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什麼一些五六十年代的男女結婚後,儘管家庭貧寒、生活艱辛,但基本上都能相親相愛,走完一生?

爲什麼一些五六十年代的男女結婚後,儘管家庭貧寒、生活艱辛,但基本上都能相親相愛,走完一生?

五六十年代的人相親相愛走完一生的佔絕大多數,這和家庭貧寒、生活艱辛沒半點關係,這是不爭的事實。所以,既不能用現在八零後、九零後的觀點來看待以往人們的婚姻,也不能用五六十年代的人的角度來衡量現在的世界。究其原因,不外乎以下幾個:

1、社會背景導致的。

五六十年代的人,大部分生在建國前後,長在新中國,他們親眼見證了新中國的建立和發展、成長與壯大。所以,社會的旋律是中國民族的崛起和強盛。

當一個民族的每一員,能夠把自己的家事放在民族興旺的大背景下時候,整體氣勢都應該是蒸蒸日上的!

所以,直到如今,好多五六十年代的老人依然精氣神十足,有想法,有奔頭,有心勁兒。反觀現在的八零後、九零後乃至零零後,有憧憬有希望的並不算多。當然,現在人的婚姻觀也大都依賴於物質的左右。

2、五六十年代人們的經歷不同。

那個時期的人,誰沒有喫過苦?哪個不曾受過累?!

所以,那個時期的人自立自強、奮發有爲的思維佔了主導地位。善於打破一箇舊世界,也善於建立一個新世界。所以,內在的原動力是有的。

我就見過這樣的父親,妻子早逝,又當爹又當娘,在外是司機,家裏是保姆,硬憑着自己的愛心和一言難盡的辛苦,拉扯四個孩子長大。縫縫補補、穿衣做飯,都能拿下來。

那時候,人們的動手能力強,擔當的勇氣可嘉。並不比現在的年輕人,動輒撂挑子不幹了,重起爐竈,另尋一家。

那時候煤窯工人,上下班走幾十裏山路的有得是。所以,婚姻的擔當,男女一樣,以前婚姻中雙方的同甘共苦,更可能使得婚姻的紐帶結實起來。現在的人呢?逃避,虛假,叛逆,都是可能發生的,因爲他們不曾有過奮鬥的經歷,自少懂得婚姻存在的價值和雙方同甘共苦的歡樂。

3、所受的教育不一樣。

五六十年代,國家大建設時期,當然也有不少的動盪和不安。國家對於人們的思想建設抓得緊,社會主流倡導的就是自力更生、艱苦奮鬥的精神。

對於婚姻,人們當然也是勤儉節約、艱苦奮鬥的態度和做法。所以,儘管當時人們的家庭貧寒、生活艱辛,但人們的精神面貌是積極上進的,生活態度也是樂觀充實的。

反觀現在的人們,大多生活在經濟條件較好的環境當中,現實當然也不需要他們怎麼樣的受苦受累,而是人與人之間的競爭和過人上人生活的慾望支配着他們。當然對於婚姻的看法不一樣了,他們更注重於選擇,卻不像原先人們所倡導的努力。

既然側重於選擇從而改變,那麼就是推翻重來的機率大大上升了。

4、家庭的小環境不一樣。

現在的人更看重個人利益。即使婚姻內部的男女之間,說實話很多人也是分得一清二楚呢,尤其獨生獨長的獨生子女,兩重寵愛於一身、六個人嬌寵一個人,這樣環境長大的孩子,不自私纔怪呢!

原先的人,尤其五六十年代的人,哪家不是好幾個孩子呢?社會是個大環境,家庭又是小環境,孩子們之間的競爭避免不了,孩子們更容易學會感恩和公允之心,更懂得人情事理和怎樣交流溝通。

這兩種家庭環境出來的孩子,對待婚姻的態度自是天壤之別。

所以,婚姻內的男女是否能夠彼此諒解、雙方能否攜手到老也就有了前兆和隱隱的必然因素。

5、現在人們的思想。

這是個個人發展越來越個性化、多樣化、豐富化的時代。多年的發展經濟,放鬆思想建設,尤其西方思想審美觀點的流入,使得人們越來越開始看重自己,尊重自己感受,以自己爲中心。

五六十年代的人們,一方面見識了社會主義建設時期,國家蒸蒸日上的歷程,也遵循了很多中國傳統的文化思想。人們會把吵架、離婚當成是丟人現眼、有失祖宗門風的大事兒。

現在的人呢?非常有性格,一言不合、對簿公堂並不稀奇,因爲大家更心知肚明——誰離了誰都能過。

事情得多方面看待,原先的人,由於性格不合、觀念不一、生理不吻,那就只能隱忍和將就。在張揚個性的而今,這些都成爲人們不齒和倍覺窩囊、不可思議的事兒。

這既能說是社會的進步,也能看作是人們的不理智和輕率。畢竟,經濟發展了,觀念進步了,人們可能最終會把婚姻的內核圍繞在情感上面吧,而不是五六十年代人們的死板,也不是現在好多人的物質。

作者阿尚青子

圖片源於網絡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