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性與感性之間的合理抉擇

人是有感情的動物,如何在感性與理性之間自由遊走,並在理性與感性之間合理抉擇,這是一個問題,很難的問題。

尤其對於做投資的人來說。由於人性的弱點——貪婪、僥倖、偏執等等,讓人們常常在利益面前衝昏頭腦,不能夠做出理性的抉擇。

在投資界有一句非常經典的話——“你永遠賺不到認知能力以外的錢。”即便你一時獲利,也很有可能很快失去它們,因爲他們本不屬於你。

正如沃倫·巴菲特的商業夥伴查理·芒格喜歡說的那樣:“要得到你渴望的東西,最可靠的辦法是讓自己配得上它。”

要成爲一個真正明智的投資者,你必須記住一點,即運用本書中的經驗和技巧掙錢只是一種手段,而不是目的。

說到運用書中的經驗和技巧,這的確是一種很聰明的選擇。


因爲別人用時間和金錢換來的經驗和教訓,足以讓你少走很多彎路。

But,別人的經驗畢竟是別人的經驗,如何活學活用,尤其是爲我所用,這是關鍵。

我很同意查理芒格的觀點:不要受學科限制,什麼書都要讀一點,要博學,要多學一些心理學、哲學、歷史、物理、數學…

多學科的深入,會使你的眼界更加開闊,思維更加靈活,也更加能夠融會貫通。

而且,無論做什麼事情,對自己有一個比較清晰的定位是很重要的,尤其是當我們要去接觸一個新的領域。

而在對自己做定位評估的時候,偏差會經常出現,在心理學上有一個“控制錯覺定律”。


對於非常偶然的事,人們以爲憑自己的能力可以支配,這種錯覺不符合本身特徵的錯誤的感知,它並非幻覺,也不同於想象。

這種錯覺是由於平日的生活都能用自己的能力加以支配,所以人們把這種錯覺擴展到了偶然性的事件上。

市場重要的幾個特點之一是不確定性,而不確定性又是帶來焦慮和壓力的一個關鍵。

有一個簡單的例子是:如果你有一塊手錶,你就能得到一個確切的時間,但是當你有兩塊手錶,它們的時間不同的時候,你就可能有複雜的情緒了,這就是不確定性帶來的。

市場變幻莫測,會有無數種情況,而我們而言,市場似乎總喜歡和我們作對,總是“一買就跌,一賣就漲”。

這是怎麼回事?難道就我點兒這麼背?


心理學家丹尼爾•卡尼曼認爲,人們在思維活動時,有兩個因素在起作用,並描述爲系統1和系統2.

系統1:運行是無意識且快速的,完全處於自主控制狀態,無法關閉。

系統2:需要將注意力轉移到需要費腦力的活動上來,它的運行通常與行爲、選擇和專注等主觀體驗想關聯。

簡單地說,我們看見什麼立刻產生反應就是系統1的作用,比如一輛車衝過來了,我們會本能地意識到危險並躲開。看見產品價值上漲就想跟買也是系統1的作用。

我們需要一定的思考過程,比如解開一道複雜的高數題,就主要需要系統2的參與。

市場下跌的時候,會讓我們更加謹慎,也會讓我們有些着急心慌,系統2的參與可能會讓我們一時無法做出決定,從而錯過一些好的賣點。


我們需要更加了解自己思維的運行規律,才能避免經常性地被自己的本能驅使。當然知道這一點並不能讓你在市場賺取多少利益,只能避免更多的虧損。

市場情緒也是一個很重要的方面,有多少人的參與,多少資金的參與都會影響市場產品的價值,這是一個真正的互相影響的時代。

留意自己什麼時候情緒比較激動,什麼時候能夠客觀冷靜,同樣是很重要的一件事。

沒有人可以一直完全準確地預判市場的走向,就連投資大師也不例外。而我們卻總覺得自己能夠把握,一幅勝券在握的樣子,想想這是多麼可悲。

就連有着股票作手的傑西利弗莫爾,也不免以自殺的悲劇收場。

1940年11月,傑西利弗莫爾在曼哈頓一家飯店大醉之後,給他的妻子寫了一封信,信的結尾是這樣一句話:我的人生是一場失敗。


然後,利弗莫爾在飯店的衣帽間裏用手槍結束了自己的生命。

據說,他身後留下的財產不足1萬美元。

一個曾經在股票,期貨市場數次大起大落,賺得過幾千萬美元,也同樣虧損過比這更多數量的財富。

創造了一個又一個經典交易神話的傳奇人物。一個寫過股票作手回憶錄,股票大作手操盤術,這樣流芳百世的投機經典之作的交易大師,就這樣黯然謝幕了…

理性,理性,理性!在投資市場永遠保持你的理性!纔不至於走向兵敗如山倒的不歸路。

理性與感性之間的合理抉擇有時會很難,但並不是不能做到,努力踐行,時刻提醒自己並遵守的投資原則,這樣才能不被股海所吞沒。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