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41 子曰:“上好禮,則民易使也。”

14.41  子曰:“上好禮,則民易使也。”

孔子說,領導者崇尚禮,那老百姓就容易管理了。

現在只要是當個頭兒,恐怕都有這個情緒:下面人不好管!不好使!不頂用!

我們常講人治和法治,要法治社會,不要人治社會。而在人治和法治之間,還有一個,叫禮治。孔子講的是禮治,上上下下,人人都要守禮,特別是在上位的人,要守禮。

“禮”,包括了規章制度、禮儀尊卑、層級次序,也包括了企業文化、價值觀、相親相敬、共同奮鬥,特別是,領導者的率先垂範。

“禮”,實際上也包含了一種個人崇拜,這種崇拜,不是靠謊言、宣傳、暴力和恐懼建立的,而是領導者真正誠心誠意地關心他人,成就他人,勤懇奉獻,樂於分享,普惠衆生,真正能造福一方,能成爲表率,能得到大家的愛戴。哪一個成功的組織,沒有這樣一個領袖呢?

❤️

大家早上好!日更演講,成就夢想!寫作加演講,七倍速成長!越付出,越富有。

又到6點半了,我們繼續學習論語。按照慣例,我們還是先來複習一下昨天學到的內容。

子張曰:“《書》雲:‘高宗諒陰,三年不言。’何謂也?”子曰:“何必高宗,古之人皆然。君薨,百官總己以聽於冢宰,三年。”

就是孔子的一個非常優秀的學生叫子張,就歷史事件來向孔子發問。因爲按照《尚書》裏面有記載,說高宗這個人在他父親小乙死了以後,他服孝三年。搭個茅棚,在墳邊居住,給父親守陵。

守孝就守孝唄,爲什麼還三年不說話呢?到底是爲了什麼呀?子張就像孔子來請教請教,想了解一下背後的原因。

孔子就回答說了,不單是高宗,古代這些帝王都是這樣,那是不是這樣呢?這個是沒有考證的,按說可能有,不全是。說君王死了以後,新君三年不親自理政,讓文武百官各自做好自己的份內事,各安其位,各安其份,好好的在自己的位置上待著,然後向當時的宰相去彙報,這需要三年的時間。

三年以後,國君才能夠親自理政。大家想一想,即便是有這樣的禮法,能夠這樣做到的,也寥寥無幾。

特別是3年不說話,這簡直是開創了一個奇蹟,是從來沒有人能做到的,高宗武丁做到了!

那麼它的意義和價值在哪裏呢?昨天我們在講的時候,專門講了一下武丁在年輕時遊歷天下,結識一位奴隸叫傅說的,與他交談甚歡,深深認可了他的能力。然後又講到他父親死了以後,他回宮守孝,三年不說話,等他該說話的時候依然很不說,大臣就不願意了,就要求他必須說話。你不說我們沒法幹。

他說:我不是不想說話,我是怕我這個位置太重要。我說出來的話,一旦要說錯了,會對國家造成損失。大臣說:那不行,你得說。你說什麼我聽什麼,但你必須得說。

他說:好,既然這麼說,我夜裏做了個夢,天帝託夢給我,說有一個賢人非常有能力,他能夠治理好國家,他現在隱藏於民間。大家能幫我找到嗎?

可以呀!結果他就畫了個像,大家去找,把傅說找到以後,立馬任命爲宰相,結果傅說這個人非常有能力,就幫助他實現了武丁中興這一個商朝的盛世。

而且武丁本人活了100歲,在位59年,生了50多個兒子,納了幾十個妻子,也確實是個有才之人啊。

從這裏面大家能看到什麼呢?他的智慧,他的自律,他的善於用人,他的對待生活的態度,都是值得我們學習的。除了娶那麼多媳婦,這個不是我們現在能提倡的。

好了,簡單的回顧一下昨天的內容之後呢,我們再來學習新的一章。這一章說起來非常簡單。但是越是簡單的,內涵越豐富,大家要好好聽一聽,肯定會對我們大有幫助。

先來看原文。

論語憲問篇的第41章。❤

子曰:“上好禮,則民易使也。”

