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一般的心量,才能始終原諒對方

偶然間看見慶山的文章,慶山是之前的安妮寶貝,安妮寶貝的作品我嘗試看過,但年幼時,性格溫潤好動,喜歡溫暖一切,而她的文字讀進去,難過不能自己。

故而放棄,如今斗轉星移,那時的安妮寶貝,竟然生育一女,勤於工作,還定居於北京,文字愈發簡練美好,有治癒性。

 讓人喜歡的不僅是文字,更是通過文字傳遞出來的溫情,養育孩子過程中,好的壞的,已經過了而立之年後,她開始迴歸有煙火氣息的生活,漸漸一切從簡,對感情、親情、友誼、工作都有了更深層次的認知了。

是的,在時光的洗下,安妮寶貝退化成了慶山,而我們大多數人也漸漸蛻變成爲更加成熟而溫情的人,這些都建立在反躬自省的基礎上。

可見反省對於一個人立足於人世間的重要性,這讓我想起孔子曰:吾日三省吾身。

昨日還在因爲一些事想不通憤憤不平,晚上早早洗漱,寫完文章後,躺下早早睡下,清晨到自然醒,瞬間清空昨天的情緒,新的一天,清爽舒適地到來,然後整頓衣衫,喫早飯,開始新的一天。

貌似擁有海一般的心量,原諒了過往發生的種種, 也原諒了過往裏的對方。心胸變大的也有訣竅,成爲更好的人,換位思考是最好的辦法,時光軸越來越長,過路人也越多, 時常感慨,時常學習,時常忘記,時常更新自己。

有一好友,告訴我,這幾日,自己的奶奶即將要去世了,靠着記憶尋去那位老人,步履蹣跚,眼睛似乎不大能看清,但心裏就像明鏡一般胡攪蠻纏。

好友說,知道自己奶奶爲人處事欠妥,但畢竟是長輩,在幼年時對她極好,所以她會一直守着到最後一程,思來想去,安慰的話語脫口而出:人終有一死,你也不要太難過。

 好友說我不會安慰人,我直言,這是我爺爺告訴我的,幼年時,總是害怕爺爺離開我,聽不得一個死字,每每這時,他總是強調,生老病死乃人之常情,不要難過,要知道天道。

後來隨着時間流逝,心智強大,精神世界越發深厚,精神上經濟上都不再依賴他人,就連對爺爺的思念都與日俱減,那微弱的思念都被日常事宜所埋葬,而我察覺後,卻不知如何回到當初的狀態。

當初的狀態不復往日,在我意識到時,悲哀瞬間襲來,後來明白孩子與親人之間,羽翼未豐時,感情最深,因爲孩子心中除了家裏人,沒有旁人,也沒有別的依仗。

羽翼豐滿時,頓時發覺,生活是多姿多彩的,可以結婚生子,可以擁有好友,可以有一份足以讓自己過得很好的工作,不會依賴於他人生活,有底氣和自尊地活着。

 在生活和時代的磨礪下,在未來的某一天,突然發現,喫陪伴我們成長的父母,祖輩,不再是我們心中的神一般的存在,而是普通人。

所以我能平常心和她說,難過就好好哭,哭完生活還是會繼續向前,不要沉湎於過去,家裏人都希望你過的好,這不是無情,這是一種積極向上的生活態度,你過的好,纔是長輩最想看到,當然也有長輩,甚至都不知道怎麼疼愛孩子。

就算如此,如果離世了,在這世界上和你又血緣關係的人,又少一人,世間越發清冷,清冷地孤獨,但按民間說法,一個人離世後,會去一個我們看不見的地方,那是另一個美好的地方。

那麼我們要美好地生活着,也需要海一般的心量,學着始終原諒很多人。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