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卷=努力?

“忙完就歇一歇,那什麼時候會忙完呢?”


朋友A最近有很多結課作業,他們全班都壓得喘不過氣。老師要求較高是原因之一,但這麼累多半是自卷自受。看他累的頭暈噁心,我便問他值得嗎,他說他們班從第一到最後一名都這麼卷,他一個保研邊緣人不卷很危險。還反過來教育我,現在不卷,恐怕連小康生活都奮鬥不出來。

這恐怕是把“內卷”和努力混爲一談了吧。

別人作業寫一萬字,你生湊也要寫一萬五,是努力還是灌水?別人績點3.8,你選很多分高事少的水課刷績點,是爲了知識還是排名?別人加班到12點,你就要到1點,是有效率還是攀比?別人發一篇核心期刊,你花錢也要發好幾篇,是真研究還是爲職稱?別人家孩子報鋼琴班,你就要給自家孩子報鋼琴英語奧數,是真培養還是怕落後?別的公司申請一項專利,你搞一堆軟著充數,是真實力還是爲名頭?

由此產生的壓力是因爲真努力嗎,這種壓力又能換來什麼真本事、真增長呢?


爲什麼現在年輕人壓力越來越大、抑鬱症高發、心腦血管疾病年輕化,爲什麼爲了錢有那麼多毀三觀的人和事,爲什麼現代真正的思想家、學者、詩人越來越少,爲什麼那麼多人終其一生碌碌無爲,因爲絕大多數人都努力錯了方向,我們已經陷入了惡性競爭時代。

人們只希望比身邊人更好一點,卻在內卷的過程中,忘記了自己真正想要什麼、喜歡什麼,更不在意什麼能帶來真增長,什麼只是假努力。這種內卷式“努力”遠比不上古人“兩句三年得,一吟淚雙流”的冥思苦想,更創造不了下一個馬克思或第二個愛因斯坦,只能帶來教育炒作、學術不端、行賄貪污、國民健康下滑、道德底線降低等等負面效果,它是人們之間的零和博弈,不會帶來增長,只會帶來虛假繁榮。

更糟糕的是,內卷一旦開始就很難停止,只要有利益相關,就會有越來越多人身不由己的加入進來,並加速擴大這個惡性競爭的隊伍。有人說,全世界都被中國“卷怕了”,你可以認爲這是對我們努力的誇讚,但我覺得這句話也暗藏一絲悲哀。爲什麼在很多領域國外的研究更深刻,不是因爲我們智力不如人,更不是因爲不夠努力,恰恰是因爲跑得太用力,忘了擡頭辨別方向。

進入大學之後,我發現這裏並不是我想象的那樣,學生和老師都可以深挖自己的興趣領域。相反,在學校的激勵制度下我們學會了如何攀比式努力、灌水,卻沒學會怎樣深入思考。我們國家不是沒有厲害的學者,但他們的成功並不是靠一年完成多少科研指標得來的,而是真正潛心研究,踏實做學問,一步一步走出來的。


一個殘酷的事實是,社會資源有限,離開無意義的惡性競爭,選擇真正熱愛的領域並潛心奮鬥,有很高的風險和機會成本。就像媽媽做好了一塊美味的蛋糕,當所有飢餓的孩子一擁而上時,又有多少人會選擇自己去摸索着做一塊新的呢?多數情況下,只有當我們喫飽了,纔有精力思考新蛋糕怎麼做。這種模式導致整個社會永遠只有金字塔頂端的人在“做蛋糕”,大多數人只是在努力“分而食之”,因此所有人都很累,但這種累對社會發展的貢獻卻微乎其微。

雖然許多人明白這個道理,但仍然由於種種原因,依然不敢做那個開荒的人,而是繼續選擇靠拉踩的方式上位,腿壓着胳膊,手肘頂着肩膀,好不容易探出個頭,才勉強喘口氣。這個局怎麼破?一個人沒法破,我們每個人都身不由己。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選擇權,選擇卷無可厚非,但我們得清楚的認識到,如果十四億張嘴巴等着喫一億人做的蛋糕,那蛋糕遲早有一天會不夠喫,最後有秩序的拉踩上位可能會變成一場悲慘的踩踏事故。人們喜歡跟風從衆,但我還是希望,能有越來越多的人包括我在內,能找到自己真正願意爲之奮鬥的方向,披荊斬棘,開荒墾土,種出花來。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