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兵法(謀攻篇)

一切準備就緒,賬已經算清楚了。開始籌劃具體的仗應該怎麼打了!

不知道你對武俠電影中的打鬥場景印象如何?兩位俠客兩柄長劍,刺劈撩掃,兩劍交鋒,噼噼啪啪的聲音,功夫高的讓人眼花繚亂。實際情況如果是兩柄劍互相砍殺,不一會劍上就出現口子,甚至有斷劍的危險。即使是兩個木棍,硬碰硬也會留下深坑。拳擊手爲什麼帶拳套,真正的目的是保護手不骨折,而且殺傷力更大了。

傷敵一千自損八百,每一場勝利都是拿命換來的。所以孫先生才說,打仗吞併最好而不是殲滅,或者屠城!打仗的終極目的來了,它就是勝利,而不是戰場拼殺!

取得勝利的四個層次,伐謀,伐交,伐兵,攻城。搞陰謀和陽謀,結交盟友,兩軍交鋒,最後攻城掠地。四個層次完全按照損失的人員和財力劃分的。

不是帶兵打仗的人都很衝動,總是冒險以命相博,而是短兵相接,靠的就是這份衝勁和勇氣。當然,謀劃戰爭的時候,越小的損失越好,這個思維方式,是心中總想着全局的利益。

一道計算題,如果你十倍於敵人的兵力,纔可以選擇殲滅戰,五倍於敵人,就攻擊他們,兩倍於敵人,就想辦法分開他們,一倍的時候,做好防禦工作,不如對方兵力多,就想辦法避免戰爭。

整體的思路就是,形成局部優勢,想辦法讓敵人的部隊運動起來,因爲行動的不統一,大規模兵團作戰的最大問題就是執行不統一。就會有局部兵力的不平衡,就能夠有機會。所有的運動戰,就是尋找這樣的機會。前提是跑不死,古代的軍隊如果跑不死,真的就是一隻無敵的野戰軍。

即使是最牛的野戰軍,在攻城的時候,也會有巨大的傷亡。孫先生,寫兵法是告誡將領,能不打仗就不打仗,勝利不止一種途徑。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