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如其人和文不似人

俗話說,文如其人。今天偶爾和友談起她的一個非常有才學的本家,博學多產,所見所聞信手寫來。不料友認同他的才學,對他卻頗有微詞。友是位憎惡分明的人,談起他來卻義憤填膺,說一下午也說不完。一件件一樁樁,聽之真的讓人喫驚。

看他的文章,細想起來,知識面涉獵廣泛,寫景寫實居多,語調平和,還真看不出三觀。

看來還真不能以文識人。

上網百度一篇,摘錄如下。

文如其人的論調,從古至今被許多人提倡並認同,但也有學者對其持反對態度,認爲文不一定似人。那麼,到底怎樣認識文如其人和文不似人呢?筆者從文如其人觀點的來源和影響、文如其人和文不似人的表現、怎樣確定是否文如其人、怎樣看待文不似人這五個方面來展開論述。

一、文如其人觀點的來源和影響:

(一)文如其人觀點的來源:

文如其人是一個成語,指文章的風格同作者的性格特點,處事方式基本相似,即個人的文學作品必然反映作者的思想、立場、人生觀和世界觀等。 自古以來關於“文如其人”的論調,一直不絕。《堯書.尚典》就有“詩言志”之說,漢代的《毛詩序》也有“詩者,至之所之,在心爲之,發言爲詩。”的論述。漢揚雄認爲:“言爲心聲,書爲心畫。”,從詩文中可以看出人格的高下,這是最早的“文如其人”的思想。而最早明確提出“文如其人”這一論調的是蘇軾的《答張文潛書》:“其爲人深不願人知之,其文如爲其人。” 明代馮時可的《雨航雜錄》從普遍意義上提出了文如其人的觀點:“九奏無細響,三江無淺源,以爲文,其率爾哉?永叔慨然而文溫穆,子固介然而文典則,蘇長公達而文遒長,次公恬而文澄虛,介甫嬌厲而簡勁,文如其人哉!人如其文哉!”馮時可進一步指出了作品風格和作家性格相吻合的“文如其人”思想。

(二)文如其人觀點的影響:

的確,就像孔子對《詩》三百的評論,《論語.爲政》:“子曰:‘詩三百,一言以蔽之,思無邪。’”。儒家傳統道德規範和“文如其人”創作理念對文學創作的要求,使得歷代大多數文人在創作時會自覺地在作品中保持一種真誠,弘揚傳統文化中崇德尚善、樂觀進取等儒家思想,所以大部分文學作品,可以透過其內容和風格看到作者其人。這是積極影響。消極影響是:後代文人有時在創作中會有意通過作品內容來掩飾其人格。後人研究文學作品時,在“文如其人”基調的影響下,有時不深而究之,或盡看作家部分作品、或脫離一個人的經歷和作爲研究作品,產生文如其人的錯覺。進一步說,就算這個人的作品與他的人生經歷有很大的吻合度,也不能完全說文如其人,時代的侷限,人性的複雜和人的多變等,讓研究一個人的難度,遠比研究其文字要難。

文如其人的論調,從古至今被許多人提倡並認同,但也有學者對其持反對態度,認爲文不一定似人。那麼,到底怎樣認識文如其人和文不似人呢?筆者從文如其人觀點的來源和影響、文如其人和文不似人的表現、怎樣確定是否文如其人、怎樣看待文不似人這五個方面來展開論述。


一、文如其人觀點的來源和影響:


(一)文如其人觀點的來源:


文如其人是一個成語,指文章的風格同作者的性格特點,處事方式基本相似,即個人的文學作品必然反映作者的思想、立場、人生觀和世界觀等。 自古以來關於“文如其人”的論調,一直不絕。《堯書.尚典》就有“詩言志”之說,漢代的《毛詩序》也有“詩者,至之所之,在心爲之,發言爲詩。”的論述。漢揚雄認爲:“言爲心聲,書爲心畫。”,從詩文中可以看出人格的高下,這是最早的“文如其人”的思想。而最早明確提出“文如其人”這一論調的是蘇軾的《答張文潛書》:“其爲人深不願人知之,其文如爲其人。” 明代馮時可的《雨航雜錄》從普遍意義上提出了文如其人的觀點:“九奏無細響,三江無淺源,以爲文,其率爾哉?永叔慨然而文溫穆,子固介然而文典則,蘇長公達而文遒長,次公恬而文澄虛,介甫嬌厲而簡勁,文如其人哉!人如其文哉!”馮時可進一步指出了作品風格和作家性格相吻合的“文如其人”思想。


