該不該在價格下跌的時候買入?

發現在《簡書》寫投資類的文章很容易被風控,搞的很多文章不得不放到其他平臺去,不過這幾天又回來了,抱着一種僥倖心理,就像這個標題——該不該在價格下跌的時候買入?充滿了僥倖的論證。

爲什麼說是僥倖的論證呢?因爲有時候理論上對的東西行動上並不一定對,行動上對的理論上又講不清楚,面對結果的最終審判時,任何一種說法都顯的瑟瑟發抖,所以就用了僥倖這個詞。

既然是這樣,那這個問題對應的回答就沒有意義了,因爲這裏說的再有道理,最終還是要看結果才能知道是否正確,即便答案與此處相符,也不能表明洞察到了什麼,只是僥倖罷了。

說的沒錯,這是對自己寫出這個標題時提出的反駁,但還是堅持要寫一下,因爲覺得還是有點意義,爲什麼?

這裏有兩個理由,一個是概率,另一個是洞察。

概率

概率想說的是,有些結果是可以預測的,這種預測不是基於可以判斷最終結果,而是可以判斷最終結果發生的概率。

洞察

洞察想說的是,無論是好的投資書、還是成功的投資者,都不會直接告訴我們該買哪隻股票,因爲市場是動態的,沒有絕對正確的方法,所有言論只是爲了讓我們能夠洞察到從理論到行動,再從行動到結果的驗證過程中都發生了什麼,並以此來提高投資的成功率。

以上兩點就是接下來內容的核心出發點,感興趣的話,可以繼續往下看,不感興趣或者之前有讀過類似論述的,就可以跳過啦。

回到主線,該不該在價格下跌的時候買入呢?

用基金定投的邏輯來看是可以的,因爲定投賺的是長期收益,只要未來大概率是上漲的就可以。價格下跌的時候買入不僅可以逞低價加倉,還可以平攤成本。

這是基金,那股票呢?也同樣適用嗎?這就不一定了,首先是投資標的不同,投基金是投資一個基金經理對股票的判斷能力,這個可以講把時間拉長的話,大概率是上漲的,因爲基金經理會爲了業績有意識的去調整持倉,而且不會只持有一隻股票,這在一定程度上就降低了虧損風險。

如果是我們個人去買股票,判斷的上漲還是下跌的概率就會存在很大問題,首先個人的專業知識問題;其次,認知上也不穩定(今天這樣認爲,明天那樣認爲)。

所以,就可能出現當初買入時認爲的大概率事件不成立了,那還要堅持價格下跌的時候買入嗎?

《股票大作手操盤術》作者 傑西·利弗摩爾在他的書中說:

如果你買了第一筆就損失了,不要補倉,否則你就是蠢到家了。絕不要企圖低價追加持股以攤低損失。

利弗摩爾話很容易讓我們懷疑巴菲特價值投資、格雷厄姆菸蒂理論中談到的下跌就是撿便宜的說法,那孰對孰錯呢?這裏就要洞察一下他們說這些話的理由。

首先他們的共同認知是,沒人能夠預測價格的走勢,唯一能做的就是提高投資的勝率(大概率)。

你可以贏得一場賽馬比賽,但你不能贏得所有賽馬比賽 —— 傑西·利弗摩爾

價值投資提高勝率的核心是價值迴歸,菸蒂理論也類似,當價格嚴重低於它實際資產價值時,就是買入的時機。但這裏的難點就在於對價值的確認,如果能夠確認其價值的真實性,那麼低價時買入就是明智之舉,並不會蠢到家。

但利弗莫爾並沒有從價值這個角度出發,而是從價格和時間兩個維度去判斷下跌是否買入這個問題。

在他看來,如果你通過一些新聞或者一些信息得出某種漲跌的判斷,請不要相信它,而是要等待市場的驗證,因爲市場變化並不像我們以爲的那麼明確且容易掌握。

這裏的重點是等待市場的驗證,如何等待市場的驗證呢?它在書中舉了一個例子:

