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文集]詩與人生

大健康學院        19生本        方婷

詩是人最真實的表達方式,詩可以寄情,舒興,散愁。寄情,更有龔自珍 “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的詩意。舒興,更有李清照 “興盡晚回舟,誤入藕花深處”的詞意。散愁,更有李煜“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的暢意。詩是人生經歷的一部分,或者在一段時間,一段光陰,或許是一剎那創作而出。

詩與人生是才下眉頭卻上心頭婉約派詞女的風光與惆悵。李清照前期真實的反映了她的閨中生活如《如夢令》,常記溪亭日暮,沉醉不知歸路。興盡晚回舟,誤入藕花深處。爭渡,爭渡,驚起一灘鷗鷺。寫到李清照在那段時光裏佳日年華,記得在溪邊亭中游玩日色已暮,沉迷在優美的景色中忘記了回家的路。盡興以後大家乘着夜色趕快掉轉船頭,卻不料走錯了路小船划進了藕花深處。怎麼出去呢?怎麼出去呢?嘰喳聲驚叫聲划船聲驚起了一灘鳴鷺。在後期抒發戀舊和懷鄉悼亡的情感,真實的表達了自己孤獨生活中的濃重哀愁與惆悵。如《如夢令. 昨夜雨疏風驟》昨夜雨疏風驟,濃睡不消殘酒。試問卷簾人,卻道海棠依舊。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昨夜雨雖然下得稀疏,風卻颳得急猛,沉沉的酣睡卻不能把殘存的酒力全部消盡。問那正在捲簾的侍女,庭園裏海棠花現在怎麼樣了?她說海棠花依然和昨天一樣。你可知道,你可知道,這個時節應該是綠葉繁茂,紅花凋零了。李清照的人生乎冷乎熱,經歷過的歡喜與悲愁使他有“千古第一才女”的美稱,是婉約派才女的詩與人生。

詩與人生是不論鹽鐵不愁河定庵學派愛國志士的仕途與執教。龔自珍仕途不順,在前期不被重用。《己亥雜詩》中,“不論鹽鐵不愁河,獨倚東南涕淚多。國賦三升民一斗,屠牛那不勝栽禾。”寫出了龔自珍對清朝政府不重視籌劃關係到國計民生的鹽鐵生產、稅收和水利等問題,一味依賴東南的漕運,對江南人民加重剝削,致使農業生產凋敝,人民困苦不堪,危害國家經濟的現實進行了大膽揭露和批評。再如《己亥雜詩》中第八七首,“故人懷海拜將軍,側立南天未蕆勳。我有陰符三百字,蠟丸難寄惜雄文。”表達龔自珍對禁菸鬥爭的關注,對國家命運的關注。龔自珍的詩與人生經歷了仕途不順與執教興學,有清代思想家、詩人、文學家和改良主義的先驅者之稱,是庵學派志士的詩與人生。

詩與人生是工書善畫能詩擅詞南唐詞派君主的降制示尊與國破人亡。李煜即位之初,由於淮南戰敗和中主的去世,南唐朝野充斥着一種悲觀頹喪的氣氛,爲重振人心、確立威信,李煜詩中如《長相思.一重山》,穩定高層重心,一重山,兩重山,山遠天高煙水寒,相思楓葉丹。菊花開,菊花殘,塞雁高飛人未還,一簾風月閒。一重又一重,重重疊疊的山啊。山是那麼遠,天是那麼高,煙雲水氣又冷又寒,可我的思念像火焰般的楓葉那樣。菊花開了又落了,日子一天天過去。塞北的大雁在高空振翅南飛,思念的人卻還沒有回來。悠悠明月照在簾子上,隨風飄飄然。李煜繼位後,寄希望於向宋納貢以保全基業,在位期間,殷勤侍奉宋朝,除了歲貢外,每逢宋廷用兵或有重大活動,也進禮以示支持和祝賀,並多次派遣使者陳說臣服之意,如《相見歡》,無言獨上西樓,月如鉤。 寂寞梧桐深院鎖清秋剪不斷,理還亂,是離愁別是一般滋味在心頭默默無言,孤孤單單,獨自一人緩緩登上空空的西樓。擡頭望天,只有一彎如鉤的冷月相伴。低頭望去,只見梧桐樹寂寞地孤立院中,幽深的庭院被籠罩在清冷淒涼的秋色之中。那剪也剪不斷,理也理不清,讓人心亂如麻的,正是亡國之苦。那悠悠愁思纏繞在心頭,卻又是另一種無可名狀的痛苦李煜的詩與人生經歷了降制示尊與國破人亡。,鐘山隱士、鍾鋒隱者、白蓮居士、蓮峯居士之稱,是一代君主的詩詞與人生。

詩與人生是詩人的經歷和文學的融合,而想到自己,開元胡畔盼盼昭君幾回,風雨橋樓,雨雨風風雨雨。詩與人生,文學與經歷,大概只有自己才能去感受、去體會、去經歷那裏面真正的真諦,才能真正意義創造出所謂的“詩與人生”。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