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心理表徵?

再次看1萬小時定律,想徹底搞清楚。說到1萬小時定律,不得不提到刻意練習,生理學上,知識和行爲間越密切,對應的神經鏈越強,這一點巴甫洛夫實驗已證明,反覆訓練,可以強化神經鏈。而刻意練習目的,也是爲了更好地構建心理表徵,提升認知水平。那麼,到底什麼是心理表徵?

在理解什麼是心理表徵前,先了解下認知心理學。

認知心理學是研究人類如何對信息進行加工的學科,即人類是如何學習的學科。那麼人類是如何對信息進行加工的?

科學家將其抽象簡化成這樣一個模型:即,外部信息——輸入——大腦(加工、儲存)——輸出——外部信息。這裏,信息比較籠統,用“表徵”來形容。

認知心理學中,表徵分爲外部表徵和內部表徵,內部表徵也即心理表徵。

外部表徵,是獨立於學習主體的外部信息結構形式。當外部信息還沒進入大腦時,即外部表徵,它可以是一篇文章、一本書、一個課程等;

心理表徵,是反映外部信息的學習主體的認知結構。當外部信息進入大腦後,會被加工、以一種特別的結構儲存在大腦中,這種特別的結構即內部表徵。

簡單理解,當一篇文章沒被學習時,它就是外部表徵;被當大腦加工、儲存後形成的知識結構,就是心理表徵。

所以,心理表徵決定我們如何理解新知識、如何篩選過濾新知識,不最終形成的認知高度。

概念終於弄明白了。要想成爲厲害的人,除了不斷刻意練習,還要不優化心理表徵,提升認知水平。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