簡單的翻譯過來就是,居上位的,君主,領導,企業家等等,如果愛好禮儀,那麼下屬,包括臣民,甚至包括家裏面的孩子,這就容易使喚管理。

這一章的重點是什麼呢?重點就是管理管理,自上而下,不是單純的要求員工如何如何,孩子怎麼樣怎麼樣,臣民應該幹什麼,而是首先要求上級,要求領導,要求賢者,這也就是我們所說的春秋責備賢者。

要求做領導的人,做主管的人,做家長的人,以仁愛待人,能夠好禮,那麼下面就容易被感化,慢慢的就被教育領導過來了。教育過來了,就容易領導了。

我們在學第一章的時候,學而時習之,後來我也專門講過,學就是模仿啊!

看看人家是怎麼做到,人家是怎麼說的,人家是怎麼寫的,然後咱一點點的模仿,把它模仿會了。不斷的練習,最後也變成那個樣子,成爲自己的了,這叫模仿。

我們不都是這樣一步步成長起來的嗎?由不會到會,由看別人幹到自己試着幹,當自己也能幹好,到自己甚至乾的比他還要好。

有人做你的榜樣,你就容易或者願意去學習,他說話咱也願意聽,他有交代我們也願意做,心甘情願的。

而對方如果只是頤指氣使,給我幹這個去!幹那個去!你乾的啥呀?怎麼幹的呢?這件事情都幹不好!對你頤指氣使,目中無人,甚至連正眼也不瞧你,只是給你下一些有的無的,或者對或者不對的命令,就一個字,我說話我是領導,我說話你就得聽,我說話你就得照做,你不做我就扣你錢,你會服氣嗎?

他整天對你頤指氣使,皺着眉頭,說着惡聲惡語,他希望你見到他畢恭畢敬,眼裏含着笑,你覺得你能做到嗎?我想太難了。

可是現在你只要是個當個頭兒,恐怕一般都會有這種情緒,說下面的人不好管,不好使,不頂用。

公司老闆又覺得公司不好管,因此建立了各種制度,流程,內控,然後小組長也會覺得組員不好管,其實爲什麼不好管?怎麼才能管好呢?

這裏面就說到了剛剛說的這個問題,我們國家講究法治,也有人治,因爲這個社會就是人組成的,沒有點人情,怎麼可能呢?都像機器一樣,那也不現實,對不對?

但一說法治,好像就覺得很規範,一說人治,就會覺得用人情來舞私,是這樣嗎?看你怎麼理解了!

其實如果要想弄好,要有法治,有規則,這是必須的,封建社會奴隸社會都有規則,沒有規矩不成方圓。

先讓大家明確規則,在規則內行事,纔不至於出亂子,然後處罰纔有依據。如果沒有規則,這個社會就無法正常運行。

人治剛纔說了,人是人情,難免會有些人情。上次我們講過一個故事,說漢武帝劉徹,他的奶孃的一個兒子犯罪了,按律要殺頭。這個奶孃就找到東方朔去找漢武帝求情,東方朔的一句話,大家還記得嗎?