一隻股票當前價是25美元,其持續在22-28美元之間波動了很長時間,你的判斷是能漲到50美元,你不需要在25元的時候就着急進入,而是要等到30美元的時候再進入,因爲漲到30元才能驗證你的判讀是對的。

這是驗證,還有個關鍵點是等待,這就跟時間有關。關於這點利弗莫爾提到了人性在“希望”和“恐懼”上的錯位。

這兩個詞用巴菲特的話來講就是“貪婪”和“恐懼”,但巴菲特講的是對超買和超賣的判斷,是買入或者賣出之前,利弗莫爾要講的是買入後,他在書中也舉了兩個例子:

1.你在30美元的價位買入了一隻股票,第二天它快速漲到了32美元或者33美元,你立即變得恐慌不安,覺得如果不立刻賣出獲利,第二天就可能蒸發,所以匆忙賣出,獲得蠅頭小利(該抱希望的時候恐懼)但第三天可能漲到了35美元,第四天可能漲到了40美元。

2.你在30美元的價位買入了一隻股票,第二天它跌到了28美元,你會覺得它只是回調,一定會再漲回來,於是繼續等待,第三天它跌倒了20美元,你還是繼續等待,直到越跌越低,(該恐懼的時候抱希望)。

這兩個例子通俗點解釋就是,有盈利的時候要有耐心等,以擴大收益,因爲你判斷對了。有虧損了不能有幻想,要趕緊賣,因爲你已經犯錯了。

有人會問,從20美元漲到30美元一定是得到市場驗證了嗎?會不會也是僥倖呢?利弗摩爾的說法是,除了價格的驗證,還有他對數據上的統計,如果均支持買入持有,就是大概率事件,是值得堅持的。

這兩年,資本市場經常聽到一個詞:——分化。背後的意思就是好的越來越好,差的越來越差。如果用利弗莫爾的方法,我們手上必然會賣掉那些看着好,但股價不漲的股票,而大量持有像茅臺、特斯拉、拼多多這種漲了很多倍的股票。

所以,用利弗莫爾的價格時間模式來回答該不該在價格下跌的時候買入時,就要先設定二個前提,第一個是價值無法判斷,第二個是效率優先,這兩個點確定後,下跌買入就正如利弗莫爾所說,是愚蠢的,因爲這種操作不僅低效,還是在逆勢而爲。

  • 假設A、B都有價值,但A在上漲,B在下跌,從收益角度來講,買入A就可以直接賺錢,買入B要等待一段時間後才能掙錢。

  • 假設A、B都無價值,但A在上漲,B在下跌,還從收益角度來講,還是先買入A要比買入B更有效率。

  • 畢竟投資不是爲了驗證誰更有價值,而是爲了獲得實實在在的收益。

什麼時候價格下跌該買入呢?就是那些價值被嚴重低估的股票,但前提依然是能確定價值的真實性,否則就可能變成一種想當然的低效投資。

總結

總的來說,價格下跌時是買還是不買並沒有絕對的答案,因爲結果是驗證判斷的最終標準,而結果有時候並不統一(價格下跌的時候買了,結果賺錢了;價格下跌的時候沒買,等上漲時纔買的,結果沒賺錢)。

但這並不代表寫這些沒有意義,因爲沒人可以贏得所有的賽馬比賽,但贏1、2場並不困難,所以,以上內容主要是講如何洞察贏1-2場比賽的方法。

如果我們擅長對企業價值的判斷,就可以買入一些有價值但卻被市場嚴重低估的股票(價格一直在跌)並長期持有。

如果我們不擅長對企業價值的判斷,那不妨試試利弗莫爾的方法,首先,要以時間效率爲前提,既不要幻想那些一直下跌的股票能快速反轉,並賺得大錢。其次,找到那些正在上漲,且大概率還會上漲的股票,這個判斷不是基於價值,而是基於判斷後的價格驗證,即先確定這個股票有潛力,再設定驗證價格,當市場推動股票達到這個價格時,說明判斷正確,開始建倉,並堅持持有。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