(二)文如其人觀點的影響:


的確,就像孔子對《詩》三百的評論,《論語.爲政》:“子曰:‘詩三百,一言以蔽之,思無邪。’”。儒家傳統道德規範和“文如其人”創作理念對文學創作的要求,使得歷代大多數文人在創作時會自覺地在作品中保持一種真誠,弘揚傳統文化中崇德尚善、樂觀進取等儒家思想,所以大部分文學作品,可以透過其內容和風格看到作者其人。這是積極影響。消極影響是:後代文人有時在創作中會有意通過作品內容來掩飾其人格。後人研究文學作品時,在“文如其人”基調的影響下,有時不深而究之,或盡看作家部分作品、或脫離一個人的經歷和作爲研究作品,產生文如其人的錯覺。進一步說,就算這個人的作品與他的人生經歷有很大的吻合度,也不能完全說文如其人,時代的侷限,人性的複雜和人的多變等,讓研究一個人的難度,遠比研究其作品要難。



也可能出現以人品論文品,忽視作品藝術成就的偏執。


二、文如其人和文不似人的表現:


(一)文如其人的表現:


基於中華傳統的道德觀念和“文人其人”創作要求,大部分文學作品,是符合作者的人格和作爲的。


比如屈原的《離騷》,就是屈原“獨立不遷”人格美的體現。


《離騷》圍繞着楚國的出路和自己的出路何在這兩個重大問題來寫,詩中許多地方表現了屈原對高尚人格的追求和對楚國命運的擔憂。如“……紛吾既有此內美兮,又重之以修能。扈江離與辟芷兮,紉秋蘭以爲佩……唯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遲暮……長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艱……世並舉而好朋兮,夫何煢獨而不予聽……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屈原作品中表現出的獨立不遷、正直無私的人格美和其爲楚國奔走一生,最終被楚王遺棄不用後抱憾而死的人生經歷是高度一致的,所以其文如其人。他在文學上的成就和人格上的魅力同樣光輝,共同成爲後人學習的典範。

唐代大書法家顏真卿的《祭侄文稿》,也是文如其人的一個有力表現。《祭侄文稿》是一篇剛烈悲憤、義正辭嚴的文學作品,同時也是一件名傳千古的書法瑰寶。《祭侄文稿》追敘了常山太守顏杲卿父子在安史之亂時不屈抗賊,爲國捐軀的英烈事蹟。季明就義後,顏真卿僅尋得其頭顱歸葬,他目睹侄兒罹難,心中悲憤泣血,情不自禁,將沉痛徹骨之情,一氣呵成化成不朽之文。正所謂“時危見臣節,世亂識忠良”。“安史之亂”是對當時官員人品的最好檢驗。顏真卿一生秉性正直,篤實純厚,不阿於權貴,不屈意媚上,他的其他文學作品,也能很好印證他的人格品質。他和兄長顏杲卿父子一樣,在安史之亂和李希烈叛亂時忠心爲國,堅貞不屈,寧可捨生取義,也不做媚顏奴骨之輩。真正做到了“文如其人、字如其人”。


蘇東坡作爲家喻戶曉的文學家和人格魅力的代表,也是文如其人的代表。蘇東坡在《自題金山畫像》中說:“問汝平生功業,黃州惠州儋州。”正如他自己說的一樣,這位中華文化史上不可多得的文學巨人,一生卻艱難坎坷,但讓後人稱讚的是,他不管順境還是逆境,始終保持一種不計榮辱,曠達豪邁的人生修養和處事態度。不管走到哪裏,總是用積極的精神狀態,讓自己活得灑脫,併爲地方百姓帶來實實在在的功績。東坡肉、東坡魚和其它蘇軾養生的軼事,也是他曠達樂觀、進退自如人生觀的表現。而他的人生觀,則在他的文學作品中也有非常明顯的體現。例如被貶黃州後面對舉目無親,遠離京城的荒城黃州,他寫下“長江繞郭知魚美,好竹連山覺筍香”,“莫嫌犖确坡頭路,自愛鏗然曳杖聲”的詩句;被貶惠州市寫下“日啖荔枝三百顆,不辭長作嶺南人”;再貶到儋州時,他還能寫出“他年誰作輿地志,海南萬里真吾鄉”這樣曠達無謂的詩句。