皇帝大了,不需要再喫你的奶了。

漢武帝被感動了,結果就把他兒子給保下一條命,這有點人情的成分。

咱今天說的是什麼呢?是禮治。也是儒家思想特別強調的,在四書五經裏面有特別的一經,詩書禮易春秋,這個禮排在第三位。

禮記,就專門說一下爲人待事的一些道理,主要從君子要求起,上行則下效。也就是說什麼呢?上上下下,人人都要守禮,特別是在上位的人,要守禮以做榜樣。

現在都說是法治社會,就不要禮治了嗎?不是的!還是那句話,法治社會只是在犯法的情況下,做出不利於國家,不利於人民,不利於其他人的事情,觸犯刑律了,纔會起作用。

而我們日常運行不是靠那個,靠的是什麼呢?靠的是禮,就是道德行爲規範。

由於咱們戰友大部分都是員工,或者說是企業小老闆,或者說企業中層,我們就不扯那麼高的層面了,我們就扯扯公司。

我們一般的公司沒說哪個老闆是員工投票選出來的,也沒有哪個總經理是民選產生的,爲什麼呢?因爲想當老闆,這是本人的意願,這是他的,有所有權的,不是選出來的。

所以公司的管理對外有公司法,對內都是人治的。如果公司沒有一個強有力的領導力,只靠制度來運行的話,那就是離死不遠了。

這個禮治用禮儀來治理,不是禮制。那個是禮法制度。人治怎麼治呢?就是靠禮治。

那禮到底包括什麼呀?就包括了規章制度、禮儀尊卑、層級秩序,也包括了企業文化、價值觀、相親相敬,共同奮鬥,特別是領導者的率先垂範。

這裏面其實也包含了一種個人崇拜。這種崇拜不是靠謊言,宣傳,暴力,恐懼建立的,而是領導者真正誠心誠意的關心他人,成就他人,勤懇奉獻,樂於分享,普惠衆生,真正能夠造福一方,能夠成爲表率,能夠得到大家的愛戴,就是你用自己的人格魅力,用自己的言行征服了你的下屬,讓大家心悅誠服的跟着你,覺得跟着你有前途,跟着你有面子,跟着你能得到一種各方面的滿足感。

事實上,想一想,哪一個成功的公司他都有一個這樣的領袖,比如說海底撈有一個叫張勇的,有一本書叫《海底撈你學不會》,就講了海底撈的種種奇蹟,員工的熱情服務,老闆還要求員工給父母寄錢等等。

張勇他就是員工心目中的男神,就是一顆父母心,他對公司是禮治。那海底撈能不能學會啊?

其實一般人根本學不會,爲什麼學不會呢?因爲你會學了它的形,你受不了它的神。它的神是什麼呢?就是他那份心,他那份真正的大愛,如果你真有這份心,像張勇一樣,你自然就知道該怎麼做了。

另外一個是誰呢?就是宏基電腦acer 的老闆叫❤️施振榮,他有一個《經營的王道》,說他的思想就是中國的儒家思想和民間智慧,主要來自於他的母親。其實也就是我們所說的禮,好禮。

到這裏給大家講一段董仲舒在《春秋繁露》❤️裏面有一段話,這段話特別有價值。

原文有點拗口,我就不講了,給講一下翻譯過來的內容。

立國最重要的是崇本,化是教化或入化境,最高境界,能崇本,君王就成爲神。

在這裏,咱們再舉例,像受愛戴的領導,受愛戴的領導人就是神。比如說喬布斯他就是蘋果的神,而且成爲全世界經營之神了,任正非是華爲的神,稻盛和夫那是日本的經營之神。

不崇本,則君無以兼人。兼人就是超過別人,讓別人服氣。下面的人對你不服氣,不愛戴,他心裏輕視你,你嚴刑峻法也管不了他。

有的老闆的員工對他不僅不服不愛,甚至還恨他,在他手下,那屬於委曲求全,屬於忍辱負重,屬於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頭。

那這種公司能好的了嗎?那員工能好使嗎?肯定不好使啊!他抱着怨氣,他是爲了這點工資,他是沒有比其他更好的出路,而不是因爲他真心喜歡這裏,這是兩個概念。

到底什麼是本呢?董仲舒說:天地人和,是萬物之本,天生地養,而成就爲人。生之本,在於孝悌;養之本,在於足衣食;人之本,要成爲人,就得有禮樂。

如果這三個本沒了,禮崩樂壞,別說君使喚不了臣,父親都使喚不了兒子,那是要亡國的呀!

