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蓮

明在路上,高頭大馬錦衣貂裘,一臉淡然下藏着深深的得意。看着熙熙攘攘的小民和臥倒路邊的乞丐,努力帶來的成功喜悅,如春雨下的桃葉般瘋長。

從小到大,每次都是正好,但凡差一點的話,自己又怎能進頭甲,又怎能經略一方,俯瞰人間的生死。

公平?無知?還有什麼?

在某個剎那,時間彷彿靜止了,明被一陣颶風高高捲起,無盡的旋轉中,看到了好幾樁怪誕奇談。

有個少年,肩上揹着三把刀,閉着眼咧着嘴,正拔刀向前劈下。

有個行者,後面跟着一羣人,快步前行將人羣甩開。

有個老人,眼睛裏發出嚇人的光亮,臉上波瀾不驚。

有個乞丐...有許多奇裝異服...

明的感知,竟擴展到無限,接收到這些人的所思所想,開始有如大雜燴一般,慢慢地開始聚集,集中。

“無知好不好?”

“有知就會有目的性,需要沒有目的性的,例如公平,就需要無知來營造環境。無知之幕,是奢望考慮儘可能公平的某種設想,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到底是一種本性,還是必須後天的習得呢?”

“我們自詡爲無意識的流利動作,實則一點點輕微的不平衡,就會將其打破,比如地面上的微微凸起,讓你摔跟頭,或者耳中石的輕微晃動,便讓你頭昏目眩。”

“我們總是罵罵咧咧地填坑,那些坑是另一些人費盡心思挖開的,這些絕大多數的來往,表面上是浪費,實則是逃避,逃避對生命意義本身的思考。”

隨着明越來越熟練,所有的感知感想,漸漸爬到兩個字上,“意義”。

“不逃避呢?也容易帶來沉淪,越是艱澀的領域,越容易被前人的智慧壟斷,你會被牽引着度過所謂的“不毛之地”或是“世俗苦海”,終其一生踏上尋找早已作古的某位前賢描繪的彼岸之旅。”

“或者自己找答案呢?不被牽引,只找同道人並肩前行,像那個行者一般。”

“抑或,如擡頭的星光跨越茫茫阻隔最終找到你一般,你只發出信號,等待着答案來尋找你,須知,只要結局是你和答案在一起,無論是你找到了答案,還是答案找到了你,最終實現的都是一樣的效果。”

“再或者呢?像蘋果樹一樣,世間本無蘋果樹,想喫蘋果的人多了,想找蘋果的人多了,於是,最豪邁之人,自身化爲第一株蘋果樹,從此讓世間真正有了原本傳說中的蘋果。”

“還有呢?以提問的本身化解或者刁難那些終極問題?遇到關於生活意義的問題時,警惕的耳朵豎起來,手上的蘋果拿緊了,嘴裏銜着的肉咬住了,直接拋出去一個問題,思考生活意義的意義又是什麼呢?”

“人啊!誰能說得清楚,自己究竟是什麼呢?”

“在超越了世俗層面之上,原本就是一片空空的無知之幕,據說有人可能到過那裏,可惜他們都死掉了。據說那裏彙集着所有的真理,如同黑洞一般。”

最後關頭,明的高頭大馬發出一聲嘶鳴,那一瞬間的停滯,突然重新恢復了色彩,萬千種聲音從地上冒了出來。

明驚悚未定,大病一場,而後竟辭官回家。若干年後,南方鄉人皆受惠於一種白蓮,名之曰“大明蓮”。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