在大部分文人和作品中,我們透過其作品的思想內容,能看到作者的性格和追求,這是中國文學一貫的要求和好的傳統。但是,時代的變換,人性的複雜等各種原因,有時也會讓作家在作品中不會自然表現出自己的人格追求,這樣的例子也並不少見。


(二)文不似人的表現:


1、作品內容、風格不能代表其人格


這在三國時魏文帝曹丕改變兩漢的“察舉制”,採用“九品中正制”選拔人才以後,文學創作有更明顯的體現。


本來,“九品中正制”選拔人才主要看三個方面:家世、道德、才能。所以,它有改變“察舉制”選拔人才標準過於狹窄,人爲因素過重弊端的進步之處,但“家世”這一前提條件,讓“九品中正制”最終形成“上品無寒門、下品無士族”的士族豪門入仕壟斷局面。後司馬氏代魏建晉後,政治更加黑暗,文人才士在人格上的分裂更加明顯。那麼,在這種情況下憑藉家族勢力和文采名望入仕做官的文人們,他們的人格和品德,並不能得到保證。

五、怎樣看待“文不似人”


有些文學作品,的確是作者言爲心聲的結合,讀之可獲得作品藝術魅力和作者人格修養的雙重滋潤。而有些文學作品,其實就像錢鍾書說的:人格與文格不是一回事,不能一味地以文觀人,因爲文也可以飾僞,生活中既有言行一致、文如其人的現象,也有言不符行、文不符人的情況。


事實上,完全通過文學作品的內容和風格來判斷作品背後作者的人格等,確實是比較困難的。就連首倡“文以明道”的韓愈,也有爲了實現人生抱負不得不折節屈身、干謁權貴的文章。所以,作家有些時候的作品,或許只是作者的性情流露和某種需求下的產物,而不能代表作者的總體人格。


錢鍾書認爲,文如其人的“文”,不是指“所言之物”,而是指的作品中的格調,格調是作者性格“本相”的自然流露,並非有意爲之,我們可以從中領略到其人的創作個性和風度。


比如明末清初的錢謙益,作爲一個起先反清,後不顧傳統道德譴責迎娶柳如是,卻在剛烈方面比不上這個弱女子,最後選擇降清後又暗中反清的人,觀其一生的經歷,人格上可以說反覆無常、懦弱可悲。但他身上,也仍有維護道義、眷戀故國的情懷。然而他與柳如是的愛情,卻也算至真至純,他爲柳如是寫的情詩,也情真意切,足見其當時性情。他還有很多詩作,表達出他對現實的關懷和對滿清的不合作態度。從他身上,我們可以看到人性之複雜,因此很難從時代背景、人生經歷、全部作品看出作者的人格如何。再比如魏晉南北朝的寫景詩,的確很有成就,讀來賞心悅目,如甘泉流進臟腑。他們的作者,卻不一定都是正人君子。但我們卻沒有理由懷疑這些優美詩作的作者,當時一定是虛情假意,因爲在審美和創造美面前,沒有人品好壞的區分。


還是陽關雪

203粉絲

關注

文如其人和文不似人,我們應該怎樣看待


還是陽關雪

2020-03-10文化愛好者,優質創作者

關注

文如其人的論調,從古至今被許多人提倡並認同,但也有學者對其持反對態度,認爲文不一定似人。那麼,到底怎樣認識文如其人和文不似人呢?筆者從文如其人觀點的來源和影響、文如其人和文不似人的表現、怎樣確定是否文如其人、怎樣看待文不似人這五個方面來展開論述。


一、文如其人觀點的來源和影響:


(一)文如其人觀點的來源:


文如其人是一個成語,指文章的風格同作者的性格特點,處事方式基本相似,即個人的文學作品必然反映作者的思想、立場、人生觀和世界觀等。 自古以來關於“文如其人”的論調,一直不絕。《堯書.尚典》就有“詩言志”之說,漢代的《毛詩序》也有“詩者,至之所之,在心爲之,發言爲詩。”的論述。漢揚雄認爲:“言爲心聲,書爲心畫。”,從詩文中可以看出人格的高下,這是最早的“文如其人”的思想。而最早明確提出“文如其人”這一論調的是蘇軾的《答張文潛書》:“其爲人深不願人知之,其文如爲其人。” 明代馮時可的《雨航雜錄》從普遍意義上提出了文如其人的觀點:“九奏無細響,三江無淺源,以爲文,其率爾哉?永叔慨然而文溫穆,子固介然而文典則,蘇長公達而文遒長,次公恬而文澄虛,介甫嬌厲而簡勁,文如其人哉!人如其文哉!”馮時可進一步指出了作品風格和作家性格相吻合的“文如其人”思想。