國君怎麼崇本呢?他要領着大家祭天祭祖,有禮樂儀式,要號召大家家庭和睦,要表彰孝行,這是奉天本。

要親自領着大家開荒種田,種桑親蠶,墾草植谷,開闢以足衣食,這是奉地本;

要立辟廱庠序,就是辦學校,要修孝悌敬讓,明以教化,感以禮樂,這是奉人本。

三本皆奉,那民就像子弟一樣,不會亂來,政府就如父母一樣,不用你施恩,他就愛你,不用你嚴厲,他就供你驅使,就算野居露宿,也比在宮室中還厚實安心。這樣,你就得到了“自然之賞”。

我們注意到董仲舒這一段裏,有三個關鍵詞:神、父母、自然之賞。 一是領導者要成爲神。大家可以看一看,稍微大的企業,剛纔提到過幾個例子,就只要是企業做的足夠好,足夠大,他其實就是那個裏面的神,這裏不是說神話的神,是精神主心骨。

一個企業他在,這個企業是非常好的,有的人這個人不在了,這個企業就完了。有的人像喬布斯,他已經死了,但他的神已經深深的進入到他企業文化中,它依然能夠很好的活着,精神長存,這是神。

企業家都是活菩薩啊,創造價值,給社會提供物質或者精神,給予員工提供意識,是員工的衣食父母。

再來說父母,古代講父母官,真的假的?有的人真的是孝,像父母對待孩子一樣對待自己的子民,那是真父母。

我們說,一個人對人好,怎麼叫好啊?你能把別人當成自己的親生孩子來看待,你就是對他真好。我們對誰也沒有對自己的孩子好,大家說是不是?有一口喫的,就留給孩子。

哪怕自己有什麼事,希望孩子好,父母官父母官,真能做到像父母一樣,關心孩子的話,你這個官做的不好才叫怪呢!

如果我們真的能夠有父母之心,真正的去關愛員工的成長,讓他不僅有飯喫,有工作做,還能夠得到成長,能有晉升的機會,能有加薪的機會,哪怕哪天他不在你這兒了,他也會對你感恩戴德。你成爲好朋友以後,在各種事情裏互相呼應,關鍵時候他也會幫你。

在的時候,他也會全心全意的爲公司着想,你把他當家人,他把你當父母,他當成自己的事來幹,果然他就是不一樣的呀。

第三個詞是自然之賞,你有那份心,能堅持這樣去行動,就自然會得到自然的賞賜。

什麼是賞賜呢?就是員工好使,他們都願意聽你管理,都和你一心一意,爲公司創造價值,這就是自然之賞。

我們做公司,我們管家庭,不就是這樣嗎?家庭和睦,公司和睦,大家都齊心,都得到了自己想要的,也給了別人想要的。

時間到了,補充一點,法家不是法治,這是詞語帶來的誤區,就像中庸的意思是做到極致。但人們一看到那個庸就以爲是平庸,以爲是差不多就行。

而中庸的意思不是差不多就行,是一點不都不差纔行,是差一絲一毫都不行。所以孔子說中庸不可能也,那是做不到的,只能作爲一個標準,一個追求不斷接近。

法家法家不是法治,是專治。因爲法治是人人都要遵守,而法家是天下奉一人,是君王無法無天的法。儒家也不是法治,但至少是禮治,主要是勸導君王自律。

這一章就講到這裏了,就是作爲中國儒家思想裏面來說,首先說管理也罷,說什麼也罷,是同時要求,更重要的是要求領導,因爲上行則下效,你做表率,底下的人自然而然的就會模仿,創造一種氛圍,一種環境,你的能量大嗎?不要指望着自己想怎麼樣就怎麼樣,要求別人都按照你的來,那有點難。

好了,希望這一章的學習對大家有所幫助。

明天早晨我們繼續學習論語《憲問篇》的第42章。

子路問君子。子曰:“修己以敬。”曰:“如斯而已乎?”曰:“修己以安人。”曰:“如斯而已乎?”曰:“修己以安百姓。修己以安百姓,堯舜其猶病諸!”

就是下一步要講的關鍵,君子的三個階段,第一要修身;第二修己安人;第三,修己以安百姓三階段。你能把這三件都弄明白了,就真正知道了儒家的修身之道了。明天早晨6點半,我們再繼續相約!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