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若負我,我亦有錯|論“出圈兒”帶來的問題,及理性的邊界。

理性的邊界,叫做:規矩。既:禮。----李宗奇

規矩以內,都叫:是理性的。規矩以外,那就是:陰。

所以,在規矩以內,怎樣都行,就叫:“從心所欲不逾矩”(出自《論語·為政2.4》)。

規矩以外,不同程度會有‘遮蔽理性’的情況出現......所以説,在規矩以外,“人若負你,你亦錯之”。既:在規矩以外,“人若負你”的話......

你自己也要擔一定的責任。因為,是你“出圈兒”了。

道理,是↑這樣的。你“出圈兒”了,就別怪自己遇到的:‘同樣不那麼理性的人......’。因為“圈兒”外,都是不同程度的‘遮蔽理性’的人......

“圈兒”裏,大家都很理性。都守規矩。因為“圈兒”,就是:‘理性的邊界’。

道理是↑這樣的。“圈兒裏”,是絕對安全的。理性,明白,陽(氣),能有什麼壞事兒呢?但,“圈兒裏”的“問題”(所謂的,“問題”),就是:太過平常,平淡,平平......太:‘庸’,了。

道理是↑這樣的。一切的不平常,不平淡,不平庸,不平平......都是“圈兒外”的事兒......但“圈兒外”,就有(不同程度上的......)風險......

陰,是:無底線的。所以,我(個人)非常不建議大夥“出圈兒”。

因為,一旦你決定了某種程度上的去‘遮蔽理性’,既:哪怕一隻腳邁出“圈兒外”了......你(總有一天)會發現,永遠有比你陷得更深、理性被遮蔽的更多、更多......以及(理性被遮蔽的)更多的人......出現的。

黑暗是沒有底的。所以,我們不要跨過‘理性的邊界’;這也是我們‘儒家思想’主要所想表達的。

既:‘禮’。既:守規矩。既:在理性的邊界內,去活動......等等,等等。

“子不語怪力亂神。”(出自《論語·述而7.21》)“子”(既:一般指孔子)為什麼不語“怪力亂神”?

因為,“怪力亂神”,是“圈兒外”的問題。←就這麼簡單。

“圈外”的問題,我們不説。這叫:“非禮勿言”(出自《論語·顏淵12.1》)。

道理,是↑這樣的。“非禮勿言”(出自,同上),就是説:“哪怕一隻腳邁出圈兒了”,哪怕“一隻腳邁出圈兒了,還有99%的理性......”。

↑即便如此,也不去“邁這隻要出圈兒的腳”。←這,就叫:“純陽”了。

道理,是↑這樣的。一點“圈兒外”的事兒,也不做;一點“圈兒外”的行為,也不參與、不行動......完全在“圈兒裏”活動......

↑這樣的行為方式,就叫:“純陽”,↑這樣的行為方式,就叫:“不違仁”(出自《論語·雍也6.7》),了。

道理是↑這樣的。“不違仁”(出自於,同上),就是:“不出圈兒”。

“圈裏”,就是:理性。就是:陽(氣)。就是:“仁”。“仁”,就是:理。

↑道理是,一樣的。“圈兒外”,就是:“違仁”(“違仁”,←出自於《論語·雍也6.7》),就是:不同程度的‘遮蔽理性’,←就是:陰(氣)。

有陰(氣),就不是:“純陽”,←(既然,不是“純陽”)那就別怪有人“負你”。

因為:你亦錯之;既:你也有錯......←↑誰譲你“出圈兒”,了呢。

↑道理是一樣的。孟子曰:“有人於此,其待我以橫逆,則君子必自反也:我必不仁也,必無禮也,此物奚宜至哉?”(出自於《孟子·離婁下》)

↑這裏,孟子説的:“我必不仁”、“(我)必無禮也”(出自,同上),←説的,其實就是一個:“自反”,←的問題。

就像我説的那様,既:“人若負我,我亦錯之”,一樣,“有人於此,其待我以橫逆。”←出自《孟子·離婁下》←很有可能,是因為:我自己“出圈兒”,才導致的。

故,“君子必自反也”(出自於,同上),←道理,是↑這樣的。

----作者:李宗奇 辛丑年 三月初十 於自家作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