(二)文如其人觀點的影響:


的確,就像孔子對《詩》三百的評論,《論語.爲政》:“子曰:‘詩三百,一言以蔽之,思無邪。’”。儒家傳統道德規範和“文如其人”創作理念對文學創作的要求,使得歷代大多數文人在創作時會自覺地在作品中保持一種真誠,弘揚傳統文化中崇德尚善、樂觀進取等儒家思想,所以大部分文學作品,可以透過其內容和風格看到作者其人。這是積極影響。消極影響是:後代文人有時在創作中會有意通過作品內容來掩飾其人格。後人研究文學作品時,在“文如其人”基調的影響下,有時不深而究之,或盡看作家部分作品、或脫離一個人的經歷和作爲研究作品,產生文如其人的錯覺。進一步說,就算這個人的作品與他的人生經歷有很大的吻合度,也不能完全說文如其人,時代的侷限,人性的複雜和人的多變等,讓研究一個人的難度,遠比研究其作品要難。



也可能出現以人品論文品,忽視作品藝術成就的偏執。


二、文如其人和文不似人的表現:


(一)文如其人的表現:


基於中華傳統的道德觀念和“文人其人”創作要求,大部分文學作品,是符合作者的人格和作爲的。


比如屈原的《離騷》,就是屈原“獨立不遷”人格美的體現。


《離騷》圍繞着楚國的出路和自己的出路何在這兩個重大問題來寫,詩中許多地方表現了屈原對高尚人格的追求和對楚國命運的擔憂。如“……紛吾既有此內美兮,又重之以修能。扈江離與辟芷兮,紉秋蘭以爲佩……唯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遲暮……長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艱……世並舉而好朋兮,夫何煢獨而不予聽……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屈原作品中表現出的獨立不遷、正直無私的人格美和其爲楚國奔走一生,最終被楚王遺棄不用後抱憾而死的人生經歷是高度一致的,所以其文如其人。他在文學上的成就和人格上的魅力同樣光輝,共同成爲後人學習的典範。



唐代大書法家顏真卿的《祭侄文稿》,也是文如其人的一個有力表現。《祭侄文稿》是一篇剛烈悲憤、義正辭嚴的文學作品,同時也是一件名傳千古的書法瑰寶。《祭侄文稿》追敘了常山太守顏杲卿父子在安史之亂時不屈抗賊,爲國捐軀的英烈事蹟。季明就義後,顏真卿僅尋得其頭顱歸葬,他目睹侄兒罹難,心中悲憤泣血,情不自禁,將沉痛徹骨之情,一氣呵成化成不朽之文。正所謂“時危見臣節,世亂識忠良”。“安史之亂”是對當時官員人品的最好檢驗。顏真卿一生秉性正直,篤實純厚,不阿於權貴,不屈意媚上,他的其他文學作品,也能很好印證他的人格品質。他和兄長顏杲卿父子一樣,在安史之亂和李希烈叛亂時忠心爲國,堅貞不屈,寧可捨生取義,也不做媚顏奴骨之輩。真正做到了“文如其人、字如其人”。



蘇東坡作爲家喻戶曉的文學家和人格魅力的代表,也是文如其人的代表。蘇東坡在《自題金山畫像》中說:“問汝平生功業,黃州惠州儋州。”正如他自己說的一樣,這位中華文化史上不可多得的文學巨人,一生卻艱難坎坷,但讓後人稱讚的是,他不管順境還是逆境,始終保持一種不計榮辱,曠達豪邁的人生修養和處事態度。不管走到哪裏,總是用積極的精神狀態,讓自己活得灑脫,併爲地方百姓帶來實實在在的功績。東坡肉、東坡魚和其它蘇軾養生的軼事,也是他曠達樂觀、進退自如人生觀的表現。而他的人生觀,則在他的文學作品中也有非常明顯的體現。例如被貶黃州後面對舉目無親,遠離京城的荒城黃州,他寫下“長江繞郭知魚美,好竹連山覺筍香”,“莫嫌犖确坡頭路,自愛鏗然曳杖聲”的詩句;被貶惠州市寫下“日啖荔枝三百顆,不辭長作嶺南人”;再貶到儋州時,他還能寫出“他年誰作輿地志,海南萬里真吾鄉”這樣曠達無謂的詩句。



