前的整合。

美國海軍少將admial byrd,曾獨守一處南極的氣象觀測基地。他堅持肚子千萬執勤,滿足自己獨處的渴望。“什麼目的不目的,無所謂,除了氣象和極光研究,我沒有任何重要的目的,有的只是一個人獨處的渴望,渴望徹底認識那種經驗,把平和,寂靜,孤獨品嚐個夠”他有極快樂的個人生活,之前14年組織各種探險,成功之後盛名所累,使他陷入似乎沒有生活目標的地步。沒有時間讀書,沒有時間聽自己想聽的音樂。“我想要的並不只是地理上的隱祕,我想要深深地進入某種可以使我得到充實的哲學”“那是一種超越知性的感覺,可以觸及人的絕望的核心,並發現核心在無底的深淵。宇宙是一種秩序,不是一片混沌,人當然想日與夜一樣,是哪個秩序的一部分。”

這些超然的如大海般的天人合一的感覺,隨之而來,卻可能是自殺的誘惑。弗洛伊德認爲這種感覺就是回到母體的感覺是退化,作者認爲這並不是一種消極的逃避,而是積極的情感。但是忘形的一體感,有時候和死亡的渴望是聯繫在一起的。稀有的時刻讓人難以回到凡俗。但分解並無他途,即使再幸福,也只是失去的樂園,任何成人都不能也不該希望再回去。對榮格來說,打到這種狀態是很高的成就,也是超自然的經驗,一個人可能要長期努力瞭解自己並設法找出生存的異議,纔可能獲此經驗。

好了,親愛的朋友們,我們今天分享《孤獨:迴歸自我》的第三部分就到這裏了。謝謝您的閱讀,讀後有什麼想法請留言,謝謝!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