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竹院賞青瓷

2021年4月17日  星期六    晴

紫竹禪關迥,虛亭老樹前。檻低花影靜,林密鳥聲傳。

鍾梵閒清書,池塘遍野泉。夕陽樓影下,歸騎破春煙。

這是清代王熙寫的《紫竹院》,紫竹院公園是北京市屬十大公園之一,園內呈三湖兩島一堤的基本格局。長河穿園而過,風景秀美,紫竹院公園是許多人閒暇時常去的樂園之一。我家就在紫竹院旁邊,幾分鐘就能走到公園,因此,這裏是我閒暇時常常散步的地方。

古時紫竹院這裏原是一片低窪的溼地,元代郭守敬在高梁河上游開挖長河時,形成蓄水湖,成爲北京重要的水源之一。明代萬曆五年,在湖北岸興建紫竹院廟宇,爲萬壽寺的下院,叫福廕紫竹院,位於公園西北側。距今已有400餘年的歷史。

這廟前古樹濃蔭,碧波粼郝,主殿風景秀麗,古往今來具有一定的政治、經濟地位,過去曾被老百姓稱爲“官廟”。特別是廟前的兩棵銀杏樹,是明萬曆三年種下的,它們歷經400多年的風雨輪迴,枝繁葉茂,那一片片銀杏樹葉在風中舞蹈,彷彿在演繹着自己幾百年來的歷程。

這兩棵樹曾親眼見過明清兩代的帝王將相、王公子弟、達官顯貴,它們歷經繁華盛世和戰火紛飛的歲月,如今長滿新葉的大樹在陽光下熠熠放光,對於可以活千年的銀杏樹,這兩棵樹還正值青年,正生機勃勃、昂然向上。站在這大樹下我的心也變得沉靜,慢慢放下凡塵瑣事,沉浸在歷史的長河中細細品味繁華過後的蒼涼。這個院子裏的每一個角落都有一個悠長的故事。

廟前還有盛開的牡丹,牡丹花寓意是大富大貴,因此很多人都喜歡它,把它稱作“花中之王”。“人間四月芳菲盡”,在這百花開始凋零的日子裏,牡丹才邁着雍容的步履緩緩入場。一朵朵巨大的花兒雍容華貴、儀態萬方,那渾然一體的獨特氣質,既不遮掩也不造作,真有股與生俱來就帶着的帝王之氣,難怪劉禹錫寫道:唯有牡丹真國色,花開時節動京城。

這紫竹禪院原來是牡丹花的世界,真幸運,這個春天的花兒都被我仔細品了一遍。這紫竹禪院原來是牡丹花的世界,真幸運,從滿大街的迎春花、玉蘭、桃花、元大都遺址公園的海棠、玉淵潭公園的櫻花到紫竹院裏的牡丹等,京城這個春天的花兒都被我仔細品了一遍。

說到紫竹院,現在復建的紫竹禪院報恩樓也值得一說。報恩樓是行宮中的後罩樓,整體建築爲磚木結構,分上下兩層,各九開間,規制雖不是很高,但青瓦覆頂、雕樑畫棟,彰顯皇家氣派。一層正中懸掛匾額,“報恩樓”三字爲乾隆御筆,寓意爲報答佛祖的恩惠和先帝的福廕。這是乾隆皇帝和慈禧等曾經休憩的地方。

中國古代建築無論有多高、多雄偉,在沒有釘子的情況下它們非常結實牢固,主要是因爲運用了榫卯。榫卯是古代建築、傢俱的常見結構模式,它有點像小孩子的積木,有凹凸的部分,將這些部分連接起來,就十分穩固,榫卯結構粘合得天衣無縫,造型美觀,真的堪比藝術品,這充分體現了中國古代的智慧以及令人敬佩的工匠精神。

在春色滿園的日子裏,浙江五位青年工藝美術師創作的龍泉青瓷精品正在這裏展覽,使人不禁感受到展廳中暖暖的春意,也深切感受到這些藝術家潛心造物的工匠精神,亦不免感嘆:龍泉青瓷真可謂是“天地靈秀之物”,實在是太美了,讓人陶醉。這些作品由內而外散發着的至純至美氣質,是中國古典美學思想在當代的迴響。

在這明麗如峯翠、晶瑩似冰玉的龍泉青瓷清雅之色中,潛藏着大道至簡的高貴、單純、靜穆之美。但龍泉青瓷遠不同於宅寂美學的枯淡,而是充滿着生命溫情的力的迸發。這些青瓷是制瓷人以刀代筆、以釉代墨,不斷磨合、改進、創造出來的,豪情與細緻兼容,山水伴花鳥共生,藝術家們捏泥巴的手、看萬物的眼、不斷豐富的心靈讓這些青瓷器述說一個個關於技藝、審美和匠心的故事。

在這個滿是龍泉青瓷的展廳裏,我不禁爲現代藝術家們喝彩,他們的作品不僅僅是在復古,是將古代的傑出藝術品再度呈現在世人眼前,更是在創新,把現代藝術帶入這個古老的技藝中,把最美的那一刻用火把它凝固住。

有時候,當我們很疲憊,完全沉浸在自我的苦痛、孤獨中不能自拔的時候,我們不防走到公園裏,除了欣賞自然風光,品味花開花謝,還可以在公園的展覽館去看看藝術品。這些美麗的作品會讓你徜徉在藝術的海洋中,忘卻許多煩惱,讓你輕輕鬆鬆面對一切。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