在大部分文人和作品中,我們透過其作品的思想內容,能看到作者的性格和追求,這是中國文學一貫的要求和好的傳統。但是,時代的變換,人性的複雜等各種原因,有時也會讓作家在作品中不會自然表現出自己的人格追求,這樣的例子也並不少見。


(二)文不似人的表現:


1、作品內容、風格不能代表其人格


這在三國時魏文帝曹丕改變兩漢的“察舉制”,採用“九品中正制”選拔人才以後,文學創作有更明顯的體現。


本來,“九品中正制”選拔人才主要看三個方面:家世、道德、才能。所以,它有改變“察舉制”選拔人才標準過於狹窄,人爲因素過重弊端的進步之處,但“家世”這一前提條件,讓“九品中正制”最終形成“上品無寒門、下品無士族”的士族豪門入仕壟斷局面。後司馬氏代魏建晉後,政治更加黑暗,文人才士在人格上的分裂更加明顯。那麼,在這種情況下憑藉家族勢力和文采名望入仕做官的文人們,他們的人格和品德,並不能得到保證。


比如南北朝文學家沈約。作爲南朝文壇領袖,他學問淵博,精通音律,與周顒等創四聲八病之說,在詩詞韻律等方面有重要貢獻。沈約很有才華,詩文等非常出色。例如他的《傷劉渢》:


處和無近累。


天然有勝質。


蕭瑟負高情。


耿介懷秋實。


義貴良爲重。


蘭摧非所恤。


一罷平生言。


寧知攜手日。



如果單從這首詩內容來看,沈約讚賞劉渢的耿介和重義,並表達對劉渢的懷念,你或許會覺得沈約也是一個忠貞守義之人,但縱觀沈約一生,可知並不如此。


沈約出身於門閥士族家庭,祖父沈林子,宋徵虜將軍。父親沈璞,南朝宋淮南太守。沈約少時聰慧,篤志好學,晝夜勤學不倦。博覽羣書,寫得一手好文章。然沈約一生做的後人最不齒的事,就是協助梁武帝蕭衍謀劃奪南齊而篡位。蕭衍成功後,任沈約爲尚書僕射,受封建昌縣侯,食邑一千盧,任常侍如故。又封沈約母親謝氏爲建昌國太夫人。可謂一人昇天,雞犬得道。沈約歷任宋、齊、梁三朝官職,他自負才高,醉心於功名利祿,憑藉時運,追逐權勢,頗爲清議所譏諷。到他擔任宰相之後,卻據高位而碌碌無爲,唯唯諾諾以求保得榮華富貴。從他的一生,可見他是一個醉心於功名利祿之人,並不是什麼真正的君子。因此王夫子在《 讀通鑑論》中把他和華歆、賈充、劉穆之、謝晦、沈約、褚淵、崔季、舒胥等列爲貪人亂臣一類。


所以他的人品和文學上的成就是不完全相稱的,如果僅看他的部分作品,更難看出他的爲人。


自隋以後朝廷用科舉取士,爲下層寒門士子進入統治階級敞開了門路,這比起“九品中正制”,對國家人才隊伍的新陳代謝和進一步強大創造了有利條件,在封建社會,又是一種明顯的進步。但科舉能在一定程度上能區分才學高下,卻沒法考察人品。初唐大詩人宋之問就是一個鮮明的例子。


宋之年輕時就有才名,五言詩幾乎無人出其右。從《全唐詩》收錄他比較多的作品,可以看出其在詩歌上的成就。比如看他的詩作《題張老松樹》:


歲晚東巖下,周顧何悽惻。


日落西山陰,衆草起寒色。


中有喬松樹,使我長嘆息。


百尺無寸枝,一生自孤直。



從此詩的內容,我們可以看到宋之問通過對松樹筆直,少有枝杈的讚美,歌頌剛正不阿,凌霜傲雪的高貴人品。但事實上,宋之問又是怎樣一個人呢?


