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見《道德經》第17章

2021.4.11      佳豫

東方有佳人,豫雲聖賢道

幸福大先生,逍遙女作家

《未來學院》院長

《佳豫太空站》站長

豫見生命,綻放天性

因上精進,果上隨緣

豫見《道德經》第17章

日經第877篇

原文:

大(通太)上,下知有之;其次親譽之;其次畏之;其下母(通侮)之。信不足,案有不信。猶呵(ke)!其貴言也。

成功遂事,而百省謂我自祭。

大意:

《易經》裏說:形而上者之謂道,形而下者之謂器。

“大上”可以表示“太上”的意思,大到不能再大了。比如:太陽,比如:太平洋,比如:太空,比如:太太……

古代的著名帝王賢夫人如:文王的祖母叫太姜,文王的母親叫太任,文王的夫人叫太姒……

在中國文學上有句話叫:“太上忘情”。

人生最痛苦,最難做到的就是忘情,人之所以活着,其實都是靠着人情在維繫,不論是親情,友情,還是愛情……

人是感情的動物,古人說:無情何必生斯世,有好終須累此身。一個人要是在情上能解脫,也算是大悟了。

有你、我就有感情,有感情就有煩惱,有煩惱就有是非,有是非就有痛苦。

太上忘情,並非是說無情,而是大慈大悲、無偏無私之大情,比如:天地生育萬物,平等無差,不求回報。

《了凡四訓》裏說:唯有極善之人和極惡之人不受命運的安排。

修禪也是兩種極端的人修的最快:一種是大字不識幾個,像一張白紙,那本身就容易開悟;另一種就是對智慧領悟透徹,聰明絕頂的人。

所以這裏,除了特別智慧的聖賢大上,還有大智若愚的下知有之。

我們所認爲的下等人很笨,其實他們卻是有真智慧的人,是早已領悟到“道”的人。

真正的哲學家,大都出自鄉野,雖然一輩子沒讀過書,但是,他們卻像一個大哲學家、大思想家一樣。

尤其在那些偏遠的落後地區,有些老人家,穿得破破爛爛,食不果腹,有一餐沒一餐的,日子苦死了。

你問他們:“爲什麼不住孩子家養老?”他們會很輕鬆回答:“這一生註定命苦,只有認命。”

一句“認了”,可不就是哲學家,他們比別人都看得開,心胸更豁達,知道接納現實,臣服現實。相反,很多的讀書人,其實並不如鄉愚的智慧。

那些不上不下的半吊子,半通不通的最要不得,修道往往一無所成。

就像在學校裏,老師往往關注的也是兩個極端的孩子羣體:要麼是最好的,要麼是最差的。這兩種孩子最後都會比較有出息,處於中間的孩子,老師則不太會多關注。

其次親譽之,其次畏之,其下母(侮)之。對應的解釋就是:上士聞道,勤而行之;中士聞道,若存若亡;下士聞道,大笑而走之。

信不足,案有不信。

道爲天下所共有,既不單屬於你,也不單屬於我。

若懂得,則方知“道”屬於你,也屬於大家,“道”不是某一個人享受的禁臠(luan)。

千萬別認爲真理只在自己這邊,要求道求法的人去巴結你,向你行禮才能傳道,這種作爲的人,只是在作踐自己。

猶呵!其貴言也。

“道”雖不藏私,同時,也很難說得清楚。再怎樣高明的語言文字,都很難形容出道的境界。

所以,當老師的只不過是一個管道而已,起到一個吸收、釋放、轉化的功能。

成功遂事,而百省謂我自祭。

道的本體,無形無相,不能用世間名相來界定它。

前面第16章說到,有生於無,宇宙萬物是從“清虛空靈”的“無”中建立起來的。

一個修道人,只有真正通達了道,才能看透道要表達的作用,才能認識道的本來面目,以及如何創造千變萬化的宇宙事物。

比如,學生還在學習階段的時候,不能稱之爲“什麼家”,只有當學生開始用學到的知識,去發明創造了,才能算是摸到了宇宙科學的真髓。

當一個學者發現,並能表達出一套事物背後的規律時,同時運用這套理論的科學規則,進一步發展並應用在技術生產中,製造出令人目不暇給的用品時,才能稱爲“什麼家”。

久而久之,大家都把這些習慣當成自然,於是就說這是合於自然之道。

所以,可以看的,一般人要想回到“道”的本源境界,那是需要不斷修行的,這中間牽涉的主題太多,不再贅述。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