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外號的那些事

某日,不知聊到啥,姐姐的孫子突然跟我說,他爺爺的同學朋友都叫他爺爺“大眼睛鬼”,他又告訴我:“但親人沒人這麼叫他。”

然後小朋友說了好幾遍“大眼睛鬼”,笑得花枝亂顫。

我說:“你這樣說你的親爺爺真的好嗎?”

他想了想,說:“好像是不太好,我就是說給你知道一下。”

其實我知道姐夫有這個外號,曾經在他們夫妻倆吵架的時候,聽見二姐這麼喊過他。

吵架的時候,自然是生氣的,那時喊這個外號應該是罵人的。但事實上,很多時候,外號是一種親暱的表現。

姐夫眼睛很大,脾氣又比較直,遇見事情總喜歡瞪着兩隻銅鈴般大的眼睛,也許這就是“大眼睛鬼”的來由吧。

外號最常見的是根據對方的身體特徵或性格特點來取,分爲善意、中性和惡意。

善意的外號,比如父母或長輩對孩子的暱稱,或者是一種崇拜,對方在某方面有特長,人們往往會給他取這方面的外號,比如“小天文家”等。

還有一種中性的外號,中性外號雖然沒有很明顯的褒貶意味,但也要注意別人能否接受,有時候你明明沒有惡意,但對方可能會反感。比如我小時候就因爲戴眼鏡,經常被兩個姐夫叫“眼鏡”,我也知道他們沒有惡意,但心裏就是不舒服。

惡意的外號是一種對人有侮辱性的綽號,比如,叫長得胖的“肥豬”,叫情緒化的“瘋子”,叫愛看書的“書呆子”等,滿滿的惡意呼之欲出。

所以,給人取外號,不能太隨心所欲。不能不尊重他人人格,不要拿對方的短處來取外號,尤其是身體缺陷。你覺得好玩,沒有惡意,但那也許正是對方最介意的,給人家取那樣的外號,可能造成人家長期的心理問題。

取外號這事,最常見於校園生活。同學之間朝夕相處,彼此瞭解,感情深厚。所以同學間最熱衷於給彼此取外號,尤其是小學和初中階段的孩子。

很多時候,給人取外號,剛開始可能帶有取笑或者調侃的意味,久而久之,卻變成圈子裏共同的歡樂,代表着關係親密,是自己人。

比如同學之間取外號,可能當時對方並不太高興,但多年以後同學聚會時,大家的生疏感,可能被某個同學脫口而出叫的一個外號所打破,時間彷彿一下子回到了那段青蔥歲月,於是大家把酒言歡,一起回憶起那年那月。

所以,如果你有外號,不用太在意,一笑置之即是。實在無法接受的,就嚴肅地告訴大家你不喜歡這樣的外號。

寫文的時候,突然想起自己小時候的外號。那時候,父母叫我“小壁虎”,叫我二姐“大壁虎”,我們至今不知道這個外號的由來,但感受到滿滿的寵溺,這點毋庸置疑。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