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4-25 家庭教育之鼓勵教育要注意什麼

家庭教育倡導鼓勵、肯定式教育,父母對於孩子需要接納、肯定他的情緒,正視他的感受,鼓勵表達他自己所思所想,父母與孩子同理和共情。

如果說鼓勵式教育失敗,是不是對鼓勵式教育方法有誤解,或者只是單純地像洗腦一樣推動、催促而不是感同身受。


看到過一個視頻,一個三歲小女孩手被門加了一下,疼得哭了起來,當她跑向媽媽尋求幫助的時候,媽媽卻對她說,”不疼,不要哭,你要勇敢,要堅強!“

看似媽媽在教孩子學習堅強去克服困難,但這樣的鼓勵卻是錯誤的教育方式,媽媽忽略、否定了孩子的情緒,沒有接納孩子的感受,只是讓孩子去壓抑、壓制自己的情緒。

 單純激將法的鼓勵很可能帶來教養的失敗:

1、失去自我認知

當孩子有了傷痛的感受,希望父母安慰和關懷時,卻沒有得到爸爸媽媽的接納,只是告訴他“不痛,不要怕!”,那隻會讓孩子困惑,進而懷疑自己是不是犯錯了,因爲爸媽說這個沒關係,要堅強。讓孩子失去了認識疼痛的機會,失去了培養自我感受的能力。

結果是,孩子對於自身受到傷害,有了疼痛、害怕、傷心這些負面情緒的時候,只會去壓抑而不會尋求幫助,也不會自己緩解和疏導,長期壓抑導致身心疲憊、受傷而不自知,自我感知、認知能力匱乏。


2、不能正確辨別自己的感覺,無法採取有效的應對

一個人不能正確辨別自己的感覺,他所採取的策略往往不能趨利避害。不知道身體疼痛,一直忍耐、壓抑等到了醫院才發現身體已經出現了很大的問題;

在人際交往中沒有自己的喜怒哀樂,更不會表明自己的情緒和態度,造成夥伴關係誤解、紛爭、敵視;

在外不能感覺危險,當危險來臨時不知道害怕,也不會採取躲避退讓,只是一味的勇敢和堅強,反而遭受更大的傷害。


3、自卑

孩子受到傷害而疼痛,尋求父母時卻遭到爸爸媽媽否定,意味着,孩子發生負面情緒,或者碰到無法解決的問題時,因爲無法得到父母的幫助,只能自己獨自去面對。沒有了表達負面情緒的途徑,倘若自己又不能面對這樣的負面情形,一個人掙扎在痛苦之中,只會感到自己很差勁,一點小事都沒有辦好,徒增自卑感。

這種否定其實就是否定孩子本身,造成自我否定和貶低自己,逐漸發展成自卑的狀態。


鼓勵、肯定式教育,不是從父母自己的角度出發,生硬地強迫孩子學會堅強和勇敢;而是蹲下來,保持孩子同樣的高度,同樣的視角去感受他的感受。

鼓勵、肯定教育孩子並沒有錯,只是在鼓勵的時候,需要明白和接納孩子的情緒和感受,不僅僅讓孩子明白,人的情緒、感覺沒有好壞對錯,爸爸媽媽都會理解和支持他。同時幫助孩子理解和認清自己的感受。疼了可以哭,傷心可以流淚,高興可以縱聲高歌,生氣了可以大聲喊出來。

辨明自己的情緒和感受,更要把它說出來,既是表 情緒,又是管理情緒。

鼓勵和肯定是正向的教養方式,教育效果也頗爲有效,注意其中的細節,避免教養失敗。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