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心,做情緒穩定的人


                                (一)

該休息的時候了,可還想記錄下此刻心情。

白天總是忙碌,常常轉身就會忘記很多事情,每次想起時,又都是孩子們在上課或休息的時候。

於是,此刻設了兩個鬧鐘,一個是明天中午12點20,提醒自己午飯後找侄兒談談。另一個是剛纔通過qq約好的明晚上9點,給在讀大學的侄女打電話。

侄兒這次月考依舊進步不明顯,這兩天作業速度也慢,幾位老師批評了他幾次,我也給他發了火,擔心他沮喪,丟掉了第一學月那股努力的勁頭,所以明天一定要站在他的角度與他談談,不能急。

侄女是我們這羣人的下一輩的榜樣,去年考入985大學,這學期開學前,她請她媽媽幫她找一位閱歷相對豐富的大人與她談談。她媽媽(我閨蜜之一)找了我。

我單獨請她喫飯,與她聊天。開導她的同時,我心也被震撼——這世上真的沒有真正的感同身受。

閨蜜是做教育管理的,是我們這裏一所較大學校的校長,在對子女的引導上已算很客觀與盡心,但侄女仍然覺得上大學後便覺得人生沒有方向,甚至由迷茫及因迷茫浪費時間而更加後悔、困惑。

同時,她給我講了她高中時因不知學習的意義在哪裏的困惑迷茫。聽她的講述,我才意識到多數像我和閨蜜這樣已經很努力關注孩子內心的家長,其實也無法真正感知孩子身處“困境”時的那種難受。

我們多數欠孩子一份理解。

那一晚,我儘量客觀地與她交談,於平等交流裏爲她做心理建設,試圖讓她學習接受自己的情緒,調整自己的狀態。後來,據閨蜜說,孩子回家後感覺心理輕鬆了些。

後來就各自忙碌了,偶爾想起,該給孩子打電話再聊聊,可每次想起總是晚上,怕打擾孩子休息,便一推再推了。今晚想起,便迅速和她約了時間。

                                (二)

這兩個孩子,都是我生命裏重要的人,應該放在前面,今晚的家訪,更讓我不斷提醒自己,要記住這點。

今天這個孩子是極敏感的孩子,心理諮詢做了很多次,可收效甚微。

昨天看着他又鬱鬱寡歡而被接回家,思前想後,我還是給她媽媽打了電話,告訴他媽媽,如果他願意,我可以去和他談談。

今天接到電話,孩子願意和我談。我請班主任和我一起去見了孩子與她媽媽。

孩子確實是信任我的,與我單獨交談時說出了昨天不開心的原因。我對他在當時情況下的反應表示理解,給他分析了他不開心的根源,是太看重他人的感受,是習慣性逃避問題。

舉了很多例子給他,希望他能明白:他人的討論並不一定就是惡意,有惡意的評價,我可以駁斥或不在乎;而不是能逃避,轉而攻擊自己。要堅強與勇敢一些,不要以他人的評價來衡量自己……最後的核心是,要把關心自己的人的感受放在心上,其它人的討論可以聽,但不要作爲自我定位的標準……

家訪結束時,孩子媽媽很高興,她說孩子的神色比之前開朗多了,感覺今天和老師聊的比之前跑那幾次醫院有用。

於今天的這孩子而言,這是好事。可是,我卻心情沉重,再想起今天另一個班抱着我哭的那女生,我越發覺得現在的問題孩子其實很苦——他們渴望理解,而大人們的理解只是在自己以爲的理解。他們不想抑鬱或孤獨,但他們不知道怎樣的心理建設才能改變那種狀況。

敏感,多疑,舉輕若重,多數都是因爲太在意別人對自己的評價。

所以啊,大人們——父母和老師,每當孩子有問題行爲出現時,多去探探他們問題行爲背後的心理機制吧,再針對性的進行引導,也許會對孩子有幫助些。

於我而言,疏導別人的同時,也是在治癒自己吧!

要舉重若輕,把重要的人和事排前面,其它的順其自然。

想起我家小夥子一小時前打來的電話,他能主動與我分享影響他狀態的情緒,然後於交談後能放下那種情緒,這就是最好的結果了。

此刻,窗外雨聲更緊。

還有50多天了,繼續做一個情緒穩定的能被我兒信賴的大人吧!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