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孤獨:迴歸自我4》(585)

      大家好!今天我們繼續讀的是《孤獨:迴歸自我》書中的第四部分:唯有在孤獨中, 才能與自身的靈魂碰撞出火花。希望大家喜歡,謝謝!

歷史學家愛德華·吉本曾說過:如果一件作品充滿了完美的和諧與一致,就意味着它是一個藝術家的獨立之作。

生活中總有那麼一小部分人,總是能夠脫離人羣一個人自顧自地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中避免和他人產生交集。人們習慣性地在他們身上貼上不合羣的標籤。

而現實中很多藝術家、作家等天才往往便是在這羣人中誕生的。這些人偏愛於獨來獨往,不輕易與人構建多餘的親密關係,孤獨是他們創作的溫牀,是靈感迸發的源泉。

正如書中弗蘭茲·卡夫卡那樣的作家一般。

儘管卡夫卡一生中結交過很多朋友,但他仍然會與他們之間保持着一定的距離,他曾坦言:即使是最親密的朋友,他也無法與他們之間沒有邊界的推心置腹的交流。因爲好朋友之間,也要有界限和距離。

對於卡夫卡這類懂得孤獨的人而言,時常使自己保持孤獨是守護自己內心淨土的另一種方式。

但也正因爲這種性情,卡夫卡的情感道路也註定崎嶇坎坷。

但有愛的靈魂終會相遇,同等能量的人才能相互識別,他曾和一名叫菲利斯·鮑爾的女子相戀長達五年之久。

然而與普通熱戀中的情侶不同的是,他們彼此理解,在這五年之內,他們見面的次數不超過兩隻手,每次見面的時間更是短到一兩個小時。他們的關係幾乎全靠書信來維持。

每當卡夫卡收不到書信或稍有延遲,他就會焦躁不安,可當菲利斯·鮑爾真正出現在他面前時,他又表現出不在乎,而這種心理會在寫作時達到高潮。

卡夫卡曾在書信中告訴菲利斯·鮑爾,他說當一個人在寫作時,無論怎樣孤獨都還不夠孤獨;四周再怎麼安靜,都還不夠安靜;即使是漆黑的夜晚,也還不夠黑暗。

寫作是一個孤獨的過程,也是一個極其個人化、私密化的活動,一個好的作品絕不僅僅只是流露於生活表面的情緒,而是在一次又一次的自我披露的過程中悟出真諦。

所以卡夫卡才寫出了那麼偉大,又直指人心的作品,因爲他在孤獨中,找到了時代的聲音,靈魂的聲音。

人們在面對他人時,是慣會僞裝的,唯有孤獨才能讓那些天才作家、藝術家等卸下防備,一頭扎入浩瀚的內心世界追尋靈感。

類似的孤獨者還有安東尼·特羅洛普。年少時的他因家境平寒交不起學費而被同齡人孤立、歧視。

年幼的他只能自己給自己設計幻想遊戲,將幼小的心靈世界寄託在幻想的空中閣樓內,直至成年後依舊保持着自己習慣,並習慣性地用自己構建的浪漫遐想來彌補生活中的缺失。

這是一個極其孤獨的過程,卻也是心靈的寄託。

倘若沒有這樣的孤獨幻想,安東尼·特羅洛普也未必會有將來的成就。若不是那時對虛構的故事迷戀,自然也不會一部部小說的面世,更無從寫出讓衆多作家都望其項背的著作。

孤獨是生命的禮物,我們要的是正確的處理孤獨,把握好分寸,過分的孤獨是自閉,而不懂安於孤獨也會令人迷失,所以你能收穫多少取決於你如何對待孤獨的態度;孤獨亦是一條道路,它是一個人朝聖的必經之路;孤獨更是一種高度,所能觸達之處必是心之所向。

無數人歸於合羣、甘於平庸之時,總有人會選擇在孤獨中積蓄力量,傾力一搏以達山峯。往往越是成熟的人越是能夠忠於孤獨來成就自己,致使自己空虛的靈魂達到飽和。

孤獨就像黑暗中的火苗,它指引着我們摸索前行,它是我們內在的修煉和重塑,唯有在與靈魂猛烈碰撞後,才能綻放出動人心魄的火花。

好了,親愛的朋友們,我們今天分享《孤獨:迴歸自我》的第四部分就到這裏了。謝謝您的閱讀,讀後有什麼想法請留言,謝謝!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