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文集]學《特殊兒童發展與學習》感想

大健康學院          19生本          鄧欣

日子如同白駒過隙,回首間,自己已站在學期之末。猶記得在上《特殊兒童發展與學習》的第一節課堂時,丁老師問了我們一個問題,爲什麼會選擇這個專業,當時同學們的回答都是大同小異的。最後,丁老師在同學們的回答中點出來了要愛這個專業才能走的遠,那時的我們對愛的定義還停留在簡單的喜歡之上。而蘇霍姆林斯基曾說過“愛,就是教育;沒有愛,就沒有教育。”

教育需要愛,特殊教育更需要愛!我感到很榮幸能去小海龜見習,雖然見習時間較短,但是我也學到了很多課本以外的知識,更多的是感到心痛哪些小天使們!作爲普通學校的老師最幸福的時刻,莫過於桃李滿天下,但是根據特殊教育學校學生的特點,學校老師最大的幸福來自於學生們每一點在普通學校老師看來微不足道的成長。這一點一滴普普通通的改變包涵了老師的多少心血和付出,同時也包含了父母的多少希望與期待!我覺得從事這項職業,雖然也會失去很多,但是能從中體會到更大的幸福感和滿足感,正像各位老師說得那樣,一個殘疾兒童改變了整個家庭的生活,也有許多家庭因此陷入悲痛之中,我們所做的不僅是面對一個孩子,同時也可以改變一個家庭的命運!

在小海龜見習的時候,我呆的班級裏面有個女孩在上課的過程中一直不能集中注意力,東張西望的,在座位上扭來扭去。這讓我想起了ADHD,即注意缺陷多動障礙兒童。它是指發生於兒童時期,與同齡兒童相比,以明顯注意集中困難、注意持續時間短暫、活動過度或衝動爲主要特徵的一組綜合徵。遺傳、生理、社會心理、疾病及腦損傷因素都有可能影響注意缺陷多動障礙兒童的發展,根據美國精神協會的界定,注意缺陷多動障礙可分成以注意力缺乏爲主的類型、以多動—衝動爲主的類型和注意缺陷多動性障礙三種類型。注意力缺陷多動障礙是兒童期最普遍、最複雜的心理與行爲障礙之一。

對於這類兒童,特殊教育學校會有一些相關的矯正措施。比如心理疏導、感覺綜合訓練和認知行爲干預模式等。注意力缺陷多動障礙是個慢性過程,要想孩子好起來,就必須堅持長期治療。爲了讓注意力缺陷多動障礙兒童得到更多好的發展其教育還應該注重家園結合。教師應該多和家長進行溝通,只有兩者相互配合才能取得更好的教育效果。這就離不開家長陪伴,也是對家長的考驗。對於母親來說,當自己十月懷胎得到的寶貝患有該類病情時,母親肯定是難以接受的。在第一時間內是不會想到要去如何治療,而是想着去檢查推翻之前的檢查結果,隨着時間的推移,母親纔會慢慢的接受,這往往會錯過許多治療的最佳時間。而家長在陪伴孩子的過程中應該:耐心傾聽兒童的心聲,因勢利導;利用愛心滋潤兒童的心田,時時關注兒童的言行,瞭解兒童內心的需求和行爲動機;合理安排兒童的生活,注意生活規律;持之以恆,反覆強化,兒童的問題行爲不是一兩天形成的,自然也不會在短時間內消失。

“上帝給我一個任務,叫我牽一隻蝸牛去散步,我不能走太快。慢慢走我聞到了花香,原來路上還有花園;我感到微風,原來夜裏的微風這麼溫柔。慢着!我聽到了鳥叫,我聽到了蟲鳴。我看到滿天的星斗多亮麗!咦?我以前怎麼沒有這般細膩的體會?我忽然想起來了,莫非我錯了?是上帝叫一隻蝸牛牽我去散步。教育特殊孩子就像牽着一隻蝸牛在散步。和他們一起走過他們的孩提時代和青春歲月,需要我們用心靈去貼近心靈,他們將在不知不覺中向我們展示生命中最美好的一面,我們又何妨放慢腳步,這其中成就的,何止是孩子。"

這是寶雞市特殊教育學校教師姜少華在週記裏寫的一段話。姜老師告訴記者,學校自辦學以來將師德教育作爲工作重心,啓動開展了"五心兩情"(即對殘疾學生的愛心、耐心、細心、責任心、包容心和對特殊教育事業的感情、激情)等一系列的師德教育活動。特殊教育事業也正是因爲有他們的存在變得越來越好!

“故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 幼有所長,矜、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這是孔子說的,出自《禮記·禮運篇》,大概意思是:所以人們不單是親愛自己的父母,也不單是親愛自己的子女,使社會上的老人得以安亨天年,壯年人得以貢獻才力,小孩得以順利成長,使死了妻子的丈夫,死了丈夫的寡婦,失去父母的孤兒,失去兒子的獨老,有殘疾的人都能有所供養。起初學習這篇課文時覺得這樣的大同世界離我們十萬八千里,而現在看來不過是近在咫尺。

愛是什麼?我經過這一學期的學習,明白了愛是全新的投入,是忘我的傾注,是純真的洗禮,是勇敢的付出,是奮不顧身的追求,是無可阻擋的奔突。無論我們投身於哪一行業,都應該有一顆充滿愛的心!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