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刷刷,喜刷刷”_若水

        下午,馬老師把班級參加朗誦表演的同學們帶走,剩餘的留在班裏,有11人,大多是學習反應慢,主動性差,基礎薄弱的孩子。

      馬老師在門口對我說,湯老師,你在班裏輔導學生吧。我答應了她,高興的走進教室,思謀着,找哪些內容輔導孩子呢。同學們都嘀嘀咕咕的嚷着:“佈置作業,優化設計,口算題卡!”我知道,他們的目的是比排演節目的同學早點寫完作業,完事回家。”

      只有趙國強和常昊對我說說,“老師,我們刷刷題吧。”刷題,聽到這個名詞,我心裏一動,這不就是我期盼已久的教育契機嗎?我欣喜的走近這兩個孩子,裝作不知的問,“刷題,啥是刷題呢?咋刷題呢?”,“就是把書上的四則運算,按規律計算,單位的改寫,解決問題不會的做做唄。”太棒了,我心裏默喜,這不就是最佳的教育狀態嘛。我急忙在班裏表揚他們,掏出外套裏裝的一個小筆記本作爲獎品獎勵提出意見的國強同學,並對常昊承諾也給他獎勵,以此鼓勵大家這良好的教育契機。

      說起刷題,記憶的大門洞開。我們那時候不就是靠刷題,考上師範中專,走出沙漠小村,改變人生命運的嗎?80年代初,我們在牧區上初中,82年上初一時全班28個同學,比我現在的班額還大。那時,教室裏就一塊黑板,一張講桌,一根粉筆,一本教科書,一顆60瓦的電燈泡,一座燒的黑不溜秋的火爐。沒有電教設施,更不像現在,武裝到牙齒的現代化多媒體教學設施 。

      班主任是王曰義兼語文課,記得他散文寫的很棒,數學是王文生老師,化學是唐普天老師,政治由校長王維詳帶。我們廚師是同學張革生的爸。班級孩子大多是牧民家裏的孩子,幹部子弟只有我。

      83年改革之風吹至牧區,包產到戶,牧家裏的孩子陸續放下書包,初三時只有6個同學。其中2個還是留級生。24個同學回家拿起了牧鞭,拿起牧鞭,用稚嫩的聲音吆喝羊羣,柔弱的肩膀扛起生活的重擔。延續父輩們的牧羊生涯。初二下學期期末,數學考試39分,父親也要我下來放牧。我解決不幹,記得父親說,你腦子裏裝的大糞呢,你就是放牲口的命,當牧民跟羊溝子,你銀針也挑不掉。父親的激將法讓我憤怒,讓我耿耿於懷,同時也激發了我無窮的鬥志,初三數學已98分的成績,總分375分,高於阿盟師範分數線錄取分數線25分。 開學好久,都沒有給父親去信。是供銷社的牛豆阿姨見了父親,告訴他:“你那個腦子裏裝大糞的兒子考上學啦。”父親這才知道。腦子裝大糞的兒子考上學,成爲親戚們嬉笑父親的笑柄。那時候我們班6個學生兩個考了中專,一個考了師範,三個考上了高中。在80年代,考上師範和中專同考上現在的985和211院校一樣風光。當初也是選拔最優秀的初中生上了中專和師範。回顧30年的過往,我們這一代師範生人至半百,陸續搭上了退休末班車,我們的弟子基本上關門弟子。

(待寫……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