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在乎的究竟是別人的感受,還是別人的評價?

因爲職業的關係,親戚朋友有一些心理困擾都會來找我聊聊。

前幾天就有一個親戚來跟我講述了他的煩惱,他說自己活得特別累,而導致這一結果的原因,他認爲就是他太善良了,總是把別人的感受放在第一位,在跟別人相處時,他經常是勉強自己去迎合別人,比如跟朋友出去喫飯,多是他來請客,因爲他覺得只有這樣才能維持關係。

一開始我以爲他是討好型人格,但是深入聊下去之後,我發現他跟討好型人格的人還是有些區別的。

討好型人格的人雖然行爲上也是表現出不好意思拒絕別人,總是委屈自己,但是他們的內在狀態是不一樣的。

討好者對於拒絕別人會有強烈的愧疚感跟負罪感,感覺就好像是自己不該拒絕一樣,但是我這位親戚並沒有這種心態,他一直就覺得自己應該拒絕,只是不敢說出來,或者是怕有其他的麻煩。

而且討好者是真正想要取悅其他人,他們的敏感會讓他們比其他人能更快速、準確地獲得這方面的信息,然後爲了獲得他人的認可他們會犧牲自己。

如果別人還是不喜歡他們,他們會自我反思,覺得肯定是自己還有哪裏做的不夠多、不夠好。但是我的親戚並不是這樣,他對其他人的需求並沒有那樣強烈的覺知,而且即便有時候他覺知到了,他也不會去做什麼,什麼時候滿足對方全看他的心情和當時的環境,一般都是他覺得面子過不去了纔會去做。

此外,他對自己的每一份付出都非常計較,會計算自己請過對方多少次,花了多少錢,對方又請了多少次,花了多少錢,如果對方的花的不如自己多,他就會一直耿耿於懷,有時候還會心懷怨恨,覺得對方欠自己的。

他很少會去反思自己,因爲在他的角度來看,他是受委屈的一方,別人纔是白眼狼,受害者又怎麼需要自我反思呢,所以他一直站在道德至高處。

而這些心態和行爲在討好者身上是看不到的,所以與其說他在乎的是別人的感受,不如說他在乎的是別人的評價。

因爲他並不是真的在乎別人的感受,所以別人是開心是難過,他也不是很關心,他只在乎自己在乎的東西,這就導致他很難獲得他人真正的認可。

下面我舉個例子,比如你騎車摔傷了,你把這件事告訴了對方,如果對方真的在乎你的感受,那會很着急很心疼,隔着電話你都能感覺出對方的慌亂,他會急着帶你去醫院,還會想接下來如何照顧你。

但是如果他只是在乎你的評價,那做得會非常表面,你能清晰地感覺到對方似乎是出於某一種“義務”來回應你,你本來委屈的、難過的情緒跟他說不到幾句就會完全冷掉,甚至不想要他的關心。

他的態度不能說是敷衍,但你能明顯的感覺到不走心。

因爲他只是覺得你告訴了他,那他應該要問一問,要不然會顯得他冷漠不關心人,而這種詢問往往是非常程式化的。如果你提出要求,他也會答應,但是你不會感覺到被照顧,從對方的反饋中你感受到的是自己給對方添麻煩了,對方很不耐煩。也因爲這樣,在你心裏,你不會多親近他。

他們難以獲得他人的認可,就是因爲他們在乎的跟當事人真正感受的不一樣,於是做的總是差一點、少一點。

但是站在他的立場,他會爲自己委屈,他覺得自己做得也不少,怎麼身邊喜歡認可自己的沒幾個。如果你是這樣的情況,那我建議你應該要學會調整自己的心態,真正去關心別人。

本文由【檸檬心理課堂】原創。

不管是情感還是生活上的難題都令人煩惱。

任何問題或煩惱,檸檬一直都會在~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