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楚莊王伐陳的戲劇性決策說開去

注重調查研究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俗話說,百聞不如一見,耳聽爲虛,眼見爲實。但是如果不用心去看,眼睛看到的只能是表象。

晉國想攻打鄭國,派叔向去鄭國看望子產,實際是通過民間交往刺探情報,子產只念了一句愛情詩,叔向便明白了背後的深意,晉國於是知難而退。春秋霸主楚莊王計劃攻打陳國,事先派人去陳國考察。考察的人回來報告說,陳國不可以攻打,因爲陳國“城郭高,溝洫深,蓄積多也。” 楚莊王於是準備作罷。

這時,有一個叫寧國的大夫聽了,卻反駁說,這正說明陳國容易攻打。因爲陳國是個小國,國土不廣,人口不多。如今,糧倉豐滿,國庫殷實,說明陳國賦稅繁重,百姓必然不堪重負,對君主心生怨恨。城牆高大堅固,護城河寬闊深,那要徵用多少民力啊,說明陳國徭役苛重。此時出兵伐陳,一定可以旗開得勝。”楚莊王採納了寧國的意見,一舉攻克陳國,陳國淪爲楚國的附庸。

這個故事的內涵十分豐富,折射出很多道理,值得說上幾句。

楚國的考察者看到的都是事實,但事實不等於真相,寧國就能夠透過事實的表象看到問題的實質。同樣一個事實,人們可以得出完全相反的結論,必有一個是正確的,另一個是錯誤的。能不慎乎?所以不要過分相信自己的眼睛,還得用腦子。不要過分相信自己的結論,顯而易見的結論往往不那麼顯而易見,多聽聽不同的意見,是非常必要的。

腦子是個好東西,但還得會用。智慧的大腦不是天生的,需要不斷地學習積累,不學習就只能看到表象,聖賢們留下了許多治國理政的經典論述,看來那位考察者是個不學無術的庸才,而寧國深諳聖賢之道,所以得出正確的結論其實也不難。那麼聖賢們是怎麼教誨我們的呢?

對於一個國家來說,物質的東西總是第二位的,老百姓的福祉纔是第一位的,百姓富足,則民心安定,君主的地位纔會穩固。失掉了民心便有內憂,即使老百姓不造反,外患便很難抵擋。所以孟子明確提出了“君爲輕,民爲上”的思想。

君不可與民爭利,國富還要民富,兩者需要一個平衡點。把百姓都掏空了,國家再富有,基礎設施再完善,防禦設施再堅固,那都是花架子。秦始皇修建了雄偉的萬里長城,建造了四通八達的快速馳道,擁有最強大的軍隊,但區區一介戍卒振臂一呼,巍峨的秦帝國大廈瞬間便坍塌了,因爲“天下苦秦久矣!”

隋煬帝也是一代有爲之君,開挖大運河是造福千秋萬代的偉大工程,但當代人付出多,得益少,特別是底層的老百姓沒有獲得感,老百姓可不和你講理想,講情操。覬覦寶座的人大有人在,利用老百姓的不滿,舉起正義的大旗,造反大軍風起雲湧,楊廣最後落得個人頭落地的下場。

老百姓願意勒緊褲帶過苦日子的情況也是有的,那通常都是在外患逼近的時候,或者老百姓本來就不富裕。樂毅伐齊,半年破齊七十餘城,齊國只剩下即墨和莒兩座孤城。即墨居民舉田單爲將,堅守孤城5年,3個月光復齊國全境。

還有智伯水淹晉陽城,城中軍民“懸釜而炊,易子而食”,趙襄子率衆抵抗一年有餘,終於反敗爲勝。近代的事例更貼切,我就不說了。這些案例的一個共同特點就是,老百姓不想做亡國奴,並且心中抱有希望,所以願意同甘共苦,共度時艱。

宋朝則是相反的情況,國家經濟發達,民富國窮,清明上河圖向我們展示了一派欣欣向榮的局面,但國庫空虛,軍力孱弱,士卒戰鬥力不強,所以屢受外族欺凌。

處理好了國富與民富的關係,還要做到量入爲出。量入爲出既是前置條件,又是因勢制宜的應對之策。只有量入爲出,前端纔不會過分與民爭利,同時在一定的財力基礎上,量力而行,纔不會過分負債,造成鉅額赤字。經營企業也是這個道理,不少企業都是死在盲目擴張的半路上的。


文字之光專題】秉持“爲好文找讀者、爲讀者找好文”的價值理念,目前不接受投稿。

金色梧桐】是其優選專題,歡迎投稿薦稿。

主編韓涵微語攜全體編委人員恭候你帶着優秀的文字找到我們。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