宋之問並沒有顯赫的家世,靠着自己的才學和努力在675年進士及第,從某種方面說,算得上一個勵志人物。武則天當政後,宋之問靠着逢迎武則天和武則天身邊的一羣小人而得到賞識,從此春風得意。也正由此,唐中宗復位後被貶到瀧州,但不久,他又不甘寂寞逃回了洛陽。除此之外,宋之問給武則天寫豔詩求榮華富貴,因求外甥劉希夷詩《代悲白頭翁》不得而殺害外甥,在洛陽將反武人士,好友張仲之告密而依附武三思這樣的事,更讓他爲世人所鄙夷和不齒。


到了明清以後,隨着科舉制度採用八股文取士的普遍化,一些文人把讀書當成入仕當官的敲門磚,而不再重視道德修爲的現象更加普遍。所以他們在考取功名後或阿諛奉承、或碌碌無爲以保平安、富貴者比比皆是。當然,這與當時君主專制的加強對文人獨立人格的壓制也有很大關聯。


2、作家部分作品的風格不代表作家作品整體風格等


比如盛唐著名詩人王維,他的主要成就體現其晚年半官半隱時寫的山水田園詩上,但他的《使至塞上》,卻完全是另一種氣象和格調。


單車欲問邊,屬國過居延。


徵蓬出漢塞,歸雁入胡天。


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


蕭關逢候騎,都護在燕然。



此詩境界混大,氣象開闊,頗有慷慨悲壯和豁達豪邁之氣概。被王國維贊爲:千古壯觀。當我們將之與他創作更多的山水田園詩作禪意悠遠、恬淡寧靜的特點相比較,很難相信這也出自王維之手。


再如南宋著名詞人辛棄疾,他是“豪放派”的代表詞人。其詞情懷的雄豪激烈,意象的雄奇飛動,境界的雄偉壯闊,語言的雄健剛勁,構成了稼軒詞獨特的藝術色彩和主導風格。但就是這樣一位“沙場秋點兵”的英雄詞人,卻也有《西江月.夜行黃沙道中》這樣描寫田園生活的恬靜優美的詞作。


明月別枝驚鵲,清風半夜鳴蟬。


稻花香裏說豐年。聽取蛙聲一片。


七八個星天外,兩三點雨山前。


舊時茅店社林邊。路轉溪橋忽見。



這首詞有生動具體的景物描寫,表達出一種親切自然的情趣,情景交融,清新流暢,反映出詞人對豐收之年的喜悅和對農村生活的熱愛,是稼軒“豪放”之外的另一種風格。


事實上,我們受“文如其人”觀念的影響,可能固執地認爲:愛國英雄,其作品也一定英氣充溢;柔弱女子,其作品也一定溫柔綿麗,但許多時候,文人們的部分作品,不但不能代表他們作品的整體風格,而且從作品中,也看不出其身份。再比如李清照的《夏日絕句》:


生當作人傑,


死亦爲鬼雄。


至今思項羽,


不肯過江東。



李清照多數詩詞,以表現愛情生活和自然山水爲主,風格上婉約柔美。但這首詩卻氣魄宏達,風骨浩然,英雄豪情,力透紙背。難以相信出自婉約派女詞人之手。


四、怎樣確定是否“文如其人”


當然,雖然“文如其人”的觀點並不是絕對的,但通過作品看作者,也不是無跡可尋。


(一)結合時代背景和作者人生經歷確定是否文如其人


很少有作者的作品完全與時代沒有任何關係。作家的創作,總是在自覺或不自覺間反映這個時代的風貌,同時,作家的人生經歷,也是看其作品能否代表人品的一個重要參照。比如魏晉南北朝時特殊的政治環境,使得正直、有個性的文人在政治上往往難有大的作爲,因此遠離官場、寄情山水者衆多,所以此時代的山水田園詩取得很高的成就。比如大詩人陶淵明,我們結合其少年時成長經歷,成年後曾任江州祭酒、建威參軍、鎮軍參軍、彭澤縣令,最末一次出仕爲彭澤縣令,“不爲五斗米折腰”而辭官後隱居的經歷,就不難理解陶淵明選擇隱居的原因。再看其詩作總體上恬淡自然、高遠脫俗的藝術風格,將之和其人格上正直無畏、坦蕩率真、超然物外等特點對比,就發現陶淵明的確是文如其人的一個代表。



(二)從作品縱向出發,全面確定是否文如其人


作家一時、一地的作品,並不能很好反映出作者整體作品風貌,更看不出作者的人格操守,但若從縱向出發,細細考究他的全部作品,多數時候還是能概括作品整體的特點,並從其特點看出其人格追求。


