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心不動,隨機而行

有一個和尚在靈隱寺打坐三年不說話,止語,現在一些企業家也在練“止”,不說話。這個和尚不僅不說話而且不看人、不看事,老是閉着眼睛,恨不得喫飯的時候都是閉着眼睛的。大家可以想象。這個功夫還是很深的,三年坐在那個地方閉着眼睛不說話。

王陽明聽說了這事,他就想看看這個功夫到底如何。他就繞着這個人左三圈、右三圈,然後突然大呵一聲,“你這個人眼睜睜在看什麼,口巴巴在說什麼”。

那個人立即就把眼睛睜開:“我沒有說話,我沒看東西。”三年的功夫一下子就完了,他的心沒有做到不動。

王陽明是中國歷史上最偉大的哲學家之一。並且,他還可以當之無愧地被稱爲偉大的文學家、政治家和軍事家。他的哲學絕非書齋裏的空想,而是實實在在可以學以致用的東西。用到政治上,王陽明成了第一流的政治家,和他較勁的對手不管多強大,最後都敗給了他;用到戰爭上,王陽明則成了對方眼中最可怕的軍事家。

他提出“此心不動,隨機而動”八字箴言時,正值江西的寧王造反,而他作爲當地的最高官員負責平叛。當時,他的一個下屬抱着一腔愛國熱情想與寧王奮不顧身地作戰。王陽明問:“兵法的要義是什麼?”這個下屬答不上來,而王陽明隨即講了他的兵法要義,就是這八字箴言。

這是什麼意思呢?

我們的心經常處於“妄動”狀態,即一個念頭接一個念頭像滾雷一樣不斷地在我們心中炸響。這時,我們的行動就有點像是“盲人騎瞎馬,夜半臨深池”。

寧王就是這樣一個人,所以他後來犯了很多戰略和戰術上的錯誤。然而,作爲對手,如果王陽明的心也處於同樣的“妄動”狀態,他一樣也會犯一些大大小小的錯誤。

然而,王陽明的“心”可以不動。如果他的心不動,就像是一面空明的鏡子,寧王的“妄動”就會清晰地映照在這面鏡子上,而其致命的缺陷就會被王陽明一覽無餘。結果,王陽明可以隨時抓住寧王的漏洞,從而“隨機而動”,不僅可先發制人,也可後發制人。

相反,如果我們的心先動了,並且還對自己的念頭特執着,那麼就會看不到事情的本相,而犯一些低級的錯誤。

在“此心不動,隨機而動”的理念指引下,王陽明成了敵人眼中最可怕的軍事家,他一生打仗無數,未嘗有敗績。他去世前一年,兩廣再次叛亂,其他人均無法平叛,朝廷不得已再請王陽明出山。孰料,叛匪一聽說鼎鼎大名的王陽明要來,就立即投降了。

“此心不動,隨機而行”大家如何理解?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