比如盛唐現實主義偉大詩人杜甫的作品,雖然也有《江畔獨步尋花》一類輕鬆活波,別具情趣的寫景小詩,但杜甫成就更高、影響更大的詩,其實是描寫安史之亂前後社會現實的詩歌,從這些詩歌,我們最終確定杜詩“沉鬱頓挫”的總體風格和杜甫憂國憂民的聖人形象。


再比如縱然曠達如蘇軾,也有《卜算子·黃州定慧院寓居作》這樣孤寂憂憤風格的詞,如果我們聯繫他剛出“烏臺詩案”中解脫出來的現實,就不難理解他的心情。若看蘇軾的全部作品,就不會因爲這一首詞,確定他作品總體的風格,更不會以此否定蘇軾“正直坦率、曠達樂觀”的性格。


所以,從全部作品看杜甫和蘇軾,仍然是文如其人的代表。



五、怎樣看待“文不似人”


有些文學作品,的確是作者言爲心聲的結合,讀之可獲得作品藝術魅力和作者人格修養的雙重滋潤。而有些文學作品,其實就像錢鍾書說的:人格與文格不是一回事,不能一味地以文觀人,因爲文也可以飾僞,生活中既有言行一致、文如其人的現象,也有言不符行、文不符人的情況。


事實上,完全通過文學作品的內容和風格來判斷作品背後作者的人格等,確實是比較困難的。就連首倡“文以明道”的韓愈,也有爲了實現人生抱負不得不折節屈身、干謁權貴的文章。所以,作家有些時候的作品,或許只是作者的性情流露和某種需求下的產物,而不能代表作者的總體人格。


錢鍾書認爲,文如其人的“文”,不是指“所言之物”,而是指的作品中的格調,格調是作者性格“本相”的自然流露,並非有意爲之,我們可以從中領略到其人的創作個性和風度。


比如明末清初的錢謙益,作爲一個起先反清,後不顧傳統道德譴責迎娶柳如是,卻在剛烈方面比不上這個弱女子,最後選擇降清後又暗中反清的人,觀其一生的經歷,人格上可以說反覆無常、懦弱可悲。但他身上,也仍有維護道義、眷戀故國的情懷。然而他與柳如是的愛情,卻也算至真至純,他爲柳如是寫的情詩,也情真意切,足見其當時性情。他還有很多詩作,表達出他對現實的關懷和對滿清的不合作態度。從他身上,我們可以看到人性之複雜,因此很難從時代背景、人生經歷、全部作品看出作者的人格如何。再比如魏晉南北朝的寫景詩,的確很有成就,讀來賞心悅目,如甘泉流進臟腑。他們的作者,卻不一定都是正人君子。但我們卻沒有理由懷疑這些優美詩作的作者,當時一定是虛情假意,因爲在審美和創造美面前,沒有人品好壞的區分。



周作人作爲現代文學史上的散文大家,其散文平和沖淡,頗有生活氣息和個人真切性情的流露。其文中對是非曲直、真假善惡、美醜等,有明確的觀點,不愧是中國現代文學史上散文大家之作。從作品,我們可以看出周作人性格“本相”的自然流露,卻難以看出其人格。因爲當我們聯繫其曾依附汪僞政權的經歷,或許我們在道義上又對他鄙視。


因此,有些文學作品,不一定非要從是否“文如其人”來評判其高低。雖然它並不能完全代表作者人格等,但若卸去文學作品身上沉重的“道義”負擔後,走近它,就是在審美中給我們一種生活的態度,精神的洗禮,或者心靈的休憩。正像錢鍾書先生說的:“假如你吃了一個雞蛋覺得很好,何必一定要去找下這隻蛋的雞呢?”那麼,我們在看文學作品時,有時也不需要一定在乎生這個蛋的雞是怎樣一隻雞。因爲當你知道雞不好時,有時便覺得雞蛋便也食之無味,或許棄而遠之了。


總結:若我們必須要透徹研究作品和作者是否文如其人,或者更詳細地研究作品的更多價值時,恐怕除了研究作品本身,還要從作者當世的所作所爲,後世對他的評價等更廣闊的渠道入手,才能更爲客觀。而遇到文不似人的情況,我們有時沒必要一定用文如其人的觀點來評判,尤其在我們主要關注作品而不是作者的時候。


但不管如何,我們還是希望看到給我們以精神洗禮和美的薰陶的作者,是一個個人格上乾淨、健碩的人,這既是我們對“文如其人”如此感興趣的原因,也是發揚我們“文以載道”的優良傳統